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1 02:24:17
去年6月1日国家“限塑令”颁布之初,居高不下的塑料袋使用量一度有所下降,但好景不长。大半年来,一些农贸市场的摊主仍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基于惯性,塑料袋在民众生活中又卷土重来泛滥成灾。
“源头控制减量,末端回收利用,局部实施限制,鼓励发展替代”是国际社会治理“白色污染”的主流思路,强调四个方面都要发力。即使垃圾减量了、找到替代产品了,回收利用不落实,仍会产生污染。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理、资源化回收利用这个关键环节,很多精力耗散在不着边际的运动中。一些高度发达的国家都不禁用的东西,比如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对广大消费者而言,它轻便、卫生、廉价,就是不易降解;我们去一弊而亡百利,在若干年前的“禁白”运动中把它给禁了,代之以推广一次性纸质餐具,理由是“有碍观瞻、不可降解”,但其前提是“随意丢弃”。假如这个前提不成立了,是否还值得大动干戈?
至于打环保旗号、唱生态高调,处心积虑转嫁高消费,则不可同日而语——人为扶持或打压某种产品或产业,依靠畸形政策称霸市场,其背后的利益驱动早已令国内消费者怨声载道,更招致广泛的国际诟病。
烟酒公认有害,但完全禁绝不现实,就连政绩斐然的罗斯福也做不到,只能适当限制;当年戈尔巴乔夫的禁酒运动同样以失败告终。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临终遗言:物理研究到头,竟是哲学问题;与之类似,环保折射出的景象,归根结蒂,全在发展模式、执政理念和社会风气层面。搞环保必须正视客观存在和客观需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办事,弘扬民主法制、大兴循环经济,切实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特别强调科学决策和勤政廉政。唯如此,公民行为规范方能走上健康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