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 >>内容详细

垃圾处理:先了解才可能解决

2010-10-20 11:12:42  

    目前北京每天新产生的垃圾可能达到2万吨。走一条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垃圾处理的最终选择

【绿色之旅】垃圾处理:先了解才可能解决

 

    让更多老百姓了解垃圾处理的相关情况,应该是赶快要迈出的一步。垃圾处理设施对外开放日无疑是个很好的渠道。

    10月14日,是北京七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第一个市民开放日。在其中的小武基大型固废分选转运站(以下简称小武基),这天迎来了10多个参观者。

    为打消人们对垃圾处理场所的固有印象,从10月开始,北京环卫集团下属的七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将每周四对市民开放,邀请市民亲眼见证垃圾处理的安全环保。

    小武基站长王宏哲告诉笔者,曾有一个市民在参观后总结了三个没想到:没想到北京的垃圾产量如此之大;没想到处理过程如此复杂;没想到垃圾处理站的环境这么整洁。

    “还是要在宣传上下工夫,让大家都了解关于垃圾的基本知识,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他说。

    垃圾和垃圾处理的变化

    “我们刚开始建站时,这里周围还是一片玉米地。变化太快了,北京市的垃圾变化也很大。”王宏哲笑着说。

    他介绍,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处理到目前为止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露天堆放。因为当时的垃圾成分比较单一,主要是扫地的尘土、落叶、取暖做饭的煤灰等,很少见到包装物,厨余垃圾的比重也远没有现在多。小武基隶属于北京环卫集团一清分公司,后者成立于1949年,最早叫“北京市第一清洁车辆场”。“过去我们的主要业务是将城区的垃圾用清运车辆运送到城外,后来随着卫生填埋场和分选转运站等综合处理设施的建成投产,业务重点逐渐转移到生活垃圾的卫生填埋和综合处理方面。”王宏哲说。

    第二个阶段是卫生填埋。这一时期垃圾的产量开始明显增加,垃圾的成分也开始出现变化,四处堆放已经不适合北京这样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实行集中卫生填埋,填埋场投入运行前已经对场底进行了防渗处理,填埋过程中同时进行渗滤液和填埋气的收集与处理。同时为了节省空间,对垃圾实行分层碾压。随着填埋堆体的增高,边坡和场区绿化同时进行,封场后的填埋场将成为生态体育运动公园对公众开放,成为当地的一道绿色景观。

    生活水准的提高和居住人口的膨胀,正在成为影响北京垃圾产生量的两大重要因素。同时垃圾成分发生巨大变化,塑料增加、餐厨垃圾增加。“垃圾中塑料超过了12%,而塑料的不降解性、不渗透性,直接导致填埋场渗滤液和甲烷不能很好地排出去,给填埋场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而且塑料长时间不降解,影响到填埋场的循环利用。”

    “耕地面积不能动,建筑用地又在不断增加,留给垃圾填埋场的土地非常有限,这就必须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1996年,德国政府与北京市开展合作,北京市开始兴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小武基、马家楼分选转运站、南宫堆肥厂、安定、北神树卫生填埋场等5座垃圾处理设施。这些设施自1997年陆续投入运行,标志着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综合处理阶段。

    在小武基,全自动运行的粗粉选线可以分选出六大类产品:塑料、铁、木料、焚烧料、有机料、残渣。塑料、铁、木料等都可以回收利用,有机垃圾送往堆肥厂进行堆肥,其产品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和园林绿化用土,焚烧料热值超出原生垃圾的1倍以上,送往焚烧厂进行焚烧,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分选、堆肥和焚烧过程中的残渣不超过处理总量的30%,它们被运往填埋场进行最终填埋。

    “这样可最大限度减少最终需要填埋的垃圾总量,也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王站长办公室里的集装箱托盘,就是回收塑料的制成品。

    “穷尽式分选”的尴尬

    在小武基,随处可见整齐的绿化带,如果不是看到那些来往的垃圾运送车,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一个成天与垃圾打交道的地方。看到笔者拍照,一位司机笑着说,“这是北京最好的垃圾处理站了”。

    小武基位于北京市东南四环边,周围的房价也已经涨到了每平方米3万多元,似乎并没有因为分选站的存在而收到影响。

    “让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是小武基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多年来他们一直在探索更加高效的分选方式。

