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活动 >>内容详细

首期总裁圆桌会议:赵华林——全国环境污染减排进展及相关政策

2009-07-31 02:49:12  

  主持人骆建华:今天我们环境商会的“总裁圆桌会议”开张了。商会搞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在企业与政府、总裁与专家之间搭建一个平台,就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一些交流和沟通。请政府一些官员来讲一下最新的政策动态,我们的企业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跟他们做一个汇报。

  今天是第一期,请的是国家环保部总量司赵华林司长来给大家做报告。赵司长大家都很熟悉了,以前是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分管过水、固废,后来任总量办主任,今年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部之后增加了总量司,赵司长就任司长。今天请他来讲的这个题目是全国污染减排进展及相关政策。

先请赵司长讲,讲完后大家有互动,对他的报告做个点评,或者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最后请文一波会长做一个总结。下面请赵司长做报告,大家欢迎。

 
  主讲人赵华林:大家下午好!我与在座的很多人都是老朋友了。在座的都是著名的从事污水处理和其它环境保护的老总、专家、学者,我在很多的媒体上、学术专刊上都看到过你们的文章。今天能够跟大家座谈一下,感觉到非常高兴。

  既然让我讲,应该说大家的经验非常丰富了。今天让我来了我就先说说。说完了以后,我们再座谈一下。

  第一、先向环境商会表示衷心地感谢。因为去年的时候,陈吉宁校长和我们一些老总去总局跟我们总量办进行座谈。今年我们商定一些事情,要充分发挥有关行业和商会在节能减排当中的作用,我们一起商量一些事情,也发挥我们这个作用。其中一项,今年上半年核查的时候,我们就请商会派来一些专家,帮助我们核查COD和二氧化硫的减量问题,做的都非常好,在这儿表示衷心感谢。以后,也希望环境商会继续与我们保持密切联系,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你们有什么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政府部门嘛,就是为我们企业界提供服务的,我们愿意跟你们探讨,只要能够帮助企业,尤其环境商会嘛,帮助你们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也壮大企业,我们一定努力去做。

  今天,我简单地讲一讲,有些就省略了,因为在座的都是专家,有关我们的工作思路思考跟大家说一下。今天讲五个问题,第一个是污染减排的历史使命,第二个是污染减排工作的形势,三是污染减排方略,四是综合性工作方案解读,五是污染减排工作的进展。

  污染减排的历史使命。简单说一说。总的来讲,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现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非常快,我们30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总的来讲,现在我们经济规模是越来越大,去年到了世界第四位了,外贸也是居第三位,外汇储备到这个月已经到了19000亿美元了,我们实力是大大增强了。

  看看我们的生产,很多东西我们的基础原材料,大部分在世界上都是排第一,主要是钢铁、水泥、煤炭,不仅是第一,而且是绝对量也是相当大。像煤,地球上一半的煤是中国人烧的,因此我们的环境压力非常大。水泥,54%水泥都是在中国使用的。钢铁我们在全世界的产量排第一,可能今年超过5亿吨,连续第15个年头钢铁都是排第一。

  同时,看一下资源消耗。我们的GDP占5.5%,但是我们消耗的资源水泥54%,钢铁是30%,能源占了15%。因此,我们的GDP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单位排放的污染率却是发达国家的9倍,所以粗放型经济增长使得我们国家的发展质量难以提高,环境  现在中国COD全世界排第一,二氧化硫全世界也是排放量最多的。由此带来的环境形势是相当严峻的,有几个方面:一个是环境污染事故。现在环境应急成了常态了,我们专门成立了应急中心,天天有污染事故,现在环境事故已经见怪不怪了。城市和区域的环境质量也不容乐观,2/3的城市空气质量不合格,饮用水也经常出事,其它的自然灾害,环境问题的国际化,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

  因此,现在中国环境问题非常严峻。总结了一下曾培炎副总理的话,他认为如果再照现在这么一个经济发展下去,这么一个模式,资源就支撑不住,现在我们每年石油进口一半,1.5亿吨油。环境容纳不下,现在环境质量越来越恶化,社会承受不起。一次太湖蓝藻爆发,相当大的社会问题就出现了,还有其它的事。经济难以为继,用老百姓的话就是说再这么干就干不下去。
所以,我们经济是有了大的发展,总体进入了小康。但是,我们的经济发展代价过大,最开始曾培炎同志讲代价较大。最后十七大上面讲的是把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八个主要问题之首。怎么办呢?总理在工作报告里提出来,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的抓手,这就点明了我们节能减排干什么,为什么干?就是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总书记在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把这个进一步提炼成了“节能减排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作为最重要的突破手段。所以,这就提出了一个节能减排的问题,要建设 “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 两型社会。
  
