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多项光环的笼罩之下,城市垃圾处理在金融危机中迎来了更多关注的目光。
“根据中国‘十一五’规划,环卫设施投资是1115亿元,其中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将达到516亿元,不达标处置设施治理费用73亿元,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5月20日,美国惠明废弃物管理集团CEO宋德伟表示,他们这个北美最大的垃圾处理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对中国市场有过细致的分析。
外资青睐垃圾处理市场据宋德伟透露,惠明正参与一起竞标,竞标案的主角是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环境)。
据悉,目前上海环境以40%的股权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以9.2亿元挂牌,2008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实现了净利润8661.94万元。据了解,国企背景的上海环境是上市公司城投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其注册资本金为12.8亿元,主要从事生活垃圾陆上中转运输、焚烧、发电及卫生填埋等业务。在此次挂牌产权交易所前,上海环境下属非固废主业的资产已经剥离,以确保未来聚焦主业发展。
“上海环境是国内企业中拿到项目最多的公司,这些项目也需要大笔的资金来做,寻找战略投资者也就是必然的,而这些项目也是外资所看重的。”一位上海环境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在上海、南京、成都等多个城市有垃圾处理项目。
据了解,惠明集团年营业额超过130亿美元,拥有美国400亿美元垃圾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公司的垃圾发电每年可以满足近百万的居民用电需求。
“目前除了惠明以外,还有威立雅环境集团、苏伊士环境集团在参与竞标。”曾长期和上海环境合作的上海济邦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燎透露。
威立雅环境集团早已在多个城市进行布局,建立了多个垃圾处理工厂,仅威立雅在上海建设的江桥垃圾发电站,日处理能力已经超过了1500吨,目前为6万居民进行供电,而根据扩建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该工厂将增至每天3500吨处理能力,成为世界第二大垃圾发电站。
而苏伊士环境集团也早已在上海化工园区成立了垃圾处理的合资公司,处理工业垃圾。
“这3家外资无论是从专业背景,还是财力方面,都旗鼓相当,很难分出高下。最终可能还要从综合实力来看,但价格也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在张燎看来,正是我国垃圾处理的巨大商机让外资三巨头都瞄准了上海环境的股权。
世界最大垃圾处理市场业内专家指出,照国际水平衡量,在中国农民年收入正进入1000美元水平的过程中,社会各方对村镇垃圾处理的投入必然大增。我国目前有1600多个县级城镇,按照国家的规划和部署,都要陆续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在投资人的眼光中,垃圾处理作为我国新兴的朝阳产业,其前景是非常诱人的。据测算,我国目前由于消费增长,加上消费品的包装日渐繁复,垃圾量正以每年8%到10%的速度增长,增速与GDP比肩。只消四五年,垃圾量就将是现在的1.5倍。
现在,每天有1.84万吨生活垃圾等待被运出北京市内,一年堆积下来,体积比景山还大一圈;在上海,这个数字是1.9万吨;在广州,也有9776吨。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已经联合印发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国要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32万吨/日,到“十一五”末,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60%。
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也已经正式公布。方案中将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作为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指出,“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要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充分回收垃圾中的废旧资源,鼓励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积极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千亿市场的商机目前,关于垃圾处理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进行掩埋,在掩埋的过程中产生甲烷等天然气来为人们的餐饮等提供服务;另一种是垃圾发电,提供城市居民用电。垃圾发电已经在我国开始启动,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回收各种金属材料形成循环利用。
而就垃圾发电而言,其带来的利润相当可观。张燎认为,目前对发电来说,一吨煤产生的热量是7000-8000大卡,而垃圾只有3000大卡左右,垃圾发电在热值上无法与煤炭相比,但跟煤炭一吨500-600元的成本比起来,垃圾几乎不需要成本,这就让垃圾发电的利润回报显得十分优厚。
根据惠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费德文的介绍,美国每吨垃圾转换的电能大约在500-750千瓦左右,中国也已经达到400-500千瓦。“垃圾发电所带来的净利润在7%-9%左右。”
目前,中国城市垃圾综合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垃圾焚烧只占全国垃圾处理总量的1%左右,市场发展空间极大。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到2010年,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90%,综合利用率达到60%,这为更多的资本进入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外资等投资者如此看重我国的垃圾处理市场,也和政府为这一产业发放补贴等优惠政策有关。”前述上海环境人士说。除了垃圾发电所产生的利润之外,有的地方政府还会对垃圾发电的企业提供每吨数百元以上的补贴,在税收方面实行“即征即退”的政策,在融资上也能优先得到银行的贷款。对这些企业,国家还会给2%的财政贴息,而在垃圾发电厂满负荷发电时,还将给予优惠的售电价格等,这些措施和政策都保证了投资者的收益。
行业仍不规范不过,垃圾处理市场在巨大的商机诱惑下,行业竞争并不规范。
“地方政府对垃圾发电厂进行招标时,几乎每次竞标都会引发混乱,一些企业为了得到项目,不惜做亏本的买卖,把价格压得极低,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利益。”一位曾参与竞标的国内垃圾处理企业负责人抱怨道。
清华大学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常杪也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说,投资回报意义是不同的。“对地方政府而言,希望以较少的投入、较短的建设时间完成投资项目,因此在招标过程中,就会选择低价中标的企业,但单纯的低价中标往往会造成后患。”常杪建议,地方政府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招募等形式综合比较来选择合作者。
“垃圾处理在国外是可以赢利的,但由于我国很多城市的垃圾燃烧值不高,容易导致亏损,因此政府的补贴就尤为重要。但现在企业间互相杀价已经导致政府每吨补贴从以前的110-120元左右,下降到了现在的60多元,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下降。”上述企业负责人说,由于招标过程不透明,不少企业通过关系拿到项目后,为了保证收益只能降低成本,导致行业难以朝着改进技术、提高效率的方向健康发展。
“这几年有一些非主流的、没有技术能力的垃圾处理公司承担了一些城市的垃圾处理业务,但他们根本没有危险废物处理设备、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这其实有很多安全隐患。”上述人士说。
中国垃圾处理市场目前已经形成初步的格局,一是近几年外资蜂拥而入,其主要目标是上海、广州等有财政实力的一线大城市;二是地方国企依靠政府背景统治着垃圾处理的大部分市场;三是一些民企以低廉的价格寻求在二三线城市发展,而更偏远地区的垃圾处理则多是一片空白。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