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 >>内容详细

垃圾焚烧新突破: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

2010-05-20 10:29:12  

编者按:如果没有垃圾焚烧厂,空气中将会有更多的有毒物。在中国人多地少、能源紧缺、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垃圾焚烧发电,也许是最符合国情的技术选择。

但在现实中,一项调查显示,60%以上的网民认为中国还不具备垃圾焚烧必需的垃圾分类回收基础。

半年多前,“垃圾焚烧”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各地许多垃圾焚烧项目的谈判和建设陷入僵局

虽然在选址等方面仍然存在争议,但通过焚烧处理垃圾正在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为大城市垃圾处理的可行路径之一

今后,在沿海发达城市,从千家万户扔出来的生活垃圾,会越来越多地走进炉膛,而不是填埋场。

虽然在选址等方面仍然存在争议,但通过焚烧处理垃圾正在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为大城市垃圾处理的可行路径之一。

“官方主张”

4月22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改委及环保部联合发布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明确指出:“焚烧处理设施占地较省,稳定化迅速,减量效果明显,生活垃圾臭味控制相对容易,焚烧余热可以利用。”“对于土地资源紧张、生活垃圾热值满足要求的地区,可采用焚烧处理技术。”

这一文件出台之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4月12日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在我国垃圾焚烧将成为未来垃圾处理的一个新方向。”

“任何地方政府只要严格按照这样的明文规定去做,垃圾处理厂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低的,完全符合国家乃至国际的标准。”仇保兴特别提及,“现在有一些人在炒作,认为这些处理厂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一种误导。”

4月25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陈泽峰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中国人多地少、能源紧缺、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垃圾焚烧发电,是符合国情最明智的选择,也是必然要走的一条道路。”

而据4月1日《广州日报》报道,在经过了半年多的番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争论之后,广州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全体委员已达成共识,“力挺”垃圾焚烧,主张广州市应采取“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处理模式,并建议市政府马上启动垃圾焚烧选址,筹建垃圾焚烧厂。

今年,北京、武汉、济南、江苏、浙江等省市的垃圾焚烧项目纷纷启动或投入运营。

5月10日,北京市政市容委宣布,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北京南宫焚烧厂完成设计招标,开始启动相应的建设程序。按规划,该焚烧厂将于2015年前建成使用。

而按照北京市垃圾焚烧厂建设规划,2012年前,将建设阿苏卫焚烧厂、京南垃圾焚烧厂、董村垃圾焚烧厂3个垃圾焚烧处理项目。2015年前,再建六里屯焚烧厂、北天堂焚烧厂、南宫焚烧厂、梁家务焚烧厂。加上现有的顺义区焚烧厂、高安屯焚烧厂,将有9座大型垃圾焚烧厂。

5月11日,总投资约2.5亿元人民币、日处理800吨生活垃圾的江苏省连云港市首座垃圾焚烧热电厂——连云港晨兴环保电厂正式并网发电。该厂年发电量近1亿千瓦时,同时还可向大浦工业区和连云港高新区集中供热。

4月底,武汉市城建部门对外宣布,总投资3.94亿元、日处理1000吨生活垃圾的东西湖新沟垃圾发电厂对外招标即将开建,这是武汉市建设的第五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而在半年多前,“垃圾焚烧”还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各地许多垃圾焚烧项目的谈判和建设陷入僵局。

记者注意到,在北京,另一个有趣的现象也出现了。阿苏卫焚烧厂周边居民代表、北京奥北别墅区业主“驴屎蛋”(网名)曾联合广州番禺的“反烧”力量,起草公民建议书,坚决反对建设阿苏卫焚烧厂。

今年2月下旬,“驴屎蛋”受北京市政市容委邀请,作为唯一的市民代表赴日本、澳门考察垃圾处理。回国后,“驴屎蛋”变了,他告诉记者,无论是填埋、焚烧、高温汽化、厌氧发酵、RDF技术等处理方式,都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垃圾分类和前、中端处理才是最重要的。”

“垃圾要分类。垃圾不分类,坚决不焚烧。”这是“驴屎蛋”回国后打出的一句新口号。他告诉记者:“我反对的不是焚烧技术,而是没有进行分类的混烧。”

腾讯网绿色频道正在进行的有关垃圾焚烧的调查显示,在回答“目前中国实施垃圾焚烧发电最大的障碍是什么?”的问题时,20.53%的网民选择了“民众对垃圾焚烧发电不够了解”,61.05%的网民选择了“焚烧必须建立在垃圾分类、回收基础上,中国还不具备”。

“现实样本”

垃圾焚烧有没有那么可怕?记者近日走访了上海、北京的垃圾焚烧厂。

在上海嘉定区江桥镇建新村,有一家上海环城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由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投资组建)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这也是目前国内正在运营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生活垃圾焚烧厂。

5月6日10时许,记者还没进厂门,就看到厂门西侧竖立的巨大显示屏。上面有“氯化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排放物的国标限值和实时测定值,记者抄录了如下

 

在中国人多地少、能源紧缺、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垃圾焚烧发电,也许是最符合国情的技术选择。

数据:

2号生产线:氯化氢排放测定值39.14毫克/立方米,国际限值为75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测定值231.37毫克/立方米,国际限值为400毫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排放测定值10.54毫克/立方米,国际限值为15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测定值87.71毫克/立方米,国际限值为260毫克/立方米;烟尘排放测定值1.38毫克/立方米,国际限值为80毫克/立方米。

