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光: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巡视员何炳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专题调研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问: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何战略意义?
答: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参与未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是有效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途径。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上升为国家战略。
问:环保产业十二五规划的投资规模如何?
答:在环保方面,预计2010-2015年,仅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可达6000多亿元,运营服务规模也将超过6000多亿元。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潜力巨大,拉动经济增长前景广阔。
问:节能环保产业的内涵如何界定?
答: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
这样的界定,主要是坚持与时俱进,从解决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治理突出环境问题入手,对应对节约能源、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而提出节能产业、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确保推动产业发展和节能环保重点工作相结合,做到推动节能环保产业有的放矢;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经验,使之符合和满足技术装备、产品、服务等作为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确保相对比较全面。
问:节能环保产业有哪些特点?
答:与传统的竞争性产业相比,节能环保产业具有鲜明的内在特点。
其一,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主导型、法规驱动型产业。例如,“十一五”二氧化硫排放标准的提高和法规严格执行,催生了烟气脱硫产业的萌芽和壮大;一系列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极大调动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十一五”大规模的投资拉动,促使城镇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其二,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取决于政府节能环保目标的要求。“十二五”乃至以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将开展大规模的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必将对我国节能环保发展提供强劲的产业需求。
其三,节能环保产业需要高技术的强有力支持,但并不完全依赖于高新技术,通过法规和标准,使现有适用的节能环保技术在传统企业中得到大规模应用,仍可以使该产业做大做强。
其四,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广,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
问: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答: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节能环保产业呈加速状态,目前已初具规模。据测算,2008年我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49万亿元,从业人数2700多万人。节能环保产业领域不断扩大,已涵盖提高能效、污染治理、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的各个方面。
问:目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总体而言,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一是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二是结构不合理,缺少龙头骨干企业,固定资产在1500万元以下的企业数量约占90%,产业集中度低。全国1600座污水处理厂和700座垃圾处理厂分散在上千家运营主体中,而运营服务业较发达的法国,污水和垃圾则主要由三家大型运营企业负责。三是市场不规范,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尚待完善。四是政策机制不完善,能源资源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稀缺程度,排污收费及污水、垃圾处理费收缴率低,税收优惠激励力度有限,生产者责任制尚未建立。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环保基础设施和脱硫装置特许经营等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尚未广泛推广;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水平较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不健全;污染治理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问: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何思路?
答: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为重点,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突出自主创新,培育规范市场,增强节能环保产业竞争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产业支撑。
问:近期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重点领域是什么?
答:近期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做大做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大规模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示范一批节能环保共性和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节能环保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搭理推广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加快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
问: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何政策措施支持?
答:作为典型的政策法规驱动型产业,构筑政策法规支撑体系,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是需要实施重点工程,拉动产业需求。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形成激励机制。三是支持技术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强化法规标准约束,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五是倡导可持续消费,提高公众节能环保意识。六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