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0多亩的公园面积、450多亩的碧蓝水面、20万株的乔灌木……这就是由垃圾场还原改造成的京城最大的湿地公园——南海子公园。作为北京市精细化城市管理工程的标杆项目之一,今日记者跟随大兴区市容委的工作人员来到公园现场一睹南海子的惊人变迁。
治理垃圾成山的南海子曾被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南海子曾是北京城南最大的湿地,位于今天大兴的亦庄、旧宫、瀛海、西红门地区,历史上曾为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苑囿。“南囿秋风”早在明朝时就与西山晴雪等列为“燕京十景”之一,据记载历史上多位皇帝都曾来此渔猎和骑射。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著名的南郊农场,后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南海子地区逐渐沦落为垃圾堆成山、环境脏乱差的城乡结合部。
200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北京南海子公园建设。要完成260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800多万立方米的垃圾处理、和水质改造、绿植培育等庞大而又繁杂工作,改造南海子曾被周边的居民甚至是工作人员视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10年9月26日南海子公园一期开门迎客,一位大兴区居民告诉记者:“这儿原来就是垃圾场和棚户区,真没想到能这么快就修的这么好,我们平时得空就过来溜溜弯儿,空气也特新鲜!”
南海子公园管委会李主任和记者透露,过去的南海子地区大量的垃圾填埋在此。处理并利用这些垃圾,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是改造时的最大课题。我们将建筑废料打碎、分拣后分别用于山体建造和道路铺设使用;生活垃圾、草叶木渣等混于土壤成为了有效的肥料。除了本地的废物利用外,湖面用水选用小红门污水处理场的再生水,也充分体现了改造的科学合理性。
李主任还说:“精细化管理要突出的就是管理细节,南海子公园的基础土质是垃圾,为了避免甲烷气体聚集造成隐患,我们运用了最先进的‘间氧技术’。公园里地上竖起小管子就是这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