  提出节能减排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里面提出来的,《纲要》里面一共有22项指标,其中有8项是约束性指标,14项是预期性指标。《纲要》在五年当中的指导作用是有法律约束力的,是经过全国人大通过的,要努力实现的。

  约束性指标里面其中有一个,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10%,什么是约束性指标?什么是预期性指标?在“十一五”规划纲要里面讲的非常清楚,预期性指标是政府给一个发展的目标,政府的主要做法是维护市场的秩序,由市场竞争的主体,通过自由竞争来实现。现在GDP的增长率都是预期性的指标。约束性的指标大概有三条,第一个范围,就是公共领域和公共服务、公共利益领域里,在这个领域里才设定约束性的指标。第二个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所以,这个是非常明确的,这是提出的工作要求,必须干,而且干好,干不好要追究责任的。

  第三个是怎么干的问题,怎么干呢?就是要求政府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要动用公共资源的,资源主要是财政,或者其它的资源,有效地运用行政力量来实现。这个跟预期性的指标完全是不一样的。完不成要追究责任的,这是一条红线,这是约束性指标。

  节能减排的历史使命,大概有三条:第一、重大举措。落实科学发展观,总书记已经讲过。第二、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第三、推动我国经济转型、改变发展模式的重要的战略途径。就是说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所以要带领我们跨越环境的高峰,进入一条通往生态文明的和谐道路。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有这么几条,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节能减排是国家意志和党的意志的体现。因为十七大报告里面讲了节能减排一定要完成,要号召全党做的一件事,要完成的一件事,这是党的意志。政府工作报告里面讲了,还有规划纲要里面也讲了,是体现国家的意志。第二,减排在环境保护当中是居于中心地位,是重中之重。我现在讲这么一句话,我认为污染控制或者环境保护是硬道理,搞了任何东西最后污染少不了,那都是不行的。

  环保部成立以后,提出了很多新的提法,第一、六次大会提出历史性转变,环保的历史性转变。第二、环境部现在提出来以环境优化经济。第三、提出了环境保护参与宏观战略决策。我们认为,污染减排这项工作恰恰给这些新的环境保护的思路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一个手段,一个措施。因此减排是一项政治任务,什么叫政治任务,这件事搞不好会动摇执政党的地位,考验执政党的能力,关系到执政党的形象,国家的形象,这种事情才叫政治任务。节能减排搞不好,环境质量就不会好,环境事故就会不断发生。大家有理由怀疑你能领我们致富,就说我们的生活现在好起来,但是环境没有了,这不行。钱有了水没得喝了,这也不行,老百姓会对我们的执政产生怀疑的。因此我们认为节能减排是一项政治任务。

  为什么在这儿跟大家讲政治任务?我们现在去一些地方问老总,怎么样?能不能完成节能减排?没什么好说的,这是政治任务,干吧。

  第二,减排工作的形势。现在我们减排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大致就是三个空前。社会上对减排,包括政府、企业,对减排空前重视,从来没有过这么重视。第二、减排的任务空前繁重。第三、我们面临的形势也空前严峻。空前的重视说几点,第一个是国务院成立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组长是温家宝总理,这个规格可谓已经到顶了,国务院亲自部署。每个季度国务院在研究宏观经济的时候,都要研究节能减排,所以,我们这个任务也很重。现在上面文件都是直接到总理那儿,环保总局代表国务院跟31个省级政府和公司,都签定了《污染减排目标责任书》。最重要的是国务院还下发了一个《节能减排综合性的工作方案》,是非常重视的。工作方案的出台大概是这样,2007年年初召开政府两会的时候,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讲,我们所有的指标都完成了,只有节能减排指标没有完成,不降反升,在大会上讲了这个事情。

  最后曾培炎副总理,当时是主管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他3月16号给总理写了一封信,分析了节能减排存在的几个问题,比如说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认识不深刻,分析完了之后,就说一定要用综合性的办法。意思是各个部门,国务院要一起抓节能减排才有可能完成,总理对这件事非常重视,也有一大段批示,认为节能减排是硬仗,要早布置,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完成节能减排。

