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设备能年“吃”废旧塑料300吨,“吐”出木塑环保新材料390吨,年产量可替代900立方木材,建成占地1亩的农作物大棚300个。10月底,这样一套设备与技术将在西安问世。在年产塑料垃圾约15万吨的西安,500套这样的设备将会消化西安全年产出的全部白色垃圾。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表示: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破解了消除白色污染的世界难题!
白色垃圾30分钟变环保新材料
昨日(10月11日),记者在位于张家堡附近的一个破旧厂房见识到这台即将下线的“吃废吐宝”设备。一套设备就是一条生产线,记者看到,一套设备包括电子自动控制箱、粉碎机、混合机、成型机,总共长约3.1米、宽约2米,工作间占地面积共60平方米。
该设备的生产工艺为:粉碎(废塑料)——混合(废塑料碎屑+黏合剂+秸秆粉末或落叶粉末等植物纤维)——成型。
“经过4道工序,30分钟加工,就能使废弃物品变成不含甲醛、环保、价低质优、能100%重复利用的木塑环保新材料。这是回收利用最简单、最经济、消除白色污染最直接的方法。”该设备和技术的发明人、57岁的西安人吕惠仁告诉记者,花生壳、麦秸秆、稻壳、棉花杆、刨花、锯末、废弃塑料等植物纤维,尤其是轻薄塑料袋都是木塑环保新材料的原材料。这种新材料可被广泛应用:凡木材能做的园林景观、道路护栏、建筑业模板、墙体、地面;包装运输业用的托盘、包装箱;农业大棚龙骨架;家装家具业用的板材等都可适用。10月底,即将下线的是用于农业大棚龙骨架生产的设备。该设备加工出的材料或直或弯、或长或短,农户只需将各种组件进行组装就能轻松搭建大棚。这些原材料成本低、无污染,材料特性能提高大棚保温效果、延长农膜使用寿命;还能省去草帘费用和遮盖的时间,能为农作物成长提供最佳环境。如果在使用多年后,农户不再使用大棚,便可将这些材料,全部以30%的价格送回厂家粉碎再利用。
可加工成新一代蔬菜大棚骨架
在陕西省工信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9月8日作出的一份《环境监测评价报告》中显示:木塑大棚骨架的生产工艺流程短、节能、生产过程无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和噪声污染。
“木塑材料本身和其生产过程全部达到环保要求。”吕惠仁说,木塑材料制成的产品是废旧塑料和落叶、锯末、棉花杆等木质纤维各占一半,以高分子合金技术混制而成的复合材料。是通过80公斤的压力挤压成型,所有技术和设备自主研发,全部环保,已申请了专利。
“全国专门做大棚骨架的材料厂很少,大部分农村田间的大棚都是混合材料乱搭乱建;国家经济政策倾向农村;我省未来4年准备建100万个蔬菜大棚兴建农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20万个蔬菜大棚……这些信息,说明我的发明有着绝对的市场,新型材料也必然受到市场欢迎。”以建造占地一亩的农作物大棚骨架为例,吕惠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钢骨架大棚:材料费3-5万元,能用5-10年,能作为废铁回收。竹骨架大棚:材料费3000元,能用1-2年,可当作废材烧火利用,同时产生二次污染。水泥骨架大棚:材料费7500元,能用3-5年,不可回收,同时造成二次污染。木塑骨架大棚:材料费7000元,能用10年以上,100%回收循环利用。木塑骨架大棚同时具备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防腐蚀、有韧性、可与农膜牢固连接等优点。
500套设备能“消化”西安全年白色垃圾
凭什么证明经过高温或燃烧后会产生有害物质的塑料袋、落叶等物品,生产出的材料会是环保材料?用垃圾生产的材料质量怎能和木材产品抗衡……为弄清这些疑问,昨日,发明人吕惠仁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落叶、秸秆等东西在高温或燃烧之后会散发有害物质,塑料袋更是其中污染最大的一种。您的木塑材料来源于这些废物,怎能保证“绝对环保”?
吕惠仁:塑料袋要在230℃—260℃的高温下才能被分解,产生质变,形成对人体有害的一氧化碳。而我这套生产线的加工过程中,塑料袋只能接受130℃的高温溶解,130℃的高温不会让塑料袋形成质变,但其形状会变为泥巴状,这时,塑料袋的作用就是能有效地将木屑或秸秆粉等进行粘连。整个加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并无化学反应,因此不会造成有害物质的产生。
记者:一些廉价板材中或多或少含有甲醛成分,危害人体健康。木塑材料来源于垃圾,其中会不会也含有甲醛成分?
