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 >>内容详细

珠三角垃圾倾城样本调查

2010-05-06 11:45:43  

广州金沙洲垃圾中转站之争、垃圾处理填埋与焚烧之争、狮山大学城与焚烧厂之争……6地南都记者联动同题采访推出首篇

  摘要:广州金沙洲社区反垃圾中转站纷争、垃圾处理填埋与焚烧之争、狮山大学城与焚烧厂之争、高明反污泥垃圾焚烧酿生散步、“地沟油”危机前后餐厨垃圾去处之谜……由“生活垃圾”而引发的争议和讨论,在现在和未来仍将继续。生活垃圾,正在由昔日单纯的环境话题升格成为一项城市治理的新的公共危机。

  垃圾倾城之六城调查

  开篇语

  行走珠三角、调查珠三角、联动珠三角。以样本为参照,记录改革发展中共性的珠三角、协同中尚未完全协调的珠三角。

  本次“垃圾倾城”专题作为“珠三角样本调查”系列的开篇,旨在对整个珠三角区域日益严峻的城市生活垃圾问题进行全景扫描、系统梳理和深度剖析,为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样本借鉴。

  同题之下,城市之间彼此可镜鉴参照。佛山、东莞、珠海、中山、惠州、江门……南都记者将依托广布珠三角的优势,为读者呈现来自第一线的真实样本。

  广州金沙洲社区反垃圾中转站纷争、垃圾处理填埋与焚烧之争、狮山大学城与焚烧厂之争、高明反污泥垃圾焚烧酿生散步、“地沟油”危机前后餐厨垃圾去处之谜……由“生活垃圾”而引发的争议和讨论,在现在和未来仍将继续。生活垃圾,正在由昔日单纯的环境话题升格成为一项城市治理的新的公共危机。

  今年4月下旬开始,南方都市报六地联动,在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同步展开珠三角城市生活垃圾大型调查,10多名南都记者实地采访调查、采访专家官员,历时3个多星期。南都记者调查发现,6个城市中,过去两年均有因生活垃圾引发的投诉或案例,佛莞等地曾出现数起颇具影响力的事件。与此同时,各地还出现了带有区域特色的垃圾处理链条危机,如珠海郊区垃圾问题和东莞餐厨垃圾问题等。

  目前,6城生活垃圾日均新增千吨以上,并以每年5%-10%的规模增长。现有处理能力虽与垃圾产生量大致相当,但存在盲点区域或处理能力难以满足增量等尴尬,面临“垃圾围城”的中短期风险。如江门现有两填埋场库容将满,惠州垃圾新片区垃圾中转站数量严重不足,珠海占全市2/3面积的西部地区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垃圾处理场,东莞垃圾所有填埋基本不达标、焚烧能力则不足。

  究其原因,除各自地域特色外,城市化进程与规划滞后的冲突、同城或区域协作意识的缺位或是关键。以佛山样本为例,垃圾填埋场、焚烧场一般集中在城市边缘或郊区人口稀疏地带,但城市化极速发展过程中,原本人口稀疏的边缘地带在广佛同城影响下人口爆发性增长,最终出现人与垃圾争地现象。

  填埋和焚烧这两种在业界仍存纷争的处理方式在珠三角城市同样投射下了现实版本。6地除江门外各城均采取填埋和焚烧混合的垃圾处理策略。填埋在佛山、珠海、江门占据绝对优势且是中长期主流方式,江门目前及未来规划全用卫生填埋;惠州、中山两地焚烧占上风且是未来趋势;东莞现以填埋居多但未来倾向于向焚烧过渡。尽管6地现均有试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但大多停留在设分类垃圾箱的初级阶段,而且效果一般。

  至此,“垃圾倾城”,已是整个珠三角不可回避的社会公共问题。

  广佛交界处 一个垃圾站的尴尬

  摘要:黄岐垃圾中转站,因为臭味污染,一直被生活在四季花城的广州市民投诉“要求搬走”。广州居民建议,可以就近利用,金沙洲已有的投资近3亿的垃圾收集系统,处理之前由黄岐垃圾中转站中转的生活垃圾。但佛山南海市政局表示,黄岐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符合环卫设施专项规划的选址和规划要求,升级后不会再产生臭味和污染。