  因此,后来就成立了机构,发了文章,又开了会进行动员。电视电话会总理亲自出来讲话,在全国进行动员,对全党进行动员,各级政府也进行动员,非常重视。

  第二、污染减排的任务空前严峻。城市化率很高,每年一个百分点,这都会带来新的二氧化硫和COD,燃煤每年多烧两亿吨煤,不得了。新的去掉之后再减10%,就是相当于要在2005年总量上减26.3%,实现减排化学需氧量相当于在2005年总量上减40.3%。因此,我们节能减排的任务,大家可以看出来非常严峻。总之一句话,就是我们要把新增的抵消掉之后再减10%,才是我们的任务。


  空前的严峻大概两个方面,2006年比2005年不降反升,但是增幅下降了。2007年比2006年两个指标都双下降,今年前三个季度又双下降,呈现一个良好的态势。但是,现在看来比2005年的指标只下降了3.18%和2.18%,这就意味着未来将近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还要下降百分之七、八的任务,也就是说时间过了2/3,任务只完成了1/3,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中央提出来,今年是节能减排关键年、攻坚年。

  说的这么热闹,大家说环境部准备怎么办呢?干点什么事呢?第一、我们搞了一个污染减排的方略,里面既有技术的,又有管理的,还有法律的等等,这个技术路线保证措施我起了一个名字叫三大原则,四条标准,实施九项措施。后来我看到处都使用这个,包括温室气体也弄个减排路线图。

  第一、三大原则。大家搞环保的都知道,要减排首先得知道“数”怎么来?你怎么知道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少了,还是定性的少了。现在环保的数大概有三套,第一叫统计,第二叫申报登记,第三叫排污收费。三套数据是三个样,排污收费里面总量是最少的,为什么?因为报多了交钱多,所以一定要少报,报多少是根据企业、根据地方的需要,需要要钱了,他就说我们这个地方污染很严重,排放的很多。需要交费了,他说我们这儿治理的很好,不用交费。统计也是一样,第一年我们派出了一些专家组检查一下,国务院说要减排了,到底减了没有?派了一大批专家组,好多司领导领着去,去了以后就是统计数,统计数就是一层一层由底下报上来的,有很多省上半年已经完成了“十一五”的整个计划,2006年上半年已经减了17%了,问他说不可能?他说我这是统计的,你拿他没辙。

  再举一个例子,现在你们大家关心的造纸厂,统计帐上4000多家,我们随便一调查就8000多,有一半就没在帐上,你说用统计的话,我们怎么用。再说,我们跟地方签订目标责任书之后,地方说原来说多报好还是少报好,有的人还留出所谓发展的空间。最后我们想了一个招儿,说了三大原则,第一个叫淡化基数。什么意思呢?2005年的数到底是多少,是多少就是多少,也没有必要弄的那么清楚。如果我们有一套办法,这个办法能知道2005年以后增加了多少污染物的排放,新增了多少,又能有一套办法知道2005年以后减了多少,这个差值足够精确的话,这10%就够了。所以我们设计了一套办法。这样我们就把过分追求基数这个问题先放一边,引导大家把新增的搞清楚,把减量搞清楚。

  2005年有个数,各个省里面都有一个数,新增怎么算呢?目前叫算清增量这个观点,要跟GDP挂钩,跟它的城市化率挂钩。我们认为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另外,跟燃煤消耗量挂钩。这样我们用强度的办法,单位GDP过去排了多少COD有个数,每年新增的GDP有个数,我们就知道你这个新增的COD。城市化率,我们按南方90克,北方60克,平均是75克这么计算,只要是你城市化率上来了,我们就把你COD计算上。你不知道的企业根本统计不上来,因此,误差是很大的。曾经有人讲过,你环保局的二氧化硫的数每年都在下降,但是我这个燃煤量在增加,说又没上措施,从哪儿减的,我们讲不清楚。现在我们从宏观上把握,燃煤量增加两亿吨,里面的硫哪儿去了,肯定燃烧了,我们是乘以2,再乘以0.8,大概就是这样个数。

  因此,几个挂钩测算的增量,我们认为效果非常好,好在哪儿呢?这个指标,COD和二氧化硫的指标跟GDP是逆向的,你GDP多了,COD、二氧化硫肯定多,所以环保总局提出的时候,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非常认可,他认为现在所有的指标都是推动GDP增加的,GDP每年地方政府拼命让国家统计局多认可GDP,因为GDP报高了好升官,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水分的。我们这个GDP上了对不起COD就得上,我们就是说GDP能让你升官,COD能让你当不成,因为你完不成任务就要问责,所以GDP给你抹红,COD给你抹黑。这是一个非常的设计,这个设计国家统计局非常赞成,最后经过国务院批准,就按这个办。

