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餐馆直接将餐饮垃圾倒入下水道造成堵塞,环卫部门不得不多次清理。
在今年武汉市“两会”中,随着台盟武汉市委会提交的一份《加强我市餐厨垃圾管理的几点建议》,再次将矛头对准该市3年提而未治的餐厨垃圾问题。
垃圾不能再放任自流
作为该提案的起草人之一,武汉市政协委员杨胜龙对当前全市餐厨垃圾既担忧又无奈。
据介绍,武汉餐饮业现有经营网点4万多家,每天产生餐饮垃圾近1000吨。
在他看来,武汉市餐厨垃圾处于一种严重的无序管理状态,而相应的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武汉市餐厨垃圾处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却始终未能出台。
他表示,不从法规上明确餐饮企业对其产生的餐厨垃圾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的义务,放任自流,对环境造成污染,市民的食物链将恶性循环。
《办法》三年难出台
2006年,武汉有关媒体通过近一个月的调查取证,查清了令人作呕的潲水油地下生产链条——餐饮垃圾流落民间,或被喂了猪,或被炼成“食用油”。
该报道见报后,市食安委、城管局立刻回应:尽快出台《办法》。同时,有关人士表示,《办法》年内就能出台。
对此,武汉市领导当即作出批示: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2007年,令市民失望的是,《办法》未能出台。
同年,该市政协委员张新华、李腊生、陈石羡、周艳、陈汉生、季小俊在“两会”上联名提案《关于尽快出台〈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安全源头治理的建议》,政府部门才回应已拟定《办法》。
2008年,恰逢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武汉,再次提出制订《办法》,并规划在三镇各建1座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厂。
如今,这一《办法》仍是千呼万唤没出来。
屡屡爽约为哪般
是什么让《办法》迟迟不出台,屡屡向市民爽约?
负责起草该办法的城管部门有关人士介绍,因餐厨垃圾的管理涉及环保、城管、工商等多个部门,《办法》在2006年的制订过程中,由谁起草成为争论的问题。
2007年,城管局最终被确定负责起草工作。同年,该部门赴上海等城市考察,并委托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对该市餐厨垃圾现状进行专题调研,最终形成《办法》。
该人士表示,因饮食结构、习惯等方面原因,政府制订的办法不能直接套用其他城市的管理模式。此外,作为该市首个制订的《办法》,需花大量精力做足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
2008年1月,这一结果终于提交至市政府常委会,成为当年政府规章制订计划中的调研项目。
在昨日(1月6日)的采访中,该市政府法制办有关人士表示,经一年的调研修改,该《办法》有望在年内出台。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