  垃圾倾城之同城之争

  金沙洲(又名浔峰洲),广佛交界处的一片狭长岛屿,1/3归广州管辖,2/3归属佛山南海,被称为“广佛同城化的试验田”。两地分界线曲折而不明晰,或一路之隔,或一水两岸,一些大型楼盘近在咫尺却分属两市。在广佛社区论坛中,金沙洲的很多老住户,形象地自称“一岛两制”。

  相较地理上的“一岛两制”,广佛两市的规划不同步,更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时刻面临由这种历史原因带来的尴尬。2004年开盘的四季花城,小区位置坐落于南海黄岐,但正门却开在广州。跨过广佛高速公路50米外,始建于十年前的黄岐垃圾中转站,因为不时散发恶臭,成为居住在四季花城的广州市民生活的烦恼。

  这种烦恼,更多还源于广佛两地各自对金沙洲不同的规划。在2009年5月广州公示的《金沙洲居住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金沙洲被规划为广佛都市圈中心的居住新城。而根据2009年11月,佛山南海大沥、里水两镇公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金沙洲广佛交界处,除了西南地区外,几乎都被规划为工矿用地。

  黄岐垃圾中转站,因为臭味污染,一直被生活在四季花城的广州市民投诉“要求搬走”。广州居民建议,可以就近利用,金沙洲已有的投资近3亿的垃圾收集系统,处理之前由黄岐垃圾中转站中转的生活垃圾。但佛山南海市政局表示,黄岐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符合环卫设施专项规划的选址和规划要求,升级后不会再产生臭味和污染。

  佛山大沥镇

  垃圾站不搬还要升级

  被广州居民投诉不断的黄岐垃圾中转站建于2000年,早于很多建于金沙洲的广佛社区。随着广州金沙洲地区的不断开发,与之毗邻的黄岐海北三乡也建起不少楼盘。而黄岐垃圾中转站自身有限的垃圾中转能力,以及一直存在的垃圾分拣现象,都对周围居民造成了严重的生活污染。

  垃圾站计划扩容

  今年3月16日,大沥镇举行市政工作新闻发布会:备受广佛业主关注的黄岐垃圾中转站要扩容,占地20亩的面积不变。大沥镇有关负责人称,黄岐垃圾中转站是南海邀请北京城市设计院统计规划涉及的南海多个垃圾中转站之一,技术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升级后的垃圾中转站计划于今年6月启动。

  黄岐垃圾中转站不仅不搬走,而且还要扩容、升级,这让生活在附近的广州居民产生更多疑问。业主陈先生表示,去年,南海有关部门领导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将有计划搬走黄岐垃圾中转站,现在却变成了扩容,“而且,即使扩容,也没有进行听证会,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开。”

  从未说过要搬

  大沥镇有关负责人解释,从来没有说过垃圾中转站要搬迁,当时只是说,扩容需要调研。

  今年1月,垃圾中转站建的钢结构棚架,只有顶棚与面向四季花城小区的一面墙,而且依然会产生臭味。对此,大沥市政办近日承诺:将组织相关人员到达现场与承包商进行现场办公,要求承包商加强管理,做好站内的环境卫生,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杜绝因垃圾堆积产生异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对出现外来捡破烂人员在站内从事垃圾分拣的现象,将责令承包商加强场内管理,并制定相关的整改措施,杜绝一切外来人员进入站进行垃圾分拣,扰乱日常作业。为加强站内的监管力度,要求承包商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看守,所有进入站内的垃圾运输车辆及人员必须经市政办同意,办理车辆通行证后方能进站。

  全封闭保证不臭?