  减量怎么算呢?增量是算出来的,再告诉我2005年以后你新上了哪些减排的措施,比如新上了一个污水处理厂,那我去看看进水浓度,出水浓度,你新上的二氧化硫的脱硫是2005年以前的电厂的我就去看,2005年以后那还不行,那还要增加的。

  按照这三大原则,前半年完成“十一五”任务的那些省份全部是增加的,所以我们就把这件事规定下来之后,经过国务院批准减排才真正开始。你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如果地方不重视环保,不搞污水处理厂,不进行脱硫工程,肯定COD、二氧化硫都是增加的,统计我们就都不认了,这里面没有统计的事,你们可以看出来。这三大原则解决了一个数据来源问题,到底减了没有?我们还有一个检验标准。现在就看,我们有“四个是否”检验地方减排是不是真正做了,或者有什么效果。

  第一、我们认为污染减排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经济的活动。光是环保局在那儿干,减排根本就完不成,为什么?我们可以从三大原则里,增量GDP环保局管得了吗,城市化率环保局管得了吗?资金也不是环保局管的,建设也不是环保局管的。所以,如果要想减排能完成,必须是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也就是说政府抓才行,所以这个机制是否建立是最关键的。是不是省长和省委书记在抓,我们很多地方都有这个现象,只有省委书记、省长抓,这个减排工作才能完成。

  第二、环境质量是否得到了改善。因为我们减排的目的主要是改善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多了肯定环境不行,我们现在全国有759个监测断面,国家控制的能够反映全国水的形势,还有很多空气质量断面在监测着二氧化硫等等。

  第三、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否得到转变。中央提出来节能减排的目的就是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抓手。一个地方我们不能想象,它的经济发展都是靠高污染、高能耗,六大重化工业领头的,减排会完成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就看当地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高科技是不是慢慢的越来越多,还是说小造纸、小钢铁越来越多,这就是衡量你减排的。

  第四、就看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没有。在线监测、人员、设施、水平是不是增加了。

  这四条检验的标准和三条措施有了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就说你用什么制度来确保减排要真正推动呢?我们就有新的九项制度。

  第一、大家都是考核制度。污染减排的考核,统计和监测,这是国务院发了文的。考核的核心有几点:一是什么叫完成任务没完成任务,有三条,一条是三大体系建设情况你搞了没有,你进行的怎么样?第二条是国家的各种政策你落实了没有?第三条环境质量是不是改善?我们又问各个省哪个断面大概达到什么水平,最后就是说这两个数完成没有。这三条有一条没完成就认为你没有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就要追究责任,问责就要处罚,处罚的主要措施一个是限批,环保部门这个减排完不成,经济发展先放一放,先重点抓减排,就是要限批。2007年的时候,我们对四个省、三个企业集团进行了限批,震动是非常大的。2008年上半年我们又对13个污水处理厂和脱硫设施进行预警公告,有问题年底整改不了就限批。

  二是取消荣誉称号,凡是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污染管理的有关荣誉称号,什么模范城市,反正是这些七七八八的,只要没完成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地区荣誉称号统统取消。

  三是对于政府部门的、其它的工作人员,你不能评优创新了,这个完不成其他干的再好也不行。

  四是对于那些严重的负有责任的那些人,监察部门追究其责任,这是考核制度的核心,国务院发的文。

  第二、统计制度,就是三大原则。国务院认定了我们这三大原则,增量怎么算、减量怎么算,就这么着考核地方,大家知道这个事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开始有不同的意见,很多地方环保局是坚决反对,因为按照我们这个他就知道就得真干了,不干完不成。

  后来我们出去跑了一趟,听一听地方环保局的。我说你要考核人家政府的,这个我们从来没依据的,你们好多都是清华毕业的,清华大学也没有告诉我们说可以这么弄总量的数,哈佛大学也没有告诉我们说,可以这么弄总量的数,完全是我们现在新编的一套办法。统计制度的核心就是三大原则,就按这个搞,监测制度的核心就把在线监测的数据纳入了可以评定节能减排的依据。

  这三大制度下来了之后,地方就老老实实回去干了,不干就增加,增加完了以后就要追究责任。

  污染减排的核查制度,比如说你到了一个企业怎么办?就说新增的,2005年以后,2006年新增的污水处理厂,你去核查什么,新上的脱硫设施你核查什么?我们当时就觉得非常犯难,因此我们就跟他们一块研究。最近环境监察局去天津检查,去那个厂子设备是锈的,所有的机器都不转,专门安排一个人做记录,今天进水多少,浓度是多少,出水多少,浓度是多少,编的记录特别全,你说你查记录,查在线监测,他把排水管放在清水池里,你在网上一看这个厂子不错,我估计在座的有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事。这样的话,给我们带来了问题,光去看的时候没有用,平常是不是在运行?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就是总量和其它达标管理本质上的区别,所以我们要知道它平常有没有转,因此,我们怎么核查呢?怎么验证呢?我在新疆当了三年牧民,放了三年羊。我就跟他们说牧民称羊长多少肉,不是一个一个去称,他就看羊吃了多少草。

