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乡镇经济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生活垃圾也大量增加。近日,记者走访惠州市乡镇发现,由于资金缺乏等原因,大部分乡镇对生活垃圾没有做到统一运输、统一处理。但也有一些乡镇的容貌变靓,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垃圾桶,更注重环保卫生了;有的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走访:统一处理垃圾的乡镇少之又少
近日,记者来到惠州市首个省卫生镇——— 博罗县园洲镇。踏进园洲镇秀丽路,只见街道干干净净,路面基本见不到垃圾。“这里以前是个垃圾临时堆放点,自从去年12月垃圾转运站上南站投入使用后,就取消了这片区的垃圾临时堆放点,卫生情况有了很大好转。”园洲镇环卫站站长朱汝文指着路边一块填平的空地说。过去每到六七月份的炎热天,垃圾临时堆放点由于曝晒,经常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住在附近的居民颇有怨言。现在垃圾池铲掉填平了,马路更宽、更整洁。
随后,记者来到垃圾转运站上南站,看到环卫工人把垃圾运来了,启动按钮后,装满垃圾的斗伸缩着往压缩厢里倒垃圾。“随后工人开着压缩车就可以把垃圾运到垃圾处理填埋场。这套设备操作简便,而且把垃圾全封闭处理,既可减少二次污染,又提高了垃圾转运能力。”园洲镇环卫站副站长徐容开说。据介绍,为创建省卫生镇,园洲镇投入1亿多元进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主要街道、路段以及公共休闲场所增设了350个环保型垃圾箱,修建了两座全封闭压缩式垃圾转运站以及在村口设8个垃圾临时堆放点,使街道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改善。还扩建了一个容积约50万立方米的垃圾处理填埋场。
对于乡镇如何有效处理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市爱卫办副主任熊立麟表示,一般来说,垃圾处理包括收集、转运、处理3个环节,缺少其中一个环节,垃圾都不能说是处理好了。目前惠州市的绝大多数乡镇只能做到第一个环节。全市的乡镇中像博罗县园洲镇这样做到3步的少之又少。有的乡镇重视力度还是不够,要么没有规划措施,要么有规划却无资金实施,导致百姓自行焚烧垃圾或把垃圾直接扔到河里,造成环境污染。
问题:大部分乡镇未设置固定垃圾转运站
一些镇级环卫人员向记者反映:他们抓环卫工作只能是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希望能寻找到处理乡镇生活垃圾的更好办法。一名镇级环卫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处理生活垃圾上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资金。购买垃圾桶、修建垃圾池、聘请环卫工人等均需要经费。
近年来,乡镇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惠州市乡镇生活垃圾收集现状为:乡镇生活垃圾收集一般由各镇环卫部门负责,而他们作业区域大多只限于镇上,农村的生活垃圾收集大多是一片空白,由村民自行处理。少部分乡镇结合处的垃圾收集后,通过运输车将生活垃圾运输至惠城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其他乡镇将垃圾收集后运输至自己的简易垃圾填埋场填埋。
大部分乡镇没有设置固定垃圾转运站,大多数是垃圾临时转运点,只能露天作业,影响市容环境,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大。部分乡镇从垃圾收集点收集生活垃圾后直接转运。只有少数乡镇设置了垃圾转运站,且均不是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此外,大多数乡镇以人力手推车作为主要垃圾收集车。所使用的垃圾运输车均为斗车、拖拉机,密闭效果差。除极个别乡镇以外,绝大部分乡镇无压缩式垃圾运输车,也无专用、规范的垃圾填埋场,部分乡镇简易的垃圾填埋场,只是在原始的地形上加以开挖而成,没有采取任何的防渗处理措施,没有建设合格的污水处理设施。
建议:乡镇建设规划应纳入环境保护内容
惠州市环卫局工程技术科高级工程师曾宪婷介绍,仲恺正在建一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小金口、马安也在筹备建设之中。三栋、潼侨、汝湖等乡镇已把垃圾拉到惠城区进行无害化处理。
近两年,关于乡镇垃圾处理问题多次被提上政府的重要议程。《惠州市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08~2020)中也明确了固体废物处置规划目标,即全市建一座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场,惠城区和其他各县(区)要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重点镇及重要镇要有垃圾处理填埋场。在规划期内,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以上。
惠州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丁运华说,乡镇垃圾处理问题确实该值得关注。国外已经做到垃圾分类处理,当地居民在自家下水道直接排放分类好的垃圾,下水道会自动粉碎处理,快捷环保。丁运华认为,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乡镇垃圾处理还处于比较原始的水平,才刚起步。她建议,在做乡镇建设规划时,就要将环境保护列为重要内容,做好垃圾处理的规划,尽量做到垃圾处理规范化、专业化,如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等。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