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业 >>内容详细

环境事件频发危及饮用水 近11%城市无应急预案

2010-08-25 10:58:11  

    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统计,湖南和安徽省的河流最为堪忧,安徽和江苏省的湖库水源水质最差,地下水水源最差的是山西省。

  水源公共危机多出现在集中式供水。2005—2008年,全国大约6%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均发生过重大事故或两次以上的一般事故,有些地方甚至连续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

  全国尚有近11%的城市仍未制订水源地污染的应急预案。

  水源地威胁

  8月4日,环保部和地方省市环保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在广东汕尾陆丰大安镇进行水质抽检调查。一个小镇水厂管道里流出的自来水,锰含量竟然超出国标12倍。

  7月,松花江经受数千只化工原料桶的挑战,身受外洪和内涝双重夹击的永吉县,正是吉林市的水源所在地。

  也是这个7月,丹东饮用水净化处理工作遭遇了1995年以来最严峻考验,由于上游普降大到暴雨,鸭绿江水浊度成倍上升,水源区域取到的水满是泥沙。正常情况下10-15度的浊度,7月29日达到300度左右。

  8月15日,特大暴雨泥石流侵袭后的九寨沟县城,水源受到重大污染,全城停水,恢复供水时间还不能确定。而在甘肃舟曲,暴雨导致供水瘫痪。应急的办法是另辟取水口。

  相比自然灾害频繁威胁水源地,中国水源地更是受到多种有机物的污染。近几年来,频发的公共环境事件、生态灾难开始危及饮用水水源。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所学者郑丙辉、张远、付青在调查各地饮用水水源地后指出:“我国不少城市饮用水水源中检出数十种有机污染物,许多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对人体健康存在长期潜在危害。”

  2005年,环保局对全国56个城市20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有机污染物监测显示:水源地受到132种有机污染物污染,其中103种属于国内或国外优先控制的污染物。

  环保部污染物控制司饮用水处处长石效卷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2005年到2008年,全国大约65%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均发生过重大事故或两次以上的一般事故,有些地方甚至连续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仅2008年一年时间,环保部直接调度处理的135起事件中,就有46起涉及饮用水源环境安全。

  目前一般所称的“集中饮用水”,是指“能够供一千人以上,而且有管网铺设的”饮用水供给。与之相对的是“分散式供水”,主要在广大农村,他们直接采饮浅层或深层地下水。在我国,前者大约覆盖四,五亿人,后者大约覆盖七八亿人。

  更重要的是,在水源地恶化的情况下,全国尚有近11%的水源仍未制订相应的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另辟水源地

  “从水源地的角度来说,有五分之一的水是不达标的。”石效卷说。作为水源地的水体形态,最常见的包括江河、湖库和地下水。2007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所的研究结果是:湖南和安徽省的河流最为堪忧(河流型水源地达标率分别为71.40%和3.07%),安徽和江苏省的湖库水源水质最差(湖库型水源地达标率分别是60.28%和46.7%),地下水水源最差的,是山西省(地下水水源达标率为54.16%)。

  谈起中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面临的问题,“水源不足、水源污染”是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教授最直接的评价。相比水源不足的问题,近年来,饮用水水源污染显得更加突出。

  1989年国家环保局组织对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8%的地表水源、20%的地下水源达不到标准;1996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升高到83.31%和27.71%。

  环保部提供南方周末的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656个城市和1675个县城所在镇共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4002个,不达标水源占19.74%。2009年,全国113个重点城市共监测39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水量为73%。

  数据反映了水源改善的速度。但在马中教授看来,“不是污染减少了,只是水源地改变了”。

  过去十余年间,诸多省会城市的原有水源地因供水不足或遭污染被迫废弃,纷纷开辟新水源地。合肥市历来靠巢湖滋养,因为巢湖严重污染,不得不基本废弃这一水源地,2004年转向大房郢水库;历来喝渭河水的西安市,也因为渭河重度污染,不能饮用,转向李家河水库取水,并且实施了黑河饮水工程、引乾济石及引汉济渭工程。

  北京市2007年实施了引温入潮跨流域调水工程;上海市由于上游太湖和本地污染、需水量过大、咸潮入侵等现实因素,正在开辟新的青草沙水源地。广州市则实施了西江引水工程。长春、呼和浩特、西安、太原等城市则实施了“引松入长”、“引黄入呼”、“引汉济渭”、“引黄入晋”等调水工程。

  新水源地的开辟正成为各省市避免水源污染的关键举措。“环保部一直强调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备用水源地,比如说无锡,在2007年前都是用太湖水,2007年之后就以长江作为备用水源地。”石效卷说。(来源:南方周末)

  护水之难

  石效卷认为,这些年国家在水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往好的方向发展。2007年以来,环保部实施全国城市饮水环境保护规划,获得中央财政每年约2000万的支持。

  2008年2月,再次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获得通过,6月1号开始实施。其中第五章是关于饮用水安全,规定了排污口设置、建设项目管理、人为活动等各方面内容。比如一级保护区不允许有排污口。

  然而,护水却是非常之难。目前,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09项,还有很多地方根本不能全部监测。另外国家还没有专门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法,地方专业人员紧缺、监管队伍还也存在问题。

  对水源地面临的环境挑战因素,石效卷的概括是:“上游来水污染,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工业污染以及生活污染等。”

  目前,大多数废水直接或间接进入江河湖库,特别是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尚未得到有效治理。

  郑丙辉等学者在《中国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与对策》一文中透露,全国31个省份只有西藏和新疆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不存在上游来水超标的问题,其余地区上游来水水质不达标现象都极为严重。

  除了常规污染,现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还面临着突发事故的潜在威胁。马中教授认为:“常规污染依然存在,而酿成事故就是累积造成的。此外还有一些人为原因:比如管理失误、操作不当,还有偷排等。”他特别提醒了今年的特殊因素,即自然灾害对突发性事故的诱发作用。“核心是国家的污染源太多,很多是隐性的。”他补充道。“开宝马,喝污水,这是对现代化的讽刺。”石效卷说。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强调,饮用水安全,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这是环保工作的底线,是重中之重的首要问题。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