  因此,我就跟他们说,我们太先进了不行,比如说污水处理厂,我们去了除了查你的在线监测记录之外,还有两条必须查,第一用电量,用电系统处理一吨污水再省电也得0.2度,去了以后把电量调出来,你半年没运行你说吧,我才不管你在线监测多好呢?自用电量也有一个,我们就查这些,只要数据不对,我这个核查办法、统计办法里面都写着呢,不记减排量。去年记过减排量,我作为增加量加回来。完不成任务就追求责任,核查制度已经颁布了,调度制度也有了。

  备案制度国务院文件里都是有要求的。所以各地要制定一个良好的减排计划,原来各地不知道怎么弄。我们现在为了制定计划,出台了一个制定减排计划的指南,告诉地方必须计划包括哪几个方面,增量怎么算,减量怎么算,资金从哪儿来,今年上几个设施都得列出来,年底一个一个考察,没在计划上的不予承认。国家环境部备完案之后,地方才能执行,信息公开,所有的信息全社会都是公开的,包括所有淘汰的这个,环境部一号文件就是公开信息的。只要我信息一发布,给银行送去,只要是关停的企业,银行就都不发放信贷了。

  预警,预警很好理解,哪个省完不成的,省委书记、省长不是我们管的,但是有一样,我们可以说,谁可能完不成,为什么?预警发布了以后效果非常好,地方非常重视,就怕我发预警公报。

  这样我们把数据来源问题解决了,检验标准也解决了,推动的措施解决了,这就整个形成了我们减排实实在在推下去了,如果大家还想继续简化,就说记住四个“三”,三大原则、三大体系、三大措施、三大环节。

  三大环节,我们抓了备案,前期的备案,中期的核查,核查以后的督促和整改。记住四个“三”,就知道我们环保系统怎么在推动减排工作。

  第四、综合性方案的解读。理解减排一定要研究综合性方案的解读,是国务院发的,是给地方政府各个部门让他们知道怎么做减排这件事。一共是10章45条,其中38条跟减排有关,还有一些是属于单独节能的。2007年的“15号”文件非常重要,在这儿说几句,我们编了一个1、3、5、7、9,便于大家记,是我编的。第一个实现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就是减10%,第二个是落实三大措施,就是工程、结构和监管,各减多少,有充足的计算,在方案里都有,淘汰的、关多少电厂,关多少水泥,这里面都有。第三个要完成五项任务,减排里面要建立台帐,三大体系考核、监测、统计,软件国务院已经颁布三个办法,硬件中央07年给了32个亿,建立三大体系,制定计划,并进行年度分解。大家一块来搞减排,包括财政、税收、外贸、工业部门、发改委、环保一块搞节能减排建设。

  三大体系中问责和强化责任是关键。七项保证条件我就不多说了。九项法规,发改委承担综合任务,它给各个部门都分了任务,报告了国务院,国务院同意。我们环保部门也都分了任务,去年、今年的任务都分了,哪个司干什么,什么时候完成,干到什么程度都有。

  第五、进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初步建立了领导体系,节能减排领导体系。二是抓好制度建设。我已经讲过了九大制度基本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三是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在这儿补充两个,《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施运行及电价管理办法》这个是优化发电上网的调度,什么意思?谁能上网,发电厂主要是上网卖电的,给谁的发电指标呢?就是按照污染排放的水平排队,污染排放的水平由环保部门排队,意思是说在所有的电厂里面,上脱硫设施的多给你任务,你多发电多挣钱,不上脱硫设施的往后排,就不给你任务。第二是上了脱硫设施之后,由环保部门认定了之后,电的价格在原有的基础每一度电增加一分五,这一分五是用于脱硫的,环保部门考核,主要的核心内容就是这两个内容。

  四是环境准入。污染减排的限批主动权在我们这儿,所以这些企业都非常着急,包括地方,我查了之后,认为哪个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展缓慢,排污收费也不到位什么的,我列上之后,就开始限批,包括脱硫设施什么的。五是加强能力建设。这一套新的玩法,我们是要培训的。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干什么事,今天还在青岛又召开污水处理厂核查的核算培训班,意思就是通过查电脑、查历史数据、查风机转了没有,转了记录一下,没转电脑上也有,没有数据我就认为你没转,完了以后就要再发要求,再完善,这就是“放羊”的理论。我们又在培训,培训了2000多人,环保部门已经都知道我们怎么弄这件事。