  “只是说得天花乱坠,如何保证扩容后,目前的臭味污染不会加剧?”在四季花城的小区论坛上,垃圾中转站扩容后会否产生污染,成为业主争论的焦点。对此,大沥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升级垃圾中转站,要投资3000万-4000万元,建成后会成为南海区的示范工程,“全封闭处理,绝对不会产生臭味。”扩容后的垃圾中转站,如何处理垃圾,目前南海区市政局依然还在论证,争取6月份动工,年内投入使用。

  扩容尚未听证

  垃圾处理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黄岐垃圾中转站要扩容,为何不进行公示、听证会?有业主3月24日在佛山市政府网投诉南海区市政局不作为。

  3月30日,南海区市政局解释,今年2月初,南海区市政局已专门召开了全区垃圾中转站项目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会。由于前期筹备工作仍在开展,全区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还未进入公示、环评、听证阶段。“今年6月动工,年底建成”只是2009年所定的计划,具体时间会根据实际工作进度而定。

  广州金沙洲

  垃圾系统“吃不饱”

  黄岐垃圾中转站要扩容,同处一岛的广州金沙洲,一个计划覆盖9平方公里土地,号称全球最大规模的真空垃圾收集系统依然在艰难地起步试运行,并面临“吃不饱”的困境。

  金沙洲真空垃圾收集系统,由4个子系统组成,总设计处理能力达到200吨/天。目前,3号系统进度最快,正在试运行;4号系统已经完工,正在进行系统调试;1号系统正在建设;2号系统还在征地阶段。金沙洲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集中的的新社区,全部属于真空垃圾处理系统3号子系统的服务范围。

  但在金沙洲新社区,所有的垃圾投放口,不管室外还是楼内,全部都是铁锁守门。社区路边,隔不远就会有一个白色的传统垃圾桶。金沙洲新社区物业管理公司有关工作人员称,目前新社区雇佣了三四十个环卫工,并在全区投放了200多个传统垃圾桶。新设备垃圾投放口的钥匙,在环卫工人手中,他们的职责是负责收集传统垃圾桶中的生活垃圾,然后集中投放到新设备中。

  覆盖整个广州金沙洲的真空垃圾收集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3.15亿元,其中政府投资1.85亿元,各楼盘房地产开发商预计投资1.3亿元。“3号系统设计日处理能力为50吨,但现状是只处理三四吨,现阶段没有发挥出集群效应,运营成本相对较高。”真空垃圾处理系统建设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金沙洲预计将有6000户入住,加之城中村人口,约为10000户,按照每户日产垃圾2.5公斤计算,一条线日收集垃圾25吨,“但现实运营中,收集到的垃圾量却少得可怜。”

  链接

  垃圾真空回收系统选址不合理?

  金沙洲频频出现地陷,是否会影响广州金沙洲垃圾真空回收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关专家表示,在国外,真空垃圾处理系统,主要分布在大型高档金融商务区,如果是住宅区必须是非常密集的地方。像金沙洲经济适用房这样困难家庭聚居区,使用该系统也是不合理的。而且,这个区域范围太大,系统投入和运营的成本也会相对提高。

  另外,佛山业内人士透露,因为广州真空垃圾回收系统投资巨大,除了政府投资,还需要开发商的投资。对此,许多开发商会出于成本考虑,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这对真空垃圾处理系统的推广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建议

  佛山垃圾纳入广州真空收集系统?

  投资亿元的广州金沙洲垃圾收集系统,面临“吃不饱”的困境。四季花城周围的黄岐垃圾中转站,改造、升级却面临更大环境污染的争议。

  “为何不把南海泛金沙洲的居民,也纳入近在咫尺的全球最先进的垃圾回收系统?”四季花城业主陈先生表示,目前黄岐垃圾中转站存在环境污染,是否可以保证改造后不再产生臭味污染,依然不能确定,而且在居民区建造垃圾中转站也存在环境污染的风险,“如果可以直接利用,广州目前存在的垃圾真空回收系统,或许会同时解决广佛金沙洲存在的问题。”

  不过,在金沙洲广佛社区的各大小区论坛上,借用广州金沙洲的垃圾处理系统也存在争议。中海金沙湾的业主“候鸟”表示,广州亿元垃圾真空处理系统,本身也存在缺陷,比如是否会对小孩的安全造成隐患、是否可以解决垃圾分类的难题,“另外,引入广州系统,同样需要巨额投资,如何投资,更需要各个部门协调。”

  佛山升级符合规划

  南海区市政局在答复业主投诉时称,鉴于黄岐垃圾中转站设施简陋、对周边环境影响严重、居民投诉大等问题,大沥镇计划投资在原址上进行高标准改造提升,这符合广州市环境卫生研究所编制的《佛山市南海区环卫设施专项规划》的选址和规划要求。黄岐垃圾中转站设计转运规模与现在相同,同时预留远期发展空间,而非兴建一个更大型的垃圾中转站。

