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历时两年多完成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终于出炉。一组组枯燥的数据,反映出中国诸多污染问题的“根源”所在。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农业污染源实际上是水环境的一个主要破坏者,其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量明显多于工业源,同时也是总氮和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
化学需氧量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钾)处理污水中有机物,所消耗氧化剂对应的需氧量,它是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环境保护部(下称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说。
普查行动空前
近年来,环境污染防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十一五”规划纲要还明确提出主要污染物2010年排放总量比2005年减少10%的目标。但令人尴尬的是,中国甚至不清楚本国污染源的真实状况。
2007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随后,由原国家环保总局(后升格为环保部)副局长王玉庆领衔,动员57万人拉开普查帷幕,涉及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这四类普查对象,近600万个全国污染源。
普查所反映的时间段为2007年度,国务院为此专门发布了《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据王玉庆透露,全国性的大规模普查,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技术方案,这还是第一次。
普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为3028.96万吨,氨氮为172.91万吨;废气中二氧化硫为2320万吨,氮氧化物为1797.70万吨。
普查结果还反映出人们熟知的一些污染“痼疾”: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等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接纳的主要水污染物数量大;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30%,对城市空气污染影响很大等。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通过此次普查,建立了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将全国592.56万个普查对象与环境有关的基本数据录入普查信息数据库,并且可以根据需求,按行业、地区、指标等不同类型分组进行数据检索和查询,从而为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他还说,一些具体的分行业或者叫分门别类的调查数据,将择机陆续发布。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呼吁,中国政府应该将这次普查的所有数据公之于众,并立即建立一个畅通的渠道,以便公众能够更为便捷地在普查数据库中进行查询,从而让公众在中国污染防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王玉庆则对本刊记者透露,在初步建立国家与地方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之后,此次普查得到的大部分数据将全部编制成册,约在2010年底陆续出版发行,向公众公开。
农业污染“大户”
在传统观念中,污染一直与工业密切相关。但此次普查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农业污染源是化学需氧量的最大贡献者,排放量占四成以上。此外,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德波告诉本刊记者,农业源污染问题在中国已存在多时,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禽畜养殖和农田种植中使用化肥所产生的有机物污染,对水污染的贡献程度较高。
此次普查也显示,农业源污染中比较突出的是畜禽养殖业污染,其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源的96%、38%和56%。
李德波说,大量化肥和农药被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同样会造成污染。以氮肥为例,中国的耕地只占世界的9%,却消耗了全世界30%以上的氮肥产量。而过量使用的化肥渗入地下或通过生活污水流入水体,禽畜粪便中大量的氮和磷也会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在他看来,与农业源相比,工业源对水污染的贡献率并没有人们普遍认知的那么高。“太湖蓝藻爆发之后,无锡政府提出的对策是大量关闭化工企业。但问题是,造成蓝藻爆发的是氮和磷,而化工企业的排放是有限的,也不是每家化工厂都产生氮和磷。2008年和2009年,大批关闭化工企业之后,太湖还是陆续有蓝藻爆发的迹象,所以根本问题并不在化工企业。”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村环保问题严峻。在2008年第一次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之后,中央财政已先后安排15亿元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但是,中国农村面积比较大,要真正解决农业源污染的问题极为困难。前述15亿元专项资金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只能使1000多万农村居民受益。
李德波说,在农村地区推广沼气设施的建设,建设污水处理厂等,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国家必须下很大的决心和力气,才有可能慢慢解决问题,“不仅仅是出台政策,还要采取实际措施,大面积铺开落实,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减排目标考核疑问
值得注意的是,首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得到的化学需氧量数值,比2007年环境统计的数值增加1573.3万吨,即增加了1倍以上。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全国化学需氧量的普查数据之所以与原先的环境统计存在差异,是因为此次普查首次将农业源、县级政府所在地以外全部城镇的生活源,以及垃圾处理厂的渗滤液等纳入调查范围,这样也才可以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各类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玉庆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则表示,过去农业源等并未纳入统计的原因,一方面受当时技术经济条件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相对工业源、生活源来说,农业源等导致的污染问题不够突出,以至于其严重性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随着农业源所导致的污染问题,尤其是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保证此次普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我们才将其纳入考虑之中。”王玉庆说。
至于这三个方面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农业源为1324.1万吨,县级政府所在地以外小城镇生活源排放为216.7万吨,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垃圾渗滤液排放为32.5万吨。
此外,环境统计是用1995年编制的产排污系数来进行计算,污染源普查则结合当前的技术条件和生产水平、治理水平制定了更符合实际状况的产排污系数;污染源普查的调查范围也远远大于环境统计,结果应该更为准确。
原国家环保总局曾经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签订“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的目标责任书。张力军则强调,国务院确定开展污染源普查时已经明确此次普查结果与“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的考核不挂钩。对此,王玉庆解释称,这是为了保证“十一五”规划中主要污染物减排的政策连续性,特别是保证普查数据的客观公正性,使企业填报普查数据时不受考核的压力。
王玉庆还透露,“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确定,将主要参考此次普查结果。而此次普查,也为国家下一步对污染源的管理及建立“十二五”环境统计平台奠定了基础。
目前,环保部正在编制的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环境税等多项计划及政策,已经开始采用这些最新数据。有关部门也在考虑将一些过去未列为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物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的考核体系。其中,可能就有对大气污染“贡献”颇大的氮氧化物,以及对水污染“贡献”颇大的氨氮。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