  六是组织协调,推进工程减排。工程减排到现在3.1亿千万瓦的脱硫机组,占到了大概一半了,机组都上了脱硫,上的非常快,累计投入1000多亿元。污水处理厂1200多座(刚才傅涛说已经1500多座了)。污水处理率现在提高到60%。很多地方都要县县建污水处理厂,推进的非常快,尤其那些预警过的省份,比如说海南、广西、江西、福建、安徽,那都是省长、省委书记亲自在抓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他要不上就完不成了。像江西,省委书记、省长上半年就去了环保局五次,从五大银行弄了65亿元,成立了一个公司,各个县里面同时在建污水处理厂,2010年之前所有的县污水处理厂全部能建成,其它地方也一样。所以,总理讲的污染减排,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含义就在这儿。跟前年绝对不一样了。

  七是加强环境执法,狠抓结构减排。去年湖南省一下关停了将近300家造纸厂,洞庭湖湖水半个多月之内由劣五类上升到三类,有很多造纸厂没有治污设施,就是直排。在淮河这边整的差不多又跑那边去了,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上半年,辽宁把所有的造纸厂先全部停下来,一个一个再开,开的时候把标准严了,所以多少年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次解决了,河水一下子就好转很多,省长亲自在抓,谁不得力立即收拾,这个力度是非常大的。包括镇江有个造纸厂,国有企业,60万吨的,镇江完不成任务,怎么办?那些老的国有企业关又关不掉,最后市长亲自到那儿做工作把这个厂子关了,最后都解决了,一下子好很多。所以节能减排这个事,逼着他们尽量要推。

  最后,你们可以看看污水处理量,这些数据可以看看。污水处理量逐年在上升,而且上升是非常快的。从2005年到现在上升了不少。再看看脱硫更是这样,2002年的时候只有个别的试点,这个从2005年之后突飞猛进,现在已经占到50%了。

  2007年出现拐点,同比两个指标都下降,下降了这么多,上半年继续下降已经讲过了,所以形势还是不错的。这是变化情况。又问了,说环境里面COD和二氧化硫少了点没有呢?我们环境监测有759个监测断面,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持续下降。酸雨,2007年比2006年酸雨减少了10万平方公里。

  大概是这么个评价,2007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今年前三季度继续保持双下降的良好态势,污染防治由被动治理向主动防控转变,环境历史性转变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环境保护工作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我们还存在什么问题呢?现在要清醒的认识到问题,有几个:第一、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全国煤炭消耗总量约26亿吨,火电装机容量达5.54亿千瓦,高科技比重更加小了。COD排放不容乐观,造纸企业占35%,现在是在工业企业的35%。现在60%的COD是来自生活的,将近40%来自工业的,所以说我们抓生活的揪住污水处理厂不放,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也有人说你这个不准,我再也没有别的数了。

  第二、政策措施还不到位,现在有186个城市还没有污水处理厂,35个地级市直排,县级市151个。我现在建议一下,县级有些小的我现在不管,市一级污水处理进展缓慢的,限批。资金投入不足,有些项目还比较难。

  第三、各地减排工作进展不平衡。中、东、西部,现在是西部大发展,东北崛起。西部大开发,现在上的都是钢铁高能耗行业,不容乐观。所以这个是很难受的,现在有很多省比2005年还在增加。

  第四、达标率还比较低,我们测了一下,统计达标率都是98%,我们实地测的60%不到。

  第五、三大体系建设速度难以适应减排实际需要。现在地方报的数据太大,水分也比较多,我们去了一核对就不统一,所以现在矛盾也比较突出,所以现在一到半年核算时日子非常难过。

  责任制的问题,提高准入门槛,强化减排,完善政策,加快三大体系建设。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骆建华:感谢赵司长作了这个报告。我在人大时知道,当时人大常委委员最不担心的就是10%是否能完成,这个指标按统计报的话,你要什么数字他就会给你什么数字,肯定能完成;最担心的就是10%指标变成数字游戏。今天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他们用了很多办法。下面请各位老总跟赵司长做一个互动。

