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东西都能回收吗?”瑞典城市马尔默案例向游客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只要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垃圾也能成为暖气、汽车驱动力、田间肥料。”案例馆长姚双说,马尔默96%的城市垃圾得到循环利用,最终需要填埋的只占4%。“这一切的基础是垃圾回收,而对孩子的教育是重中之重。”
“垃圾堆”上建立生活社区
上世纪90年代前,马尔默没有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与世界上许多城市一样,一个垃圾桶装所有垃圾,绝大多数垃圾都被运到海边填埋。
“现在马尔默案例的原型所在的区域,就是垃圾填海堆出来的。”姚双表示,在“垃圾堆”上建造生活社区并非易事,政府花了很大代价对土壤进行净化,最终才把这一区域改造成适合人居,但政府也由此意识到,一味地填埋不是办法。
没有填埋,垃圾丢到哪里去?总不见得丢在自家院子里。马尔默人意识到垃圾分类刻不容缓,但如何让居民学会分类,是当时马尔默政府一个头疼的问题。
小狗街头表演垃圾分类刚开始宣传垃圾分类,也是通过报纸电视,政府不惜成本在大街小巷以各种方式推广垃圾分类,甚至还训练了一条小狗,让它在街头表演垃圾分类,言下之意是:“看,连小狗都能学会。”
如果你对垃圾分类有任何问题,不知道垃圾该丢到哪个垃圾桶,可以打电话到垃圾处理信息中心寻求答案。
在所有措施中,最重要的是在孩子们心中植入垃圾分类的意识。马尔默案例一位瑞典籍工作人员表示,他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将垃圾分类,然后还回去教他的父母。现在这些孩子们已经长大,有些已为人父母,垃圾分类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并言传身教继续影响他们的孩子。
吃剩食物为汽车充电
垃圾分类在马尔默实施近20年,好处数不胜数。姚双说,如今96%的垃圾都能得到再利用,那些实在不能利用的垃圾,就通过焚化处理,产生的热量可成为暖气为全城供暖。
在马尔默名为Bo01的新型社区,居民家中都有一个粉碎机,吃剩的食物被粉碎后送入管道,进入专门的空间发酵,由此产生沼气用来发电,给社区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为汽车供电。
“达成这一切的基础还是垃圾分类的推广。”姚双表示,马尔默在垃圾分类上的成功,政府没有采取强制的措施,而是通过不断的宣传,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来达到这一目标,让垃圾分类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根深蒂固。对中国很多城市而言,也许并不缺乏垃圾分类的硬件条件,关键还是如何引导人们去做这件事。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