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垃圾围京城的局势引起各方关注,北京年增8%的生活垃圾总量,让处理能力本已捉襟见肘的垃圾处理设施不堪重负。而今,北京不仅垃圾处理能力增速明显,更为重要的是,生活垃圾平均日产量2010年下降5%。这样的变化是如何实现的?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玲。
多重因素促垃圾减量
公众成为垃圾减量最大功臣
记者:从年增8%到年降5%,短短两年间的变化从何而来?
陈玲:总的来说,这样的成效主要源于几个方面:首先市委、市政府把垃圾减量和分类作为长期战略性目标和措施, 坚定不移推进;二是在投入上向前端倾斜,特别是在分类系统建设上,具备了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条件。三是将目标考核由“无害化”转变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化目标考核,通过市级平台核算、垃圾分类计价、垃圾清运异地补偿费等经济手段,鼓励分类和减量。
与此同时,我们对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开展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减量、分类,倡导按量点餐、减少过度包装、资源回收利用等,初见成效。
记者:有人说,北京小区垃圾分类达标的前提,是有雄厚的财政实力,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陈玲:北京垃圾分类的顺利推进,是整合和发挥各种社会资源效能的结果,最核心的因素是公众参与。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号召全市人民要从垃圾分类入手,从我做起,人人参与,“打一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人民战争”,事实也的确如此。可以说是每个社区居民自觉的“举手之劳”,成就了垃圾分类达标。而从长远看,垃圾分类能否持续的决定因素,也是市民分类意识的建立,并使之成为生活习惯。
“十二五”末垃圾填埋量将低于30%
将实时监控垃圾产生处理各个环节
记者: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的分类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如何实现更精细化的垃圾管理?
陈玲:我们的垃圾管理水平的确还有待提高,我们正在努力。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将采用先进技术,强化垃圾处理全过程管理理念,对垃圾种类、来源、收集、运输、处理各环节信息进行有效管理衔接。
未来,将积极探索和推行物联网技术在垃圾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并完善垃圾收集、运输及处理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垃圾分类收集桶、分类运输车辆、分类处理设施等建立RFID识别系统,依托城市运行监测平台,对垃圾来源、产生量、分类效果等全程实时监控,对收集过程、清运过程、密闭运输、垃圾流向等情况实时监控;对垃圾处理设施规范作业、安全运行、达标排放、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情况实时监控。
记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垃圾填埋量还比较高,有没有办法降低填埋量?
陈玲:“十一五”期间,北京共建成17座垃圾处理设施,设施建设中,不断提升资源化水平,突出了提高焚烧和生化处理比例,这就是优化垃圾处理结构。
目前,北京市共有垃圾处理设施27座,焚烧、生化、填埋比例由“十五”期间的2∶8∶90优化为10∶10∶80,结构合理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雏形已经初步形成。
未来,北京将重点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2012年实现焚烧处理比例20%以上,生化处理比例30%,卫生填埋处理比例降至50%以下,2015年卫生填埋处理比例下降到30%以下,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北京刚刚进入垃圾全过程管理阶段
人均垃圾产生量实现负增长将是长远目标
记者:按照城市规模与发展速度,从目前的测算看,北京需要多大的垃圾处理能力?
陈玲:根据2010—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预测结果和2005年至2009年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平均值,预测2012年全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约2.3万吨,2015年约2.4万吨。这一数据作为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预测上限,分类收集、运输设备和处理设施,均照此配置。我们的目标是,将2012年的生活垃圾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2015年实现零增长。
记者:实现这些目标,难点在哪里?
陈玲:世界城市在垃圾管理的发展中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末端治理。通过兴建大量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缓解垃圾危机。“十一五”末北京的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尚处于这一阶段。然后是从“末端处理”向“减量化、资源化”全过程管理转型,这也是垃圾产生量得以控制的阶段。北京“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是达到这一阶段中期水平。第三阶段是建立循环型社会系统。这一阶段的主要指标是人均垃圾产生量实现负增长,这也是北京生活垃圾管理的长远目标。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