 
  赵华林:这招儿行不行,我们反正干了一年多了,是不是昏招儿呀,你们都是专家。所以,我要这么说他就有点放心,原来认为你们肯定能完成,他觉得报的肯定是假的,但是这次来真格的就难度非常大。上半年我刚从山东开一个流域会,去济宁市,济宁市前几年水污染防治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前河里面有鱼的很少,现在变成了没鱼的河很少,就是鱼都回来了。可见,他们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比如说离河1.5公里、10公里、15公里的地区,排放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做了很多工作。他们上半年,水里面自动在线监测,显示水里面的COD下降了22.4%,氨、氮下降了33.6%,这是比较规整的数据。我上半年核了,上半年COD排放下降了4.6%,他们的力度非常大。他们问我,我这减了这么多,让你一算才减了这么点,我说今年你们山东都好。我跟他们说这意思,宁可让这个数小一点,你说现在到10%,减排任务都完成了,中央、社会各个部门就绝对不会在乎这个环保了,环保这个事都是从负面讲,环保的推动工作一定要从负面多讲。

  我有一个理论,我说环保部门的职责到底干啥呢?我说环境保护部门法律定的是统一监督管理,没说统一治理,治理的责任不是你。首先,环境保护部门,你要多说那种不好听的话,你要把环境的问题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告诉党中央,告诉国务院,告诉全社会就行了。我一直说环保就是看门狗,主要的是来了贼了就要叫,贼来的多了大叫,反正你得叫,至于主人是不是把这安全做好,他是想把家里装修好,买家具买大的彩电去看,还是加上铁丝网,这是他要综合平衡协调的,狗是管不了这个事的。所以最终的安全不是你负责的,你不要弄错了。但是,我们现在恰恰有些人不敢说,那儿没治好,我们可千万别说那儿没治好,没治好是环保局的责任,我一直不同意这个。

  后来又一次在局里面讨论环境部成立了以后要做什么,我就发了一个言,环境部成立了以后我们负的依然是有限责任,不要认为环境部成立了,现在就可以说我们对环境质量负责了,主要还是监督管理。我希望跟各位老总多讨论,因为你们都是大企业,规规矩矩在做。现在我们污水处理厂投入很大,运行费每年都350多个亿。

  去年我们查电厂脱硫运行率低于80%的,我按照这个文件所有的电价扣回再罚它五倍,七个电厂整回来将近2个亿。我的意思就是说,这是国家的大事,你们把你们的智慧贡献出来,你们最知道污水处理厂怎么能造假,怎么能蒙环保局,告诉我们知道就行了。现在电厂怎么查,我们弄出一套,电厂那个设计脱硫的中控室的,我都聘请德国回来的专家,他去了以后电厂说我们那儿运行非常好,去了以后谁敢动人家中控室的电脑,我们的专家就动中控室的东西,马上调出来你这个增加风机是怎么回事,对不起,三问两问那些人的头上的汗就下来了。我说我就听他们的,再不行就限批,老总就表示我们一定要做好。有的知道我们这么查,他把电脑里的数据删了,删完以后只有今天的,昨天的就没有了,没有历史数据,我们又临时从北京调专家把历史数据恢复了,现在我们在弄这些管理。

  现在省长们都知道我们怎么办,经过这一年多,省长、市长都说有道理,越是宏观越是准确。比如某一个市可能会有差别,但是全国不会有多大的差别。所以希望各位老总给我们点支持,你们将来参加核查,也是荣誉。你们搞的是企业,我讲的是管理,可能远了一点。


  傅涛:这个工作非常难做,您讲的三大原则是一个关键点,没有这个的话就是汇报数据而已。污水处理来说,污水处理厂进展非常快,但绝大部分掌握在非常低级的企业和个人手里面,根本不上系统。我们的行业80%没有系统,查起来非常难,查电费是一个非常好的点。

  我们最近想,水厂应该开发一套系统,要不然监管部门不知道。我们最近也想在做开发,但是这个有一个过程。现在各个大的是有,但是新建的这批绝大部分没有。

  还有一个小的建议,如果要完成任务的话就去抓生活污水处理,但是要看效果的话,就抓工业污水,它真的产生效果,从对生物的毒害性来看,工业污水可能量小,但是比例很大。我不反对把生活污水作为一个监管的重点。现在完成环境指标并不难,下雨多就会好一点。

 
  罗浩:我今天对环保部的工作又增加了一份了解。这次我们感觉到各个地方的一把手已经开始重视,有“狼来了”的感觉。节能减排光靠工程减排永远是赶不上任务,因为工程投资、工程技术、包括费用这块肯定是跟不上的,所以真正的节能减排还在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个是很重要的。为什么?我们产业结构这块追求的是GDP的增长,但实际上我们产业结构还存在一个在低端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最近我在广东待了一段时间,感受非常深刻,“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在环保这块不行,这跟他们的产业结构有关系,环保部门去监管也是很困难的,这种状况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要调整,光靠工程减排可能是治标不治本的。

