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宣传引导活动开展一周以来,社区居民与居委会工作人员越来越认可垃圾分类。但在记者采访中,也有不少居民反映,有时候看见分好类的垃圾被“混装”运走,很是影响积极性。
示范小区分类垃圾也有混装运输
昨天下午2时11分,一辆写着“环卫”二字的蓝色大卡车从广渠门幸福家园社区驶出。
“垃圾肯定又被混在一起运走了。上午分垃圾白辛苦啦!”刚从外面回来的张阿姨叹息道。她开始犹豫:那我明天还分类吗?
作为全市60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之一,幸福家园最近也开展了大规模宣传活动,宣传画贴上了多个社区宣传栏。在垃圾分类最规范的幸福家园三区,36组、108个分类垃圾箱路边随处可见。打开盖子,“厨余”桶里的菜叶、“可回收”桶里的纸盒子与塑料瓶、“其他垃圾”桶里的碎陶器,证明垃圾分类初显成效。
物业告诉记者,分类的垃圾会送到龙潭湖街道下的分类处理垃圾站,进一步分拣后分别进行处理。不过,一名保安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后,有专人负责将垃圾运输到垃圾站,偶尔也会将厨余、其他垃圾混在一起运走,可回收垃圾则分出来卖掉。据记者了解,由于离分类处理垃圾楼较远,目前确实有部分社区存在类似情况,难以做到垃圾后期分类处理。
“2005年曾启动过垃圾分类工作,最后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垃圾在最后清运时没有分类,伤害了居民积极性。”居委会工作人员小黄说,“希望这次能一鼓作气,彻底实现垃圾分类。”
部分社区未配齐分类垃圾桶
记者昨天走访了朝阳区枣营北里、宣武区广信嘉园、崇文区幸福家园等几个社区发现,试点小区普遍还存在分类垃圾桶配备不齐的问题。
在枣营北里社区,分类垃圾桶大多是“厨余”、“其他”两类,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几乎没有。有居民表示,自己拿到的宣传手册说垃圾分三类,结果楼下只有两种垃圾桶,好多时候只好将整理出来的书报等扔进“其他垃圾”桶。
在试点分类的广信嘉园小区,路边垃圾桶还是前几年发放的旧桶,上面的“可回收”、“其余垃圾”等字样已经基本看不清楚。大楼地下二层的垃圾站里,各种垃圾堆放在一起,旁边20多个垃圾桶也未见有明显标识。
居民刘女士建议说:“希望设施能一步到位,也让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一步到位。”
“混装”旧桶不利分类
从幸福家园小区人行道走过,一位女士顺手将一块香蕉皮扔进了垃圾桶,对面走过来的一位中学生则扔进去了一只可乐瓶。
“什么都往里装的”,是一个立在路边的不锈钢垃圾桶。虽然几米外的楼道门口,就是新摆放的蓝、绿、灰三种分类垃圾桶。因为习惯、便利等原因,这个“混装”的垃圾桶很容易就抢了分类垃圾桶的生意。
据了解,目前,不少小区仍维持新旧垃圾桶并存的局面。居委会工作人员小黄表示,这些旧垃圾桶应该尽快移走,才有利于大家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不过,由于这些不锈钢垃圾桶产权属于环卫公司,居委会并无权去处理。“希望有关部门能在这些细节上进一步改进,使垃圾分类更加实在、方便,更好地培养居民垃圾分类习惯。”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