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按照垃圾成分、产生量和设施建设规划,2012年垃圾焚烧、生化处理和填埋比例为2∶3∶5,实现城区原生垃圾零填埋;2015年比例为4∶3∶3,基本满足不同成分垃圾处理的需要,实现全市原生垃圾零填埋。
●广州:
积极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焚烧处理,2015年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利用率达40%,其余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生物处理和填埋比例为4∶1∶5,基本实现直接填埋之前必须先进行垃圾分类;2018年比例优化为5∶1∶4,基本满足不同种类垃圾处理的需要,2020年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王小菊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了《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今后以生活垃圾为原料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根据入场垃圾处理量折算成上网电量进行结算。《通知》指出,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暂定为280千瓦时,并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含税);其余上网电量执行当地同类燃煤发电机组上网电价。
两年内,垃圾发电每千瓦时下调了1角钱的上网电价。在垃圾发电渐入佳境的这几年,价格、炉型、舆论成为影响垃圾发电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课题。
下调1角钱对发电企业有何影响?
靠垃圾本身发电不赚钱
“价格下调了,肯定会有影响。”谈到本次下调后对垃圾发电企业的效益情况,主攻垃圾焚烧发电方向的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程桂石对记者表示。
“垃圾处理费补贴和上网电价收入是垃圾发电厂成本补偿和合理利润的主要来源,垃圾发电厂建设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由于我国垃圾没有实现分类收集,大多数生活垃圾含水率高、热值低,垃圾焚烧时需添加大量燃料助燃,使垃圾处理和发电成本大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差,投资积极性受到影响。”程桂石分析。在“首届垃圾发电发展论坛”上,来自光大环保能源(苏州)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江晓华对记者表示,靠垃圾本身发电不赚钱,政府补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此评价比较客观,“价格的下调可能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规模效应加大有关系”。
早在2010年7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全国统一的农林生物质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标准,规定未采用招标的标杆上网电价为含税每千瓦时0.75元,通过招标则按中标价格、但不得高于标杆上网电价执行。当时垃圾发电参照这一规定执行。
生物质发电从原料上分为农林废弃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两类。照此推理,垃圾发电应按照此《通知》执行含税每千瓦时0.75的上网电价。
今年3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进行了详细规定,《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指出,此办法所称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生物质能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和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和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也就是说,垃圾发电当时不仅仅按照生物质发电执行统一的上网电价,是按照生物质发电的电价附加补助执行电价补助。
选炉排炉还是循环流化床?
选型要考虑适应当地垃圾类型
对于国内的炉型选型之争,电力物资招标网CEO严培凯认为:“不论是选择哪种类型,主要看是否适应当地垃圾类型的需要,保证发电效率高,成本低。”光大环保能源苏州公司副总工程师江晓华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苏州某垃圾电厂,因为所烧垃圾主要是工业园里面生产鞋子的废料,选择炉排炉就特别合适。
在垃圾发电行业,因为垃圾的不可控性,所以焚烧炉的炉型非常重要,这直接决定着发电的成本,当前,国内炉型分为炉排炉和循环流化床两派。
炉排炉是国外主流成熟技术,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几家公司,大型炉排炉国内基本上以技术引进为主。而循环流化床是国内自主开发主流技术之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种炉型适应中小城市的需求。
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耀东,同时兼任浙江省绍兴市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对两种炉型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向记者介绍,从投资成本上看,使用循环流化床每吨垃圾的投资成本为30万元,使用引进国外技术国内生产的炉排炉的投资成本大约在45万元,较前者高出了近50%。但是从每吨垃圾处理的补贴费用上来看,循环流化床为40~60元,炉排炉为60~100元,比较而言,高出的成本可以依靠补贴进行抵消。
但是从工艺上看,炉排炉的技术相对成熟,连续运行时间长,垃圾不需预处理,工厂系统相对简单。而循环流化床则需垃圾预处理系统,飞灰量较大,锅炉需定期清理检修,并且需掺烧少量的煤。
“由于流化床锅炉的垃圾燃尽率高,能稳定可靠发电和供热,而且能够有效的控制垃圾焚烧过程中有害气体的产生,抑制了二恶英的生成,使污染排放优于国家标准,是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备受企业青睐。”严培凯介绍,“经过近10年的攻关改造和不断完善,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助燃煤量,从原来的20%已减少到5%~10%,故障率明显减少,能保证安全经济长周期运行”。
20多年的成长,公众为何还惧怕?
技术层面已解决,但宣传力度还有欠缺
“其实,垃圾发电具有环境与经济双重效益,已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盛宏至教授介绍,垃圾发电是世界上近30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我国从1988年建立第一座垃圾发电厂至今仅发展到100多家。从技术层面上看,垃圾发电污染物排放已经解决,主要是对社会的知识宣传力度还有欠缺。
当前,谈到垃圾发电,最大的阻力其实在于社会阻力,因为宣传不到位和老百姓对于垃圾发电工艺的一些不解,近些年,垃圾发电项目迟迟不能立项屡见不鲜。
但是目前,我国超过80%的生活垃圾通过填埋处理,由于用地紧张和二次污染,填埋已经出现瓶颈。
各地反对上马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主要原因是担心焚烧产生的二恶英排放会影响周边居民身体健康。国家层面也提出,要加强对设施运营状况和处理效果的监管,完善全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监控系统,定期开展排放物检测。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认为,合适的焚烧设备加上运营管理得当,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可以完全控制在对人体无害的范围之内。
选择定期将垃圾焚烧排放数据向市民公开,将有助于获得市民的理解支持。
亚洲单线处理能力最大的垃圾焚烧厂——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曾经经历了“不能立项,不好立项”之痛,但是现在厂内焚烧炉运行通过可靠的技术支撑,保证了二恶英达标排放。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