  另外还出现了一个情况,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虽然把环保作为一号工程,但是指标完不成怎么办,他把这些行业转到落后的地方,当然对地方来说可能减排完成了,但是对整个国家来说并没有减少,反而规模又扩大了。

  对于COD的贡献来说,我认为工业污水比生活污水要大,很多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接纳了工业污水,工业污水对生活用水危害大的多。要真正实现减排的目标,我认为抓工业污水减排会更有效。从企业来说,我们做环保的企业,环保也是国家的国策,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企业确确实实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实施项目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障碍,比如说污水处理厂在土地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障碍,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情况下,这样导致污水处理厂建起来很难运行,我们现在企业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在做,在费用方面往往遇到很大的障碍,尤其在西部和东北地区。

 
  刘昆:我们长期和国外的环保部门接触,发现我们的秉性跟国外不一样,首先它是一个外包的感觉,在我们这里都是我们自己的,包括您那儿可能也都是自己的。

  在初期的时候,为了能够给政府服务,像我们这样的企业,肯定都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家慢慢做起来了,我们也相信司长会有相应的回报,不管什么公司,最后的两个字是一样的叫“公司”,所以我想提一下服务外包的待遇。

  我想外包是基于信息化,您看刚才1200跟1500在您脑子里就打架了,我想我们能不能信息化,这个信息化一个是专家库,作为我们一个咨询公司,至少有3000人在我们的专家库。还有一个公司库,对您司长来说,脱硫、水、固废,到底有多少在您脑子里可能没有具体的数据,可以建立一个数据库。信息特别重要,是决策的一个绝对的依据。所以,我们有没有信息库,有没有这样的支撑体系支撑着您非常重要,我非常同意您的理念,宏观的掌握,科学的理念。这是信息化。还有我们做CDM项目。

 
  刘德冰:我的建议是赵司长负责的是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从整个国家来说,节能减排是一个重大课题,节能减排光靠一个部委也是很难的,现在我们环境商会,我们这些会员单位,都应该说是在这些行业做多少年的,大家都做的很熟,现在我们想在国家节能减排里面积极参与,我们也有这个责任,我们也希望为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国内国外信息的收集,数据库的建设,哪些方面你觉得在座的企业能够为你们工作,我想在这些方面有一个具体的课题,等一下我想跟你汇报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黄卫华:今天听了赵司长的报告感受非常大,对环保部、对节能减排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刚才刘总讲的非常好,基本上代表我们的一个想法,作为环境商会,作为我们中环保水务,是完全国有的一家企业,赵司长刚才讲到的很多问题,我们当中也有,讲到做的一些工作我们也在积极努力。刚才赵司长讲到的三方面的减排,我们本身是做投资,做工程的,工程减排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感觉上来讲,关键的关键还在于监管减排,我们感觉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比资金、比人才、比技术、比各种投入好像更重要,建立一个公平的、高效的、科学的制度非常重要,刚才赵司长讲的九方面的制度,对我们来讲也非常重要,我们企业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也是尽我们的所能,我们在座的有这么多成员单位,我们每一个企业又有几十家的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又有一大批的技术人员,我们又非常关注国家政策的走向,也特别希望赵司长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跟我们进行一些交流。同时,我们这些同事,搞技术的、搞政策研究的、搞企业经营的也愿意成为赵司长的左膀右臂,一切听您召唤,把工作做好。

 
  文一波:赵司长实际上掌握着我们的饭碗,您做的东西对我们是特别有鼓舞,还有很多工作尽管没完善,但是确确实实成绩是有的,有些行动切实有效,这个是我们看得见的。尽管还有一些政策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现在只能循序渐进。我想我们愿意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赵司长讲了跟我们公司直接接触有一些障碍的话,可以跟我们环境商会接触,从公益性的角度来讲,我们确实在做的,我讲的更直接一点,我们希望把整个市场拉动起来,我们靠的就是项目,市场好了我们才有饭吃。我们不是不愿意为国家的节能减排做贡献,我们跟传统的科研院所是不一样的,我们希望有些课题做做。

  另外,我们无偿做一些工作,也是可以的。赵司长确实比较忙,我们今天大家都有很多想法都想跟司长沟通,希望以后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沟通,再次感谢赵司长,百忙之中给我们上了一课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多的信心,谢谢赵司长。
 
 
                                                                                2008年10月15日

人民调解委员会 【更多】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