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每日产生的巨量垃圾能否及时处理是令城市管理者极为头痛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考虑到垃圾运输半径和及时处理垃圾,把新的垃圾处理厂建设在距离居民区较近的地方,引发居民因为反对把垃圾处理厂建在自家门口而与政府产生对立情绪的“邻避情结”。
垃圾处理厂选址考验政府规划能力
城市人口的发展与产生的垃圾都是可以估量的,城市管理者应该及早地在城市发展的中期和远期规划中,把这些问题明确下来。
比如某地要建垃圾处理站,当地居民特别是新购房者对此事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事先了解规划的情况。如果垃圾处理厂早就规划好了,买周边房的人也都知道,他们甚至还是会去那里买房,因为他们是后来者;但如果居民在购买房产、选择居住地时完全不知情,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垃圾处理方式,都可能会遭到周边居民的反对。
深圳市垃圾焚烧厂建于1985年,刚建立时处于城市边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社区逐渐接近垃圾焚烧厂,这让社区居民“无话可说”。深圳清水河垃圾焚烧厂没有引起较大范围的居民抗议的原因正是如此。而现在部分城市因为规划中垃圾处理厂的选址滞后,把城市管理者和部分公众的利益推到了对立面上。
建回馈工程缓解公众对立情绪
虽然当前我国餐厨垃圾生化处理技术已相对成熟,但政府所谓的“基本无污染”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如严格的运输、处理管理措施,“无污染”是不是按照最佳的预期来评估的呢?
比如垃圾焚烧厂二 英的标准排量是每立方米烟气0.1纳克毒性当量,但是焚烧厂真的能够每时每刻都按照0.1纳克排放吗?虽然焚烧厂某些时刻可能会出现超标排放,但是可以告诉居民运行时的最大值超不过1纳克,不构成环境和健康风险。垃圾生化处理厂真的闻不到臭味吗?这也要求一个前提,要告诉公众影响的范围。
首先,政府应该承认垃圾处理工程有一定的扰民性,会对周边的居民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在此前提下,政府须考虑有一笔社区回馈工程的预算。如果建立一个垃圾处理厂,同时考虑在周边建一个公园、公共文娱设施,与垃圾处理厂的负面效益形成平衡,就可以提高居民的接受度。
现在,一些政府总想说服居民,说垃圾没处可去了,只能在这里处理。为什么垃圾处理厂附近的少数人要承担多数人的负担?这也是不公平的,容易激化民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
回馈工程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既然市民产生垃圾,垃圾处理厂周边的居民承担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就应该享受一些福利性回馈。
垃圾处理厂没那么可怕
据笔者了解,在国外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居民区附近有垃圾处理厂。实际上,那里的公众已经相对能够接受与垃圾处理厂共处了。
在欧洲,垃圾焚烧厂离人群聚居区都不是特别远,因为要考虑垃圾运输半径的问题。有些国家和地区为了克服视觉上的影响 ,把垃圾处理厂建得非常漂亮,甚至建成社区一景。
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北投焚化厂是我国台湾台北市最大的垃圾焚烧厂。当设备运行的时候,看不见烟囱有任何气体排放。因为垃圾充分焚烧产生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一点黑烟也没有。为了怕引起老百姓的担忧,垃圾焚烧厂还加了烟气水雾控制系统。市民经过焚化厂附近,闻不到臭味。只有在离垃圾贮存仓特别近的地方,大约40~50米附近有一点气味。无尘、无烟,焚烧厂的电子显示牌还实时显示焚烧厂烟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周边的老百姓感觉比较放心。
为了安定民心,工程师在垃圾焚烧厂150米高的烟囱上(约120米处)建立了可观看台北全景的旋转咖啡厅。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台北一景。
北投焚化厂的厂长与工程师都有很高的学历,有博士学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在少数。但是我们的垃圾处理一线还缺乏高学历、有一定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这也是今后应着重解决的问题,这是实现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及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