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一分钱收集垃圾,经加工处理后再卖给“生产”垃圾的消费者,这样的事情听似天方夜谭。然而,美国企业“生态废料”将这看似白日梦的点子付诸实践,不仅赚了个盆满钵满,还因为回收厨余垃圾而惠及环境。
灵感出自华夫饼
生态废料公司创立不到一年,预计年收入超过150万美元。这一切起源于这家企业的创始人丹·布莱克两年前一顿华夫饼早餐。
当时,布莱克是杨伯翰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在犹他州一家名为“新鲜毛勒比”的餐馆吃早饭。这家餐馆推出的自助早餐深受杨伯翰大学学生欢迎。布莱克自取了不少华夫饼,不一会儿就吃饱了。看着自己餐盘中剩下的华夫饼和其他顾客吃不完的大量食物,布莱克陷入沉思。
这家餐馆花钱让人把食物运来。几个小时后,同一批食物“葬身”垃圾桶,还得由餐馆花钱雇人运走。“我想,要是有人付钱让我运走他们的垃圾会怎样?”布莱克回忆,“我能不能重新整合这些垃圾,然后卖给别人?”
受华夫饼带来的灵感触动,布莱克着手调研。他查阅书籍,上网搜索,旁听专门学科的会议,结果发现:美国每年产生3000万吨食物废料,占所有垃圾总量的17%。大部分食物废料进入垃圾处理场,填埋不仅占用土地,还产生甲烷,危害程度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21倍。
沿着这一思路,布莱克2010年创立企业,以厨余垃圾为原料生产园艺堆肥。这家企业正式员工8人,临时工14人,每天向70多家食品商和农产品商回收20吨厨余垃圾。垃圾经过加工,成为园艺堆肥,以每袋8.5美元价格出售给美国西海岸200多家苗圃和花园。
垃圾桶内“实验室”
从灵感到付诸实践,布莱克与创业伙伴付出不少心血,以至亲手拾荒、以垃圾桶为“实验室”研究堆肥。
完成调研后,布莱克找到同学克雷格·马蒂诺和布兰登·萨金特,邀请他们一起创业。三人拜访当地餐馆,询问是否能分类弃置厨余垃圾,以供生态废料公司使用。他们的请求遭到拒绝,因为各家餐馆嫌麻烦。不得已,布莱克等人只好自己收集垃圾。
2009年8月的一天,布莱克等到天黑,驾驶自己的丰田“普锐斯”轿车来到犹他州小城普罗沃几家餐馆背后。他穿雨靴、戴橡胶手套,在垃圾堆里翻寻食物残渣和装有厨余垃圾的黑色塑料袋。“真是超级恶心,”布莱克回忆道。
布莱克等人把收集来的腐败食物装入24个垃圾桶,存放在宿舍停车场里,然后着手堆肥实验。发现高油高盐的油炸食物废料会杀死植物,他们专心实验蔬菜水果等食物残渣。他们反复调整垃圾桶内的温度,检测垃圾里的细菌类型和潮湿程度,花钱找人检测不同类型堆肥样本的营养含量。
在杨伯翰大学农业系两位教授帮助下,布莱克等人终于获得实验“秘方”,耗费3个星期就能把蔬菜水果废料转化为颇具肥力的堆肥。与需耗时3个月以上的传统堆肥技术相比,布莱克等人的技术更具竞争力。
为确保所产堆肥包含足够养份,他们在食物垃圾中添加木屑和咖啡渣,而且每三天充一次二氧化碳,以确保适宜的碳氮比例。检测结果表明,与以化学方式制成的肥料相比,使用生态废料公司产品培育的植物更为健硕。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