吕惠仁:与目前市场上的家装家具业使用的板材相比,木塑材料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塑料替代胶。传统的板材主要原料是木材粉和胶等,一些板材为降低生产成本往往使用含有甲醛成分的胶,这样的材料极不环保,而木塑材料完全能避免甲醛侵入。而且,木塑材料还能根据不同要求,加入绝缘或防火的专用黏合剂,使成品材料完全达到绝缘或防火等要求。
记者:木塑材料被使用之后,是否也会变成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
吕惠仁:我初步试验显示,木塑材料制品在被反复粉碎、成型12次之后,其品质、外观、强度、硬度都不会有质的改变。以农作物大棚为例,如果农户在使用几年后不再想用木塑材料搭建的大棚,就可以用30%的价格将全部材料送回厂里,我会将旧材料全部粉碎,进行再加工,使旧材料出炉后又成为品质不变的新材料。材料的再利用率达100%,同时农户减少了投资损失,生态环境更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记者:一条生产线一年能消化多少白色污染?
吕惠仁:全国每年废塑料总量约2800万吨,我省仅西安市每年就有15万吨左右。在研制这套设备期间,我与各地垃圾站都建立了联系。现在,我随便打一个电话,一个垃圾站一天就能提供给我至少20吨塑料袋,8毛钱就能买到1公斤。这说明城市污染的严峻,同时我也可喜地看到:我的货源充足。按照一条生产线年“吃”旧塑料垃圾300吨的数字计算,500条生产线,一年就能消化西安全年产生的所有白色污染,并能提供千余工作岗位。
生产设备10月底面世
57岁的吕惠仁,1976年起在西安铁路局水电段给排水技术室做设计工作。工作之余,他先后研制了擦窗器、在自然光线下冲胶卷的技术发明。1994年,热心搞设计的他毅然辞去被人们羡慕的铁饭碗,回家闷头搞起研究。1997年,他发明出了第一台“包馅面条机”,并得到市场认可。
2003年,吕惠仁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则报道:户县某人因盗伐2万方木材被判刑3年。这让吕惠仁意识到:未来木材必然紧张。随后不久,他又从一份材料中获悉:木塑材料制作的各种托盘、包装箱等非常走俏,这类材料是国外进口材料中的免检材料,而当时国内尚无一家能生产木制材料的厂家。这让吕惠仁意识到,木材必然要涨价!同时,国家对木材砍伐有限制,国外进口木塑材料的制度说明这种材料必然环保。一次,在开车途经狄寨看到漫山飞舞的各种塑料袋时,吕惠仁突发奇想:如果把这些污染物品利用后变成可用材料,那不但可以减少污染,而且成本一定很低。
“有人生活的地方必然会有垃圾污染,而西安市每个月的生活垃圾在3200吨—3800吨,其中17%都是废弃的轻薄塑料袋。这无疑是一种大污染,更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各种信息积累之后,吕惠仁开始了潜心研究。
2004年,吕惠仁捡回了建筑工地丢弃的绿色施工网与锯末一起粉碎搅拌,但他发现,加工问题解决了,但模具却很单一,致使他第一次制出玉米粒大小的材料根本无法使用。随后,他无数次改进技术,先后制作出11种木塑材料专用模具,然后选出其中最有市场前景的一种专用于农作物大棚的拱形材料作为主打。今年10月底,最新一代的木塑材料生产设备即将出炉。
陕西省将投千万元建成60条生产线
经历了10多年的发明创造之路,这台环保设备从研发到下线,吕惠仁花费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而是50多万元的自费投资。为了研究,他顶着来自家庭反对和经济拮据的双重压力。从去年开始,他每天在研究的同时还不断寻找机会,希望政府能扶持这个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机会总是会降临到有准备的人身上。今年7月14日,吕惠仁带着自己的技术,参加了由陕西省省长袁纯清主持召开的陕西环保产业座谈会。正是这次大会,让他第一次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公布于众。随后,他如愿得到了省市环保部门、省工信厅、省农业厅等部门的通力帮助。并迎来了专业队伍、专业仪器最苛刻的调研与审查。
“据我们考证,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破解了消除白色污染的世界难题。这个技术和设备可以形成工业化装置生产、清除白色污染的大产业。”昨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木塑大棚骨架调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吕惠仁的发明,对消除白色污染工作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和重要意义。吕惠仁的研发技术比较成熟,木塑大棚骨架的创造,是个“短”、“平”、“快”的项目。在有效消除白色污染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目前,该技术已拥有两项专利和两项受理专利,还有两项专利正在申报过程中。该项目已通过相关部门考察,政府将作为“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予以扶持,预计首次扶持力度达千万元,将建成60条生产线,使西安的白色污染达到年处理1.8万吨的高水平。(记者 付亚娟 )
相关链接
“白色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呢?西安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我们把“白色垃圾”掩埋,不仅不易腐烂,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如果把“白色垃圾”烧毁,燃烧时释放的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用塑料袋盛装食品,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环保部门曾进行过一次粗略的统计,全西安市年消耗各类塑料袋达10亿多个。同时,来自市容环卫部门的数字显示,目前西安每天产生的各类垃圾约3300吨左右,其中塑料袋等白色垃圾约占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