  广州暂无打算共享

  对于佛山泛金沙洲居民共享广州垃圾真空回收系统的建议,广州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暂时没有打算与佛山共享垃圾回收系统。他表示,广州金沙洲垃圾回收系统,覆盖9.08平方公里,主要服务广州金沙洲预计1万户的居住人口,“因为广佛两地没有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因此暂时没有合作的打算。”

[次页标题=焚烧还是填埋 东莞清溪的两难选择 导航短标题=焚烧还是填埋 东莞清溪的两难选择]  
  罗马垃圾填埋场拟变身垃圾焚烧处理厂引发官方与民间角力

  摘要:今年年初东莞本地媒体刊登的一则“垃圾填埋场将建成垃圾焚烧厂”的新闻将居民的情绪引爆,石新社区的村民以及附近住宅小区的业主率先发出声音,上街“散步”维护家园。这个充满非议的垃圾场,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在当地政府与村民的接触答疑中,迅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垃圾倾城之烧埋之争

  填埋和焚烧,是城市生活垃圾两种主流处理方式,却在学界一直存在着“分水岭”式的争议。相较之下,填埋比较占地、处理周期过长;焚烧的高投资和二次污染则惹人非议。

  在整个珠三角城市群落,目前普遍采取混合的方式,并倾向于BO T模式吸纳民间资本。相对而言,填埋在现阶段珠三角垃圾处理方式中占据主流,但出于“两利相衡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考虑,在东莞、中山、惠州等地,官方规划或设施新建时,焚烧模式越来越更多被侧重,而民间出于对其可能产生污染的不信任,至今一直非议不断,东莞清溪即是其中一个典型的参照样本。

  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至今余波未了,而位于广州邻城的东莞,继今年1月初南城区的垃圾焚烧处理厂建在水濂山生态风景区遭遇该区人大代表团提出的“彻底整改并停止二期建设”后,处于清溪境内的清溪罗马垃圾填埋场附近即将新建一座垃圾焚烧处理厂的消息,同样触动着周边的樟木头镇石新以及清溪镇罗马两个社区居民的神经。

  今年年初东莞本地媒体刊登的一则“垃圾填埋场将建成垃圾焚烧厂”的新闻将居民的情绪引爆,石新社区的村民以及附近住宅小区的业主率先发出声音,上街“散步”维护家园。这个充满非议的垃圾场,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在当地政府与村民的接触答疑中,迅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困境:垃圾成倍增加无地可填

  清溪镇环保部门资料显示,i清溪罗马垃圾填埋场位于罗马村石壁径垇,与樟木头垃圾场相邻,总占地面积约60亩。设计填埋处理能力为109500吨/年,仅采取简易防渗措施。

  初到垃圾场附近的人,都会容易把清溪罗马垃圾填埋场和樟木头垃圾填埋场搞混。两者之间的出口处相隔仅数百米远,有一条马路连着。而站在马路上往山上望,两个垃圾场基本是连成一片。外人并不容易区分清楚两者的确切界限。10多年来,这两座“连体”般的垃圾填埋场日复一日地将两个镇的生活垃圾“接纳”进来,并越堆越高。

  清溪罗马垃圾场自1997年实行社会化运营后,一直超负荷运转。到了2006年,现场垃圾堆体高达20多米,填埋垃圾总量接近100万立方米。四年之后的今天,这个数据更是成倍上涨。而随之带来的,是当地的水质、地质等方面的污染日益加深。东莞市城市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林剑雄表示,专家多次考察发现,该处自投入使用以来,污水已长期渗透到地下,对下层水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目前樟木头、清溪镇的垃圾日产量分别是200吨和282吨,已经到达了无地可填的地步。无论是樟木头还是清溪,乃至整个东莞,土地有限,都难以实现垃圾的全部填埋。

  转折:填埋场欲升级为焚烧厂

  今年1月,清溪罗马垃圾填埋场的“未来”有了新转折。东莞本土媒体透露,为解决清溪镇及樟木头、塘厦等周边镇区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根据东莞市政府统一协调布置,规划在清溪镇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为15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其中选址初步定在原清溪罗马垃圾填埋场的原位置。计划中,常平、麻涌、长安、虎门等四镇也将分别新建一座先进的环保型垃圾焚烧厂。

