此次南方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给南方许多城市造成极大的“城市内涝”压力,广州城区遭受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内涝灾害。全市共发生内涝点118个,其中89处为新增内涝点,44处严重水浸。而广州市水务局刚刚于3月30口宣布,为期1年、总投资达9亿元的广州市水浸街整治工程已提前完成全部228个改造点中的176个,并称备受关注的岗顶排水管网改造和排涝泵站建设已基本完成。在继2009年3月28口遭遇特大暴雨之后,广州市斥巨资打造的所谓“全面升级”的城区防水浸系统并没有在此次强降雨过程中发挥作用,仅5月7口的强降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_5 .4亿元。
5月19口新加坡《联合早报》以《“重地上、轻地下”,城市规划弊端暴露》为题对中国南方暴雨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现象进行了专题评论。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和人口聚集程度提高,我国城市地区对洪涝的敏感性不断增强,而我国城市的排水基础设施经不起洪涝灾害的考验,进一步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能力的工作迫在眉睫。为此,特将国际上有关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经验予以总结整理,以资参考和借鉴。
日本
日本于1963年开始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并于1992年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
日本政府规定:在城市中新开发土地,每公顷土地应附设_500m3的雨洪调蓄池。在城市中广泛利用公共场所,甚至住宅院落、地下室、地下隧洞等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调蓄雨洪,止城市内涝灾害。具体措施包括:降低操场、绿地、公园、花坛、楼间空地的地面高程,一般使其较地面低0.5 }-1.Om,在遭遇较大降雨时可蓄滞雨洪;在停车场、广场铺设透水路面或碎石路面,并建设渗水井,加速雨水渗流;在运动场下修建大型地下水库,并利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作为水库调蓄雨洪;在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建设地下河,直径10余米,长度数十公里,将低洼地区雨水导入地下河,排入海中;为防止上游雨洪涌入市区,在城市上游侧修建分洪水路,将水直接导至下游,在城市河道狭窄处修筑旁通水道;在低洼处建设大型泵站排水,排水量可达200-300m3/s。
日本东京拥有全世界最知名的排水系统。东京下水道系统以合流制管道系统(污水和雨水采用同一管道排放)为主,包括管渠、抽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场。其污水管,雨水管和合流管的总长度超过1.5万公里,用于管道清扫和维护管理的检查井超过47万个,平均每33米就有一个。
德国
为提高城市排涝能力,近年来,德国开始推广新型雨水处理系统一一“洼地一渗渠系统”。该系统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该系统代表了“径流零增长”的排水系统设计新理念,其目标是使城市范围内的水量平衡尽量接近城市化之前的降雨径流状况。系统的优点在于不仅大大减少了因城市化而增加的雨洪暴雨径流,延缓了雨洪汇流时间,对防灾减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从降雨径流传输与贮存技术来看,德国传输径流主要有地下管道和地表明沟两种形式,其中地下雨水管线不仅要考虑雨水传输,同时还要考虑储存雨水和减缓洪峰的功能;地表明沟则既考虑了雨水传输的功能,也考虑了对构造城市景观的作用,通常是将其模拟为蜿蜒曲折的天然河道。降雨径流的贮存形式,家庭中一般采用预制混凝土或塑料蓄水池;居民区一般采用人工湖或构造水景观,或者通过绿地、花园或人工湿地增加雨水入渗。总之,德国将雨水的传输储存与城市景观建设和环境改善融为一体,既有效地利用了雨水资源、减轻了水处理厂对雨水处理的压力,又有效地改善了城市景观。
德国汉堡建有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洪水期可以发挥很强的调度水量作用,大规模蓄水,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
在柏林,由于广泛推行城市集雨措施,不仅提高了城市的防涝能力,而且实现了对雨水的最大收集利用。此外,德国还通过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率来减少雨水径流。在立法保障方面,德国立法规定在新建小区之前,无论是工业、商用还是居民区,均要设计雨洪利用设施,否则政府将征收雨洪排放设施费和雨洪排放费。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