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2012年的经济形势整体不容乐观,但水业市场在政策带动下,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美丽中国”说催生新机遇,一系列政策规划展现了水务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政策环境利好为水业市场空间的拓宽奠定了基础。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次第出台,水务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2012年市场有哪些热点?未来行业趋势如何?
市场篇
有哪些新的市场热点?
草莽时代已过去,水务市场掀起并购整合潮
2012年,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行业本身市场需求的旺盛,均凸显出水务行业巨大的投资潜力与投资价值,水务市场异常活跃,投资热度持续提升。无论是海水淡化、水体修复等行业细分市场机会的涌现,还是上市、并购等水企的市场动态均能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一个又一个新闻热点。
1.海水淡化
2012年,多项政策接连发力海水淡化产业,表明国家对于以海水淡化应对国内水危机的重视力度再度加码,将加速其规模化发展。继2012年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后,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发布的《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到2015年,产能达到220万立方米/日以上,海水淡化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随着水资源费提高、水资源短缺升级以及膜处理价格逐渐降低,海水淡化成为“十二五”水务市场的热点领域。
从政策和市场需求来看,海水淡化前景一片大好。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海水淡化项目资金和技术门槛要求高,市场进入难度大,没有相关优势的企业较难参与市场运作。
目前,已有不少公司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2012年,津膜科技募投海水淡化预处理膜及成套装备项目,规划建设年产日处理能力135万吨的海水淡化预处理成套装备。久立特材研发的日产500吨海水淡化用泵已经投入市场,目前正在研发万吨级的海水淡化用泵。双良节能经过技术储备,目前已具备日产淡水2.5万吨和1.25万吨海水淡化装置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安装、技术服务等综合能力。
此外,我国海水淡化市场也引起国外企业的关注,一批日本水务企业对中国海水淡化项目兴趣强烈,膜产品供应商日本三菱东丽与南方汇通设立合资公司,进军中国海水淡化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海水淡化的市场机会主要在技术和设备领域,而对于投资和运营领域而言,没有良好的政府背景,企业较难进入。
2.污泥处置
随着污水处理厂大量建成投运,污泥产生量剧增,市场规模巨大。2010年底,环境保护部下发《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使得污泥处理处置在2011年持续走热,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2012年,由于专项政策不明确、付费机制缺乏以及商业模式无法突破等原因,污泥处置市场关注度及企业参与的热情有所降温,风险投资观望气氛浓厚。2012年,中持环保获得了北极光创投和启明创投的一笔融资、中科博联获风投5000万元融资、格瑞特获得国家开发投资公司3000万元投资,成为污泥处理产业屈指可数的融资案例。污泥处理处置企业也面临困境,很多企业出现“一年只有一个新项目”的尴尬局面。
目前,污泥处置市场虽然出现波动,但依然有市场需求,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拟新增污泥处理和处置设施投资347亿元。投资、运营市场也依旧受到业内企业关注,柏林水务等企业都在观望这一市场,并为进军这一领域做好资金和技术储备。
污泥处置市场的启动需要一系列合力的助推,清晰的扶持政策和完善的收费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3.水体修复
“十二五”期间,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水生态修复、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等工程被列为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巢湖流域水环境修复已全面展开。水体修复产业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水环境修复行业已吸引了多家企业关注和进入。2012年,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配合股东公司中节能环保收购专业从事环境修复的杭州大地,成立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广州新之地环保产业公司积极拓展环境修复领域业务,以水环境修复作为战略型业务,在全国近一半的省份参与水环境修复项目规划的设计或施工。此外,中持环保、环能德美、北控水务等企业已经或即将进入水环境修复领域。
目前,水体修复上市企业很少。以环境修复为主营业务的建工环境获红杉资本投资,并启动股改,计划在2013年登录创业板。未来,这一领域可能会出现1~2家上市公司。
4.企业上市
在一系列利好因素影响下,众多水务公司纷纷上市。2012年7月5日,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此外,国祯环保、凌志环保、中持环保、晓清环保等水处理领域企业也已展开上市计划。上实环境控股拟于2013年在香港上市,在国际市场上寻求更多融资机会。在重庆水务和江南水务成功上市的带动下,地方政府积极鼓励当地的水务公司上市融资。根据中国水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走在上市进程中或明确提出上市计划的水务企业近30家。
此外,随着国家对于节能环保产业的各项扶持政策相继出台,资本市场对环保水务企业的认可度增强,水务行业正受到各路资本的青睐,大量VC/PE等私募股权基金进入这一领域。
据统计,2011年,水务领域的VC/PE投资案例达17起,投资金额达2.92亿元,相比2010年1.18亿元的投资增长1倍多。2012年,金州环境集团引入5500万美元美国哈德森基金;重庆康达环保产业集团引入霸菱亚洲投资有限公司,金额为9500万美元。
5.水务市场并购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讲,水务市场已经走出了跑马圈地的新增市场发展阶段,“一个订单撑起一家企业”的草莽时代已然过去,水务领域越来越难进入,资本、资源、技术等实力才是进场的通行证,水务行业的市场竞争已成大佬的游戏。通过并购来提高市场占有率成为水务巨头的有利武器,水务市场已经掀起并购整合潮。
一方面,通过并购进行核心水务业务调整,实现产业链拓宽。2012年,上实环境控股4.093亿元收购南方水务69.378%的股权,以此扩展其在中国内地水务市场的规模,并通过资产收购、业务整合进行产业链模向扩张。以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为主营业务的国电清新收购水务公司中天润博55%的股权,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业务领域。水表生产企业三川股份收购鹰潭市供水有限公司24%股权,实现进入供水行业的战略布局。
另一方面,通过并购进入新兴环保产业细分领域。比如,国中水务收购高浓度废水处理企业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0%的股权,兴蓉集团收购成都兴蓉再生能源公司100%股权,上述两家公司由此进入垃圾渗滤液领域;北控水务拟收购中科建禹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拟收购杭州大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由此进入环境修复领域。从上述收购并购方向来看,环境修复、垃圾渗滤液成为企业主要扩张领域。