在这里,整个厂区像一个巨大的花园,也闻不到垃圾的异味。在近30米高的垃圾处理车间里,有一个用玻璃密封的储存室,每天从上海各地运来的1000多吨生活垃圾首先在这里堆放。这个储存室能存放大约一周的垃圾。生活垃圾须先堆放5天左右,脱水、发酵后再焚烧。

记者最关心的是焚烧过程中,会不会排放过量的二恶英。该厂的外资方威立雅环境服务中国总经理周小华告诉记者,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国际主流的温度控制和“石灰浆喷雾+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有效措施来控制二恶英排放。炉膛的温度控制在850℃以上,停留时间超过2秒以上分解二恶英。此外,工厂还通过石灰浆喷雾等三道工序来拦截、吸附二恶英,确保达标排放。

“按设计标准,江桥厂的二恶英排放控制在0.1纳克/立方米的欧盟标准完全没有问题。”曾参与澳门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的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厂长Francois Redloff对记者说。

2007年,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家发改委评为“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排行榜”垃圾焚烧厂第一名。

第二个样本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投资8亿元的北京市第一家垃圾焚烧发电厂——高安屯焚烧发电厂。

走进厂区,眼前是整洁的道路,成荫的绿树和现代化的厂房。由于采用全密闭的处理工艺,从垃圾入场堆放到入炉焚烧,都通过电脑操作,工作间内基本上闻不到什么异味。

据项目经营方金州集团董事长蒋超介绍,焚烧系统采用日本最先进技术,每天可焚烧1600吨垃圾,有害气体排放浓度可达欧盟标准。此外,这家厂通过焚烧余热年发电2.2亿度千瓦时,仅发电收益便可突破亿元。

第三个样本在重庆。这是全国首家采用BOT模式建设的重庆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该厂日接收重庆市生活垃圾1200多吨,5年共计处理垃圾256万吨,约占重庆主城垃圾产生总量的50%。

该厂2005年3月28日投入运营,到今年4月,发电共计5.86亿千瓦时,上网4.56亿千瓦时,每吨垃圾发电量为228.9千瓦时,扣除按照特许经营协议重庆财政按照垃圾处理标准支付1.78亿元外,垃圾发电上网直接产生经济效益1.73亿元(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按循环经济可再生资源政策补助资金)。

据重庆市政府公布的资料,该厂烟气净化指标均达到规定参数,其中二恶英排放指标优于欧盟排放标准。

本月12日,重庆市政府对外推介重庆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时,还特别提及,由于“成本优势和项目运营的良好示范,为抢占国内市场,夯实了推广基础”。

当然,不排除目前正在运营的垃圾焚烧厂排放不达标的情况。

据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吉平研究员介绍,经调查的全国19个市政生活垃圾焚烧企业,有16个企业的二恶英排放达到中国《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二恶英国家标准为1.0ngTEQ/m3),有3家企业二恶英排放超标。而16家企业中,只有6家企业二恶英排放达到欧盟排放标准(0.1ngTEQ/m3)。

不过,与钢铁、冶金等行业相比,垃圾焚烧所产生的二恶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陈吉平也承认“垃圾焚烧并不是二恶英排放的首恶”。

不分类照样可焚烧

生活垃圾处理应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

三部委近日颁发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指出,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应结合当地的人口聚集程度、土地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生活垃圾成分和性质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并应满足选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可行、设备可靠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记者注意到,《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在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要求中,用了两个“尽可能”:应尽可能从源头避免和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对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尽可能分类回收,实现源头减量。

这是充分考虑到目前中国生活垃圾处理的实情提出的。

中华环保联合会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杨志伟此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目前国内在垃圾处理上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了,但装进垃圾车以及到了中转站仍被混放,所以垃圾分类形同虚设。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都开展了垃圾分类尝试,但实际效果均不理想。

那么,实现不了“垃圾分类”,垃圾焚烧就只能搁置吗?记者在上海、北京等地采访注意到,包括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在内的国内大部分生活垃圾焚烧厂,进去的垃圾根本不用分类。

事实上,生活垃圾从居民家中出来后,已经开始了“自发”的分类过程。在垃圾被环卫部门装进垃圾车之前,遍布各个角落的“拾荒者”扮演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角色,他们已经将有用的东西捡走了。在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的小区、街道旁,就有这样的“拾荒者”日夜劳作。

“全国散布城乡的农民回收大军总人数超过2000万人。”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杜欢政说。

这说明,在现有的政府主导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城市生活垃圾已经依靠民间“拾荒者”的力量,基本完成了垃圾分类,垃圾焚烧的路完全走得通。

“在一些城市垃圾填埋场几近饱和的情况下,垃圾焚烧是一条必须走的可行的路子。”中华环保联合会能源环境委员会执行会长王友昌认为,忽视中国目前垃圾处理的现状,一概否定垃圾焚烧并不足取。

中国的垃圾产量居世界第一。资料显示,历年来堆积的垃圾已经超过60亿吨,侵占300多万亩的土地并对周边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灾难,全国600多座城市有三分之二被垃圾包围。

目前,中国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有卫生填埋、生物堆肥和焚烧发电三种方式。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指出,焚烧处理技术较复杂,对运行操作人员素质和运行监管水平要求较高,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处理焚烧烟气,并妥善处置焚烧炉渣和飞灰。

“对于焚烧项目,如果政府垃圾处理补贴费不到位或监管不严格,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为降低成本,可能会不按要求操作,造成烟气排放不达标的情况。”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院长徐文龙说。

他透露,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正在加紧制定相关标准,有望通过建立第三方监管等多种模式,实施垃圾处理设施全过程监管。

王友昌也对记者表示,环保部门正试图推进垃圾处理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有效降低垃圾焚烧所产生的危害,实现城市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自动化和零排放。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