  清溪罗马垃圾填埋场突然要“升级”为垃圾焚烧厂,这一消息对附近居民而言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率先对此发出抗议声音的是距离填埋场最近、位于樟木头石新社区内的荔景花园和毕架山花园等住宅小区业主。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以各种方式向政府提出了质疑。在向记者出示的联合签名抵制“建设清溪垃圾焚烧厂”的申诉信上,业主们列举出了多条理由:如政府并未征求周边居民对建设清溪垃圾焚烧厂的环评意见,焚烧厂距离最近的小区仅有500米,焚烧厂正处于南风口、建成后产生的有毒气体将伤害石新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业主们曾向环保部门投诉过樟木头垃圾场污染问题却得不到回应等。

  事情发生后,官方迅速做出反应。3月18日,樟木头镇邀请了市委督查室、市城市管理局、环保局等单位,在该镇召开建设项目答疑会,围绕垃圾处理厂选址、以及焚烧垃圾过程中所产生的二噁英对市民身体健康是否有影响等问题进行答疑,先使该镇领导干部和相关职能单位对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技术、运作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以便向居民做出解释。

  答疑会过后,该镇打算在3月29日安排召开“清溪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答疑会”,将邀请群众代表参加,对相关专业问题向群众做出解答。

  升级:隐忧重重村民散步

  但愤怒已经开始提前蔓延并扩散开来。3月28日上午,石新社区上百名村民与小区业主集体上街散步游行,在石新路与莞惠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处,将过往车辆拦下以示抗议。在听从政府工作人员劝说后,村民们逐渐散去并等待次日的答疑会。

  接下来的事情却波折不断。3月29日,20多名村民及业主代表早早来到镇政府,但原本举行的“建设项目答疑会”,因为专家和主管部门官员的因故缺席,变成了一个收集民意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各方代表提出了多条意见和质疑,其中最大的焦点在于,在居民区附近起建垃圾焚烧处理厂,却未征集民意、未进行环评就开始招标。荔景山庄业主委员会占主任表示,对于要建造垃圾焚烧处理厂一事,业主几乎不知情,直到从本地媒体刊登的一则消息上才知道,而且处理厂已经在招标。“招标不就等于即将动工了吗?附近居民是否就只能干等着它起建了?”

  对策:一场答疑会一次实地参观

  3月30日上午,清溪垃圾焚烧处理厂项目建设工作答疑会终如期举行。东莞市城市管理局、市环保局以及市固废处理中心的部分负责人详细解答了众多居民代表提出的疑惑和问题。在答疑会上,清溪垃圾处理厂的选址以及二噁英的排放等问题成为关注的重点。东莞市城市管理局表示,选址是经过环保部门专家现场勘察选定。而垃圾焚烧处理厂所运用先进技术进行的垃圾焚烧,完全可以将二噁英等污染物控制在安全范围。

  而从4月14日开始,樟木头镇组织全镇政府官员、村民、业主代表等近3000人分批到深圳盐田参观了该处的垃圾焚烧处理发电厂的运营情况,并承诺会让村民代表参与监督管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日常运营。参观之后,居民根据切身体验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就在石新社区村民为抗议垃圾焚烧厂上下奔走之时,清溪罗马垃圾填埋场所在地、相邻的罗马村民看起来却有点风平浪静。记者了解到,垃圾焚烧处理厂建成后将由清溪镇政府管理,但截至3月底,清溪镇政府暂时未收到罗马社区村民对起建垃圾焚烧处理厂的投诉。

  来自官方的消息显示风平浪静,但罗马社区对清溪罗马垃圾填埋场的关注从未放松过。4月11日凌晨,罗马村民在遭遇“偷运工业淤泥”事件后,同样表达出对该填埋场的爱恨交集,他们希望填埋场不再继续产生污染,甚至想搬离罗马,而对于填埋场或升级为焚烧厂同样持有反对意见,只是不像石新村民一样强烈,希望当地政府能给予一个合理的说法。

