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气 >>内容详细

PM2.5扬尘污染占一半 精细化管理是治理突破口

2012-08-03 14:23:12  

    PM2.5这个小粒子,在过去这一年多里引发了大波澜。从不为人知,到人所皆知;从纳入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科学研究,到选点监测。PM2.5必须治,这一战略已被确定。但是,PM2.5怎么治这一战术问题,还未达成共识。

 

  如今有种观点被很多人接受,认为机动车污染是PM2.5的主要来源,而机动车污染治理是个老大难,因此PM2.5治理长路漫漫,需要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认真分析,这样的观点有一叶障目之嫌。机动车是主要排放源不假,但不能因此就忽略其他排放源。笔者认为,治理PM2.5,前提是弄清来源和构成,态度上要科学客观,方法上应多管齐下,先易后难。

 

  扬尘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普遍认为,PM2.5的来源是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扬尘等。那么,各排放源的贡献率有多大?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答案。大城市和小城市,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规模和地理环境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虽然存在差异,但却存在共性。资料表明,在一些大城市,机动车尾气确实是PM2.5最主要的来源。比如,北京市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率为22%,上海市为25%,均占首位。

 

  那么,扬尘对PM2.5的贡献率有多大?也有资料可参。北京市有关部门分析,扬尘的贡献率为15.8%,而专家认为数据有可能更高;在云南省昆明市等二线城市,扬尘的贡献率已达一半。

 

  可以看出,机动车尾气和扬尘是PM2.5最主要的来源。然而现实中,人们过多地把目光投在了机动车尾气上。搜索网页就可发现,无论专家还是市民,对机动车尾气的谈论远远多于扬尘。一些地方政府亦是如此,每当谈起PM2.5治理,总是提到机动车尾气不好治,机动车尾气成了空气污染的靶心,同时也成了挡箭牌。

 

  治理PM2.5污染,扬尘比机动车更容易

 

  如果机动车尾气我们暂时治不好,能不能先管好扬尘?

 

  机动车尾气污染确实难治。机动车污染治理难,难在数量庞大,难在油品质量不好提升。这两难,究其实质,一是客观趋势,二是利益之争。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水平提升,人人都有汽车梦。如果对这样的需求加以阻止,不现实也不容易,甚至违背客观规律。而油品难以升级的根源在于多出来的成本谁也不愿意承担,那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解决这样的利益难题需要决心也需要时间。

 

  扬尘污染治理相对容易。首先,治理扬尘不需要过多投入。以前,污染治理主要靠投入。比如,北京市为了改善空气质量,调整产业结构,将首钢这样的大企业搬走,投入了大量资金。而扬尘治理,最需要的不是资金,而是精细化管理。

 

  其次,治理扬尘不存在技术难题。扬尘分为土壤风沙尘、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堆场扬尘4类。针对不同类型,可采取不同措施。早在2006年,我国就出台了《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绘制了技术路线图。国际上对扬尘的技术研究也很成熟,可供我国借鉴。比如针对堆场扬尘使用的抑尘剂,俄罗斯、日本等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制,处于先进水平。尽管我国直到80年代相关研究才逐渐兴起,但也取得了很多成果。

 

  第三,治理扬尘不触及利益问题。扬尘治理涉及部门多,包括城建、园林、交通等部门,即所谓的九龙治水。但九龙治水在这里是有一定道理的。扬尘类型有明确划分,方法措施也有明确规定,不同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当然,实现各部门联动是必要的,但这是机制建设的问题,不涉及过多的利益问题。

 

  治理扬尘污染,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

 

  经济学有一个著名案例,说的是麦当劳的精细化管理。肉饼的煎制时间,员工的服务时间,都有明确规定,因此全球麦当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高且统一。

 

  治理扬尘污染,缺的就是这种精细化管理。在法律方面,我国扬尘管理法律法规数量不多,内容不细,缺乏刚性,急需完善。美国各州或郡都制定了详尽的法规,比如克拉克郡要求建筑施工产生扬尘评价不透明度不能超过20%,瞬间不透明度不能超过50%。机动车粘到工地外铺道路上的泥土不能超过50英尺长、0.25英寸厚,用具体数字来管理扬尘。因此,国家应出台扬尘管理法,细化防治技术规范,各地可根据实际制定地方性法规。

 

  在机制方面,我国尚未形成分工明确的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往往是各部门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知道其他部门做什么;或明明知道应该做什么,也不去做。很多地方都规定了各类扬尘的主管部门,比如交通部门管理道路扬尘,城建部门管理堆场扬尘,但在北京等城市依然可见工地附近大风起兮尘飞扬,工地运输车辆仍裸车出行。对此,地方政府应绘制扬尘管理流程图,细化扬尘管理职责,强化责任追究,实现扬尘全方位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扬尘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

 

  在技术方面,我国现有的技术规范是粗线条的,每种治尘方法只有寥寥几笔。以堆场扬尘为例,国际上认为控制办法有湿法、干法及干湿结合3种途径,湿法又分喷雾和化学抑尘,而抑尘剂又分不同的类型。无论技术研究还是推广应用,工作都要做实做细。

 

  PM2.5治理难,但不能因此就畏惧,更不能以难为借口。扬尘精细化管理,就是PM2.5治理的突破口。如果说以前的污染治理方法多是粗放型的,那么扬尘的精细化管理,或许可以开一个好头。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