趋势篇
更严的标准催生产业需求
行业加速洗牌
1.政策展望
(1)环保要求提高
“十二五”时期,政府对环境的要求明显提高。从政策层面看,2012年,环境保护的特点是标准更高、要求更高、范围更宽、监管更严。比如,供水水质标准和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提高、环境标准大范围修订、鼓励地方制定和实施较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政府意图通过节能环保手段倒逼企业增加环保投入。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市场层面,相应的标准要求以及约束条件都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2)环境监管进一步趋严
基于环保要求的提高,国家将实行政策从紧、监管从严的工作取向,“从紧”是指收紧政策,提高标准;“从严”是指严格执法,实行奖惩。在此背景下,政府将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和治理力度,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以及运营管理能力的监管趋严,将对企业服务的专业化提出更高要求。此外,对排污企业的检查力度和范围也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需求也将增加。
(3)政策扶持产业转型与升级
2012年,是水业市场快速转型的一年。水务产业在经历了设备制造、工程建设、投资运营三个阶段后,正向以综合环境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发展阶段过渡,以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企业将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水务市场将进入到以提高服务水平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时期,商业模式正向综合服务转型。
2007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节能环保产业位居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两个环节都涉及到环保产业,两者的交集就是环保服务业。
2012年底和2013年初,环境保护部先后发布了《环保服务业试点工作方案》和《关于发展环保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环保服务业试点工作,并明确提出政府是环保服务业的市场培育者,积极营造有利于环保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上述政策措施都将加快水务行业转型与升级,催生环保服务业时代的来临。此外,《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已完成意见征求工作,正式文件有望在2013年出台。
2.市场趋势
(1)“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中国污水处理厂经过多年的大型化建设,未来将向小型化发展。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到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城区实现污水全部收集和处理,地级市85%,县级市70%),县城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7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30%。因此,“十二五”期间,随着“县县”以及“镇镇”污水处理厂的全覆盖,新增设施的处理规模将以中小规模为主,中、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将大量进入市场。
此外,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民用供水及市政污水的回收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传统工艺对居民供水进行处理将无法满足上述标准要求,采用膜处理技术进行技术升级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国内供水厂升级改造需求旺盛,升级改造项目增加。随着106项自来水指标标准的实施,未来将推动膜技术在自来水行业大规模应用。
(2)行业集中度偏低,并购和转型加剧
目前,水务行业集中度依然不高,具有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化不足、区域分散等特点,尚未形成标杆性的龙头企业,最大水务集团的服务市场份额也不过5%。水务行业需要并购,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并购。随着不同企业融资情况差异的加大,并购和转型也将加剧。
2012年,水务公共财政投入仍持续去年的紧缩状态,水务市场资本和技术为王的特点将更加凸显。水务企业两极分化严重,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城市污水等传统行业的市场交易、项目绝大多数归于一线企业,行业渐渐迎来大洗牌时代。
优势企业将借产业化加速之际,大举并购重组,进一步扩张市场,一批无核心竞争力的水务企业将被收购、兼并。一方面,国内一些大型水务公司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跨区域经营和规模化发展,逐渐成长为水业巨头。另一方面,水业的低利性仍将持续,将促使以水业主业为主导的企业向综合服务业转型。
转型背景下,行业的并购、整合将进一步加剧,这种形势已经在2008年出现。由此预计,5~10年后,中国水务市场将形成一个由10~20个大型综合环境服务商、50~100个几十亿规模的区域性综合环境服务商、几百个亿元规模的环境服务企业共存的市场。在此期间,大量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将被吞并,由几家大的水务集团引领市场发展。
(3)投资领域区域化、国际化
从目前的市场动态来看,未来投资领域将向区域化和国际化发展。2012年,各水企在国内区域市场上展开激烈角逐,北控水务、首创股份、桑德国际、碧水源等水企积极布局国内市场,湖南、云南、东北等地成为众多领军企业的争抢之地,吸引了多家水企关注。通过建立区域性的平台公司(如中国水务的山东水务和新疆水务等子公司,首创股份的湖南首创,中国节能的江西公司等),在一个区域内提供多元的服务将成为市场趋势。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各主要公司加紧拓展新的业务市场,并开始探索新的区域服务模式,如中持集团开发县域环境管家式服务模式等。
此外,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环保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水平不断提升。随着环保市场的全球化发展以及国内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趋于饱和,众多水企如北控、桑德国际、津膜科技等开启“走出去”的征程,并逐渐在国际水务市场上打开局面。目前,英、法等欧洲以及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水务市场都留下了中国水务企业的足迹。
2013这一年
2013年,政策扶持依然是水务行业的主基调。环境服务业和合同环境服务将获大力推进,成为重点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水务行业转型与升级明显,水企上市依然是热潮,水务市场也将迎来大规模的并购重组。
此外,随着产业发展与成熟,中国水企在“引进来”的同时,积极进行“走出去”的战略转型,国际化进程将逐渐升级。
在市场投资机会方面,海水淡化市场将逐渐成熟,水环境修复商机已经显现,污泥处理处置在政策带动下,有望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