[次页标题=狮山大学城之困:与垃圾焚烧厂为邻 导航短标题=狮山大学城之困:与垃圾焚烧厂为邻]  
  狮山大学城称选址时政府承诺将迁走电厂,当地政府称投资巨大如今要搬不大可能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南海狮山林场大榄分场人烟稀少,没有定居村民。12年前,南海环保发电厂(即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此处,2002年建成运行。几乎与此同时,华南师大、东软、广轻工与广石化等四所学校获邀,于2003年前后陆续进驻位于狮山林场的南海软件科技园,与垃圾焚烧发电厂为邻。

  垃圾倾城之地盘之争

  上世纪九十年代,南海狮山林场大榄分场人烟稀少,没有定居村民。12年前,南海环保发电厂(即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此处,2002年建成运行。几乎与此同时,华南师大、东软、广轻工与广石化等四所学校获邀,于2003年前后陆续进驻位于狮山林场的南海软件科技园,与垃圾焚烧发电厂为邻。

  狮山大学城校方称,当时佛山市相关领导多次口头承诺,校区建起来后,要把垃圾焚烧发电厂迁走。7年过去了,垃圾焚烧发电厂不但没有迁走,反而陆续上马了一期改扩建和二期项目。而今,佛山及狮山规划部门均称没有听说过当时的承诺。狮山镇负责人说,该镇用地有限,发电厂投资动辄数亿,不大可能搬走。狮山大学城近三万名师生不得不为不断扩容的电厂的污染而担忧。

  狮山大学城之惑,只是冰山一角。随着城市的发展,曾经的郊区荒野渐成繁华市区,“人与垃圾争地”现象在珠三角各地日益凸显,而规划的前瞻性更显重要。

  发电厂扩建 学生误为建教学楼

  南海西部板块狮山镇,狮山林场瘦狗岭,机器轰鸣声,约二百亩工地上,数百工人正在工地脚手架上忙碌着。工人称,自去年5月份开始,该工地便日夜施工不停。

  这里便是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二厂建设工地。今年3月26日,记者站在施工现场,往左可以清楚看到拥有近万名学生的广轻学院南海校区耸立的宿舍楼,两者相距仅千米,中间便是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一厂。该校2009级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名学生说:“我看到过那个工地,还以为是学校新建的教学楼之类的。”

  学校早晚弥漫刺鼻异味

  狮山大学城老师与学生说,早晨和傍晚常常会闻到一股异味,有时较为刺鼻,但不知来自哪里。

  早在2006年,本报就以《大学城拒与发电厂为邻》为题报道,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反映,他们的教师宿舍和男生宿舍与电厂相隔不到百米,只要一刮东南风,恶臭就会飘到宿舍中,校园弥漫一股异味。

  2006年底,南海区环保发电厂一期改造正式完工。当时发电厂表示,随着改造完成,发电厂的臭味、黑烟、噪音、污水将全部消除,而且各项关键环保指标低于欧盟标准。

  扩建完成垃圾日焚烧量增6倍

  “一期(一厂)改扩建将于2012年完成投运,届时整体垃圾日处理量将是现在焚烧量的七倍以上。”4月27日,华南师大一个关注南海垃圾焚烧的学生调研组发布网络问卷时介绍。

  上述信息也得到权威消息源印证。南海区市政局网站介绍,去年5月8日起,总投资约6.5亿,计划日焚烧垃圾1500吨、年发电1.69亿度的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二厂项目动工,预计在今年底投产。

  去年12月24日,作为南海垃圾焚烧发电厂控股方、上市公司南海发展(13.17,0.44,3.46%)发布公告称,由于目前政府规划以及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公司董事会同意将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一厂项目异地重建,南海发展为此将投入7 .79亿元。发电一厂重建后,垃圾处理能力将扩大到1500吨/天。

  去年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网站对“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一厂改扩建”环评公告也显示,一厂改扩建工程于2010年动工,2011年底建成,选址位于现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一厂的东南面、二厂的南面。

  去年4月,《证券导刊》曾刊文分析,按照前两年(2007年与2008年)70%的保底产能和50%的毛利率来计算,2011年和2012年(南海发展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分别实现毛利4300万元和5500万元。据光大证券(19.17,0.43,2.29%)测算,到2011年,垃圾发电业务大约占南海发展公司收入的15%,垃圾发电业务将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争议