    为了配和政府提倡的居民垃圾分类,以奥运为契机,该站于2008年建成投产的小区分类垃圾精分选车间是国内第一个采用近红外光电分选技术的垃圾精分选设施,用于处理小区分类垃圾。奥运期间负责奥运中心区分类垃圾的分选处理。

    这座占地1500平方米的车间同样是自动化运行,通过破带、机械筛分、人工辅助分拣、风力分选、光电分选,分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基本被“一网打尽”,特别是在光电分选单元,生活垃圾中有较高回收利用价值的塑料袋、纸袋等物料被按照材质特性精确分选出来,这样它们的循环次数和再利用价值就大大提高了。

    笔者参观时发现,精分选流水线目前并没有满负荷运行,经过了解,随着前端居民分类工作的不断深入,进入精分选线的分类垃圾正在逐步增加。

    “我们也希望通过宣传和引导,更过的居民能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来,这样我们的精分选系统就能尽快满负荷运行,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目前,让市民对自己家里的垃圾进行仔细分类,而且将不同材质的塑料物品分类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内似乎并不现实。而且现在小区的垃圾分类箱也很单一,无法真正实现垃圾在小区的分选。

    2000年,建设部确定了全国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北京榜上有名。北京市政府奥运期间曾承诺垃圾分类率达到50%,但这仅指50%的小区设有垃圾分类收集箱。而居民在进行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时,不可避免存在判断误区,环卫工人看到了,只能齐齐倒进回收车里。而当居民们看到环卫工人把分类箱内的垃圾统统倒进一辆垃圾车运走时,更对垃圾分类失去了兴趣。

    从根源上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是最好出路

    2008年北京每天的垃圾生产量是1.84万吨,若用装载量2.5吨、长7米的清运车来装载,这些卡车若排成一排全长为47.8公里,能够排满整个三环路。资料显示,北京垃圾正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由此计算,2010年北京每天的垃圾生产量可能达到2万吨。

    垃圾处理设备投资滞后,垃圾增量太快,以至于一些环保人士发出“垃圾围城”的警示。而建立垃圾焚烧厂也许是最快解决问题的方法,北京市垃圾处理工作目标就明确要“加快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工厂”。

    垃圾焚烧确实有一些优势:减容效果好,可使垃圾体积减少80%到90%;占地少;处理效率高,后续遗留问题少。

    但是,说到垃圾焚烧场,“二噁英”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有专家表示,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普通大众大多是听说二噁英会危及健康才极力反对垃圾焚烧的,其实只有那些含氯根的生活垃圾在燃烧过程中才有可能产生二噁英。因此 ,可以在焚烧前通过分类收集这些物质,对这些物质进行其他处理。此外, 在焚烧过程中使炉膛温度保持在850 摄氏度以上并且停留2秒以上,再配合相应的烟气处理工艺,也可以控制二噁英的产生。

    “要想实现更进一步的资源化,充分利用垃圾这座城市矿藏,我们还应当不断探索更科学、更有效的处理方式。目前,机械生物处理(MBT)、垃圾衍生燃料(RDF)、等离子等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提上了日程。我们也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环境保护和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列中来。”王宏哲说。

    而让更多老百姓了解这些,应该是赶快要迈出的一步。垃圾处理设施对外开放日无疑是个很好的渠道。第二个开放日很快又将到来,10月19日,王宏哲告诉笔者,这周四已经有好几个团来预约参观了。

    链接根据北京市2009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全市将加快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厂、综合处理厂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分年度实现“增能力、调结构、促减量”的工作目标。

    1.增加处理能力。2012年日处理生活垃圾达到1.7万吨,基本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处理;2015年形成日处理近3万吨的能力。

    2.调整处理结构。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按照垃圾成分、产生量和设施建设规划,2012年垃圾焚烧、生化处理和填埋比例为2:3:5,实现城区原生垃圾零填埋;2015年比例为4:3:3,基本满足不同成分垃圾处理的需要,实现全市原生垃圾零填埋。

    3.促进垃圾减量。建立与生活垃圾焚烧和综合处理工艺相衔接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手段控制垃圾产生量增长。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率每年降低1至2个百分点,2012年下降到5%、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50%左右;2015年力争实现生活垃圾产生量零增长,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65%左右。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