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电厂处置污泥,业内有个“常州模式”:即市政污水处理厂在政府协调下与热电厂签订代处置合同,利用电厂锅炉直接掺烧。在排水界,“常州模式”最吸引眼球的,是它所宣传的廉价处理成本。
常州模式哪些方面有疑问?
据《经济参考报》2006年10月9日刊登的报道《民间资本趟出“市场化治污”新路》中提到,常州市所属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脱水污泥,全部通过常州某热电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焚烧。“由于污泥与煤按比例和特殊工艺进行混合焚烧,经比利时专家测验,热电厂焚烧污泥产生的废气只有欧洲焚烧垃圾污染的1/20,每一吨污泥焚烧后只有3.5公斤。在焚烧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恶英、氮氧化物、硫化物及铅、镉、汞等污染物,经过系统处理,均优于焚烧污染控制的标准限值;所产生的灰渣也被收集再用于制砖等,消除了‘二次污染’。”
还有,“热电厂副总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他们的环保账:处理一万吨污水将产生五吨污泥,常州五座污水处理厂日产生污泥近200多吨。这些污泥填埋后将产生二次污染,在垃圾厂焚烧每吨1000元以上,单独建设焚烧装置的成本为每吨350元。而在热电厂内通过新技术焚烧,热电厂只收取每吨98元,不仅成本低,还可以发电,企业也得了实惠”。
污泥能发电!污泥焚烧无污染!廉价的污泥处置能赚钱!常州模式给污泥处理处置业界贡献了三个新概念,而这正是电厂掺烧火遍全国的开始。常州排水处与热电厂得到过大量国家资金的支持,并多次获奖,但业内对其环境安全性和能源合理性的问题一直存在质疑的声音。到底是“存在二次污染的危险”,还是“烟气排放达标”?是“能效低下”,还是真的“节能发电”?
电价补贴原是原动力
湿泥直接掺烧这朵“鲜花”的背后,是不是可能有另外一番景象?
根据笔者的分析,这一项目直接掺烧湿泥,所需补充燃煤的量比其所声称的量高了三倍以上,仅补充燃煤的成本就达99元/吨,比常州排水处和热电厂对外声称的单吨污泥总收费98元还要高。难道企业真的为了做公益事业赔本赚吆喝?非也。如果把煤价调整和电价补贴两项考虑进来,就知道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
事实上,在合同签订之初,这家热电厂已经埋下了充分的伏笔:
首先,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煤电以及人工和润滑油的调价机制。当时依据当地信息指导价所确定的煤价是标煤价格700元/吨,按热值换算,相当于普煤490元/吨。如果将实际煤炭价格定为900元,仅此一项,煤价补贴成本即可翻番。
其次,和所有电厂处置污泥项目一样,这家热电厂真正在意的不是污泥处置费,而是电补。根据常州物价局的一份文件(常价管〔2006〕146号),自2006年7月1日起常州开始执行0.464元/千瓦的热电上网电价,而这家热电厂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基本电量+电量电价”的补贴模式,其中电量电价已经是0.507元/千瓦。
和所有电厂污泥处置项目一样,电价补贴是这种模式的原动力。以这家热电厂上网电量指标22MW核算,煤价即使是900元/吨,实际处置成本(含快速折旧)最多在242.7元/吨以内。假设处置费仍为98元(实际2008年就超过了105元),不考虑煤的调价机制,仅靠电补,每千瓦的电价只需比标杆电价高出0.052元(5分钱)即可覆盖全成本。显然,热电厂的真实收入要远比它对外声称的98元高出很多。
当然,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收入:企业的火电机组避免作为小火电、小热电被关停的命运。
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和危害?
作为一种对业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污泥处置路线,实际上,它的宣传与实际情况有着巨大差距:
通过严重压低燃煤支出,可以体现出节能、便宜的表象,甚至让人认为污泥能发电,而实际上,它比干化焚烧耗费更多的燃煤;
由于隐瞒主要收入而低报处理费,使排水业界产生错误的印象,以为它是一个极为经济廉价的处理方式,其实它在煤价、电价补贴上另有计算;
报道中声称这是一个可以实现比欧盟排放标准还低20倍的安全焚烧,但实际上它利用了国家生活垃圾焚烧标准中对掺烧未作规定的缺失,只不过采用大比例烟气稀释的方式(污泥焚烧的干烟气量仅为燃煤干烟气量的2.4%,相当于稀释40倍),将所有可能产生的污染都排到了天上;
它声称是一个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但在有严格环境标准的国外,这种方式反而无法实施。
作为湿泥掺烧的始作俑者,“常州模式”带给这个行业很多负面影响:
1.通过在技术参数上造假,制造了一种虚假的循环经济氛围,能获得地方政府的信任,进而获得市场先机;
2.它通过“堤内损失堤外补”的形式,由政府(中央财政的电补)埋单隐形成本,并为类似私企以污泥处置为名上项目、从政府套利开了一个先例,将严肃的废弃物处置,变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钻营游戏,将本应透明的公共服务行业引入暗箱操作、利益勾结的歧途;
3.利用国家焚烧法规的不健全,误导舆论,制造隐性的二次污染,容易形成“锅炉=焚烧炉”的错误认识,使人误认为废弃物可以简单、容易的焚烧。
值得庆幸的是,真正采用“常州模式”进行湿泥掺烧的项目终归还是少数。据悉上海外高桥电厂在政府压力下也曾进行过长达半年的论证,最终还是否定了电厂掺烧方案。这说明,业内同行并非不了解这种技术的“奥妙”。那些采用了“常州模式”的企业和城市,有的可能没有实现所期待的电补,有的仍然没有逃脱被关停的命运,如果看到常州今天也已经准备抛弃其首创的“模式”,他们会做何感想呢?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