  大学城为何与垃圾焚烧厂为邻

  大学城:选址时政府承诺将迁走电厂

  2006年,南海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传出扩建消息。园区内的四所学校向南海区规划部门呈递意见,表示强烈反对。

  狮山大学城校方当时曾告诉记者,他们2003年在狮山镇选址建校区时,看中的正是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而且当时佛山市相关领导也多次作出口头承诺,校区建起来后,要把垃圾焚烧厂迁走。但时过三年(2006年),电厂不但没迁还要上二期,这让师生们难以接受。

  记者近日采访多位佛山市及南海区狮山镇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他们或表示不清楚此事,或称没听说过有此承诺。

  南海区市政局网站介绍,两年前南海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环评工作受到拖延,为了尽快推进工程上马,南海区曾积极与周边单位协调,才得以确保二厂项目顺利动工。

  规划部门:“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先,大学城在后”

  狮山大学城选址为何临近南海垃圾焚烧发电厂?

  “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在先,后才有软件园和大学城。”南海区狮山镇规划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因生活垃圾缺少填埋场地,当时的南海市筹建南海环保发电厂,选址地偏人少的南海区狮山林场大榄分场,占地面积103亩。1998年10月,完成环评报告和立项审批。2002年,总投资额为1 .6亿的南海环保发电厂投入试运行。2006年8月,南海绿电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南海绿电公司”)通过受托运营南海环保发电厂,即现在的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一厂的资产。而目前正在施工的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二厂,毗邻一厂右侧500米。

  上世纪九十年代狮山林场人烟稀少,里面只有几个养鸡场、养猪场。近日记者走访狮山大学城东侧的聚龙村,村民说,发电厂所在区域以前是一片荒地,遍布杂草,其间种了一些桉树。

  而1998年成立的南海软件科技园,同样看中了这里的用地优势和优美环境,力图打造佛山硅谷。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袁奇峰教授介绍,1998年前后,当时的南海市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大学城作为人才支撑地被引进设在狮山的南海软件科技园。2003年之后,华南师范大学、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等四所高校入驻南海软件科技园设立分校,目前师生近3万人。而当时,上述四校沿南海环保发电厂进厂之路选址,也造成了今日大学城与垃圾焚烧发电厂近在咫尺的尴尬。

  垃圾焚烧发电厂有无搬迁可能

  镇政府:土地有限投资巨大不大可能搬

  南海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厂、二厂有无搬迁可能?对此,南海狮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海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在先,目前狮山镇土地有限,狮山大学城不大可能扩大规模,而垃圾焚烧发电厂因建设周期长,投资动辄数亿,不大可能搬。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能做的只能是加强(垃圾焚烧发电厂)管理,力求控制污染,最大限度消除对周边的影响。

  对于环保方面的质疑,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二厂项目动工时,南海绿电公司二厂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原晓华曾表示,建成之后,二厂将实行全封闭式生产模式,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二噁英等污染排放物均可达到欧盟标准。

  去年二厂项目动工时,南海区副区长刘涛根也曾向媒体表示,目前南海城镇每天大约产生生活垃圾2200多吨,(二厂)项目投产后,南海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南海区政府多名工作人员也曾向记者表示,南海区内多个填满场已满,因此垃圾焚烧发电也是无奈的选择。

  大学城:6成学生望停建垃圾焚烧发电厂

  今年3月份,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法政系学生组成课题调研组,对毗邻狮山大学城的南海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状况、影响、周边人群反应等进行调研。

  4月27日,调研组发布网络问卷,截至昨日,已有123名大学城学生填写了网络问卷,其中华师南海校区学生占50%以上。

  统计结果显示,61.79%的学生认为南海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在进行的一期改扩建(2012年竣工)与二期工程(2010年底竣工)“应该予以停建,不符合公众利益”,另有31.71%的学生对此选择“应该予以缓建,政府企业民众之间商讨出更适宜可行的方法”;针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带来的影响,有91.06%的学生选择“担心该垃圾厂对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如垃圾焚烧是否会产生二噁英等致癌物质”。

