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风波、“金沙洲真空垃圾收集系统停用”风波……近日,广州一连串爆出几起与垃圾相关的事件。
这些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即便不在广州发生,也会在中国的某一个角落冒出,从另一个侧面也折射出中国城市垃圾的处理困境。
从分类垃圾箱讲起,七八年前,城市推进垃圾分类成为潮流,各大中型城市均可看到颜色不同的分类垃圾箱,并标明可回收及不可回收,然而,真正的使用情况又如何?
此前,媒体也曾争相调查分类垃圾箱的使用情况,其结果是:一方面,居民没有分类意识,即便有了分类意识,有时也无法确定诸如钟表、收音机等物究竟是可回收的还是不可回收的。
而即便居民分类丢放垃圾,环卫工人还是将其倒在一起,混着送到了垃圾场,最后由垃圾处理中心集中统一处理。那么,终端的分类又有何意义?
以德国、日本等具有成功经验的国家来看,不仅具有完备的垃圾回收的配套设施、细化垃圾分类标准,同时,还组织专业人士走进社区,对市民进行培训。
显然,中国只学到了皮毛,而如今,大多数城市不得不重新采用传统的垃圾箱,并由环卫工人定时收集。
另外,就垃圾运输方式而言,真空垃圾收集系统确实可以解决环保的问题,但有条件限制,比如适合于新城开发。同时,这套诞生于西欧的先进系统价格不菲,虽然环保了,但不一定经济,以中国人目前的消费水平,是否肯负担贵于传统的垃圾处理费,还有待观察。
目前中国最迫切的不是急于上马各种新技术,而是建立一整套垃圾循环系统,并教育社区居民,获得其全力配合。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