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业 >>内容详细

海水淡化站在产业化路口

2010-09-03 10:58:04  

    全国最大海水淡化工程——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建成后,每天可淡化海水10万吨,这些淡化水直接进入市政自来水管网,可满足50万人每天生活用水,占青岛市区生活用水总量的15%以上。

  海水淡化进入生活领域,意味着青岛海水淡化产业化迈出重要一步。

  以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全面推进为标志,踽踽前行近十年的青岛海水淡化产业站在了关键路口。

  在李沧区印江路2号,青岛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列入“十一五”期间规划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全国最大海水淡化工程的青岛百发海水淡化,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该工程由青岛与西班牙Befesa公司合作建设,明年底建成试运行后,海水淡化产能可达10万吨/日,这些淡化水直接进入市政自来水供水管网,可满足50万人每天生活用水,占青岛市区生活用水总量的15%以上。预计2012年,市民日常生活可用上淡化的海水。

  早在2006年,青岛就实施全国第一个城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10年,海水淡化能力达到20万立方米/日,海水淡化产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带动机械制造、高分子材料、技术服务等行业发展。由于淡化的海水游弋于工业用水及瓶装水领域,迟迟没有进入日常生活领域。 海水淡化起步最早

  青岛海水淡化产业,肇始于工业用水。

  2002年,黄岛电厂开工建设60吨/日海水淡化试验装置,并于次年成功投运。目前,该厂拥有全国首台3000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和两台130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海水淡化水主要用于生产中的锅炉供水。

  继黄岛电厂之后,华电青岛发电公司在二期扩建两台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时,设计安装了3台海水淡化装置,将海水淡化处理后用作锅炉补给水,海水淡化处理能力达到360吨/小时。

  今年上半年,青岛碱业公司投产2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在世界纯碱行业中首家形成“纯碱生产—海水淡化—浓海水化盐制碱—热电联产一体化”发展模式,将海水淡化后的浓盐水用作纯碱生产原料,每年节约近6万吨工业盐,可以基本回收海水淡化的成本。同时,每年还可节约300万立方米自来水。

  在工业用水领域,我市海水淡化产业走在全国前列,这也使青岛在2005年被国家确定为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和产业化基地。然而,在具有更大市场空间的生活用水领域,我市海水淡化产业进展缓慢。

  很多去过黄岛电厂的人都喝过瓶装的海水淡化水,这种水由2002年成立的青岛华欧海水淡化公司生产。但由于成本等方面原因,瓶装淡化水近年的市场推广举步维艰。 缺水城市亟须海水淡化

  青岛是一座缺水城市,市水文局统计显示,青岛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2.3%。水资源缺乏但依傍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青岛没有理由不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世界上一些缺水地区,海水淡化已成为解决水危机的主要途径。例如,沙特、以色列等中东国家70%的淡水资源来自海水淡化,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也竞相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全球海水淡化规模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

  而在技术层面上,青岛市大规模生产海水淡化水并不存在障碍。

  据记者了解,除正在实施的青岛百发项目外,青岛海诺水务科技股份公司目前已具备实施20万-30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的能力。当前,反渗透海水淡化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海水淡化方法,其关键设备包括膜材料与膜组件、能量回收装置和高压泵。海诺水务公司在全膜法水处理工艺细分领域已位居国内第一,其自主研发的超滤膜组件,工程成本可比一般组件降低50%。

  海水淡化产业在生活用水领域发展滞后,主要瓶颈在于成本。海诺水务公司资产管理中心总经理白云告诉记者,青岛市官路水库制水成本约为3.8元/立方米,南水北调工程制水成本约为5.5元/立方米,而水电联产海水淡化厂的制水成本为4.3-5.0元/立方米,独立海水淡化厂的制水成本为6.0-6.7元/立方米,均高于水库和南水北调工程。“然而,随着国内水价上调和海水淡化工艺技术的进步,成本落差正不断缩小。 ” 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王海增表示,海水淡化可提供安全、可靠、不受季节与气候影响的稳定水源,同时,海水淡化设施可以视为水库、引水渠和水厂等传统设施的集成,其占地面积是传统设施的1/300-1/100,可节约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

  不仅如此,海水淡化产业完全符合青岛市建设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方向,以可持续的眼光来看,毋庸置疑应作为优新发展的产业。

  市政府去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海水淡化技术创新,吸引集聚国内外海水淡化领域龙头企业,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把青岛建设成为全国海水淡化产业装备制造基地和国家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到2015年海水淡化规模达到每日25万吨。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建和即将建成的工程累计海水淡化能力约为每日60万吨,其中天津约为每日2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我市海水淡化能力若达到每日25万吨,将直追天津成为国内重要海水淡化产业基地。

  记者了解到,青岛市关于推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把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作为十大优先扶持的方向之一,将努力推动海水淡化、海水预处理等领域形成自主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打造海水利用产业链。

  “下一步,青岛市将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一系列鼓励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强定向招商,鼓励民间资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参与项目建设,使海水淡化这一新兴产业尽快发展壮大。 ”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说。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