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朝阳环卫第二清洁车辆场的刘师傅开着分类垃圾运输车在枣营北里密闭式清洁站清运压缩后的厨余垃圾。这个垃圾清运站负责收集附近23个社区、单位的各种垃圾,按厨余垃圾和其他日常垃圾分类后压缩装进密闭式垃圾箱,每个垃圾箱重达6至8吨,每天刘师傅都按点开车来此将垃圾运走,分送到不同的处理场。
老夫妇一路跟随的运输垃圾电瓶车上,一个个贴有“厨余垃圾”标识的绿色垃圾桶被卸在清洁站内北侧一个绿色垃圾集装箱前。“轰隆——”集装箱上的装卸臂紧紧卡住了垃圾桶,轻轻倒举,桶内的垃圾瞬间全部落进了集装箱。就在垃圾桶被放下的瞬间,刚刚打开的集装箱顶盖又严严实实地关好。整个垃圾倾倒过程仅有几秒钟。
“站在外面没闻到臭味儿,你那边呢?”老爷子高喊道。“刚才倒垃圾开盖时还是有臭味儿的,但还能忍受。”和操作员一起站在餐厨垃圾集装箱旁边的大妈告诉记者:“这下看清楚了,我们分好的厨余垃圾在垃圾楼还真是分类收集的。”
5分钟后,一辆大型环卫拖车开到清洁站门口。“老人家,我这车是奔南宫堆肥厂的,一会儿要把这个装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的绿色垃圾集装箱运走,在那儿把垃圾变成有机肥。”司机说完按下电钮,一只机械臂伸向垃圾集装箱,把硕大的箱子拖上了车。
“我们不仅有绿车,还有灰车。”朝阳区市政市容管理部门负责人告诉老夫妇,在垃圾分类试点社区,被市民分过类的垃圾会按颜色走不同的物流路线——厨余垃圾绿袋装、进绿桶、入绿箱,最终进入堆肥厂,让这些富含有机质的垃圾“变废为肥”,滋润绿地和森林;而不能再回收的垃圾则裹灰袋、扔进灰桶、倒入灰色集装箱,最后被运到垃圾焚烧厂,成为燃料,发挥“余热”。
“您看,两条不同颜色的运输路线分别通向不同的目的地,餐厨垃圾向南运到南宫堆肥厂,其他垃圾向东运至高安屯垃圾焚烧厂。我们承诺,市民分类的垃圾环卫部门确保分类运输、分类处理。”麦北清洁站张厂长指着垃圾清运台账说,厨余垃圾以前是零,分类后现在上升到了平均每天0.8吨,而其他垃圾则下降到了6.3吨,分类的减量效果十分明显。
为确保分类运输效果,朝阳区正在麦子店等“三街两乡”试点,专业环卫作业部门作业范围从现在的垃圾楼向下延伸至居民区的垃圾桶,防止非专业机构混装混运那些居民已经分好类的垃圾,并且实现垃圾分类运输途中垃圾桶不落地、路面无遗撒、环境零污染。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