  一袋生活垃圾的旅行

  从垃圾桶被运送到垃圾中转站,压缩后部分送往垃圾焚烧厂,部分运到垃圾场填埋

  摘要:早上扔在门外的居家垃圾,中午在公司吃完外卖丢掉的饭盒,夜晚购物回家扔下的商品包装袋……每一天,我们在赖以生存的城市里制造着各式各样的垃圾,垃圾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垃圾倾城之处理流程

  早上扔在门外的居家垃圾,中午在公司吃完外卖丢掉的饭盒,夜晚购物回家扔下的商品包装袋……每一天,我们在赖以生存的城市里制造着各式各样的垃圾,垃圾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然而,你知道处理一袋生活垃圾要经过哪些程序吗?也许你会和绝大多数市民一样摇摇头。让南方都市报记者带着你,去看看一袋生活垃圾的旅程。

  坐上翻斗车往垃圾中转站

  昨日早上8时,家住南城豪岗新村2栋A座的王小姐,上班途中带了四袋生活垃圾下楼,扔进小区楼下的垃圾桶里。垃圾袋里包括:两只没有吃完的外卖饭盒、一条旧毛巾、2个包装纸盒、4只饮料瓶、6个薄塑料袋、一摞废旧报纸、若干生活用纸以及一些果皮、蔬菜、蛋壳。

  上午9时,这一袋包含各种成分的生活垃圾,被市政环卫工人倒进翻斗车的车斗里。途中,环卫工人把王小姐垃圾袋旁的那摞报纸,单独放进了随车携带蛇皮袋里。据了解,小区共10个垃圾桶,全部倒进翻斗车后,环卫工人将其拖到塘贝市场附近的垃圾中转站里。

  这个垃圾中转站不大,房间式的建筑物里放了一个大货车厢,里面堆满了附近运来的垃圾。这时,来了几个职业拾荒人,他们用钩子挑破李小姐的垃圾袋,从中捡出纸盒和塑料水瓶等,集中卖往废品收购站。

  登上垃圾车途中先被压缩

  10时左右,一辆大型垃圾车驶来,用空货车厢换上装满垃圾的货车厢,中转站里的垃圾即被装进了垃圾车里。垃圾在车上还会有变化吗?答案是有。如果是自带压缩动力垃圾车,垃圾即刻就会被压缩;如果是普通垃圾车,垃圾就被送往各地区的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一经压缩,垃圾中的水分气体被挤出来,一袋垃圾被压缩成不到原来一半的体积。

  这辆车是自带压缩装置的,它的方向是水濂山垃圾焚烧发电厂,东莞城区大多数生活垃圾均是流向此处。

  分开旅行70%被填埋,30%被焚烧

  根据市统计局数据,东莞市每天产生一万吨的原生垃圾。现阶段,东莞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有两种,以填埋为主,焚烧为辅。每天约70%的垃圾被运到垃圾场填埋,约30%的垃圾被焚烧。

  东莞市目前共有3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分别位于南城、厚街和横沥。南城水濂山垃圾焚烧处理厂主要承担城区的垃圾焚烧业务,一天可以焚烧处理1000吨。厚街固体废物余热发电厂,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横沥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

  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能力为2800吨,因此东莞的112个垃圾填埋场每天需填埋720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呈现严重的负载状态。

  生活垃圾

  处理设施

  东莞市(包括各镇街)拥有:414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12个填埋场,3个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卫工人3.13万人。垃圾运输车辆551台。平均每吨垃圾处理成本为158元/吨,其中垃圾焚烧处理成本为180元/吨。

  生活垃圾

  收费改革

  今年4月20日,东莞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改革,居民用户的垃圾处理费随水费征收,居民用户(含暂住人员)的收费标准为每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征收垃圾处理费0.55元,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区每立方米0.17元。

  新建

  垃圾焚烧厂

  今年,东莞市筹划分别在虎门、清溪、麻涌、常平新建四座垃圾焚烧处理厂,现正在进行选址、招投标等事宜。同时,南城、厚街、横沥的三座垃圾焚烧处理厂进入二期扩建的状态,预计今年底可达到处理日常垃圾的37%。

  ●征集令

  垃圾围城。城市垃圾处理关乎你我他。作为东莞市民,您对我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有任何投诉、建议,可以致电本报0769-22883366,参与到这场珠三角六城联动的大讨论中来。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