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记者就生态脆弱区保护的目标、任务、重点和对策措施等有关问题采访了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
问:在全党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环境保护部印发《纲要》有什么重要意义?
吴晓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专门指导生态脆弱区保护工作的长期规划,阐述了生态脆弱区的基本特征和空间分布,分析了我国生态脆弱区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明确了保护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并提出了工作任务、重点和对策措施,对于学习实践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纲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纲要》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我国生态脆弱区大多位于生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是我国目前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贫困区。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有利于提高这一区域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维护当地社会稳定,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再次,《纲要》是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具体体现。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对生态脆弱地区实施保护优先、限制开发,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通过脆弱区保护,打破行政区域界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区域保护经验,为生态功能恢复和保育的体制机制创新提供平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问:生态脆弱区的概念是什么?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现状如何?有哪些分布特征?
吴晓青: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这些交界过渡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与两个不同生态系统核心区域有明显的区别,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是国际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
当前,我国生态脆弱区经济增长方式普遍粗放、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监测与监管能力不足,面临的生态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面积巨大;二是土壤侵蚀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三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贫困不断加剧;四是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资源环境矛盾突出;五是湿地退化、调蓄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
我国的生态脆弱区有3个特点:分布面积大、类型多、脆弱性表现明显。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区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行政区域涉及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21个省(区、市)。
从类型看,主要有8个类型,分别是东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西北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生态脆弱区、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西南山地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青藏高原复合侵蚀生态脆弱区和沿海水陆交接带生态脆弱区。
问:《纲要》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是什么?
吴晓青:《纲要》确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以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恢复和改善脆弱生态系统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区推进、分类指导、强化监管、适度开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争取到2020年,在生态脆弱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政策保障、生态监测预警和资源开发监管执法体系,脆弱区生态系统得到全面恢复。
为此,《纲要》确定的生态脆弱区建设主要任务为:一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脆弱区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二要加强生态保育,促进生态脆弱区修复进程;三要加强生态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构建脆弱区生态安全预警体系;四要强化资源开发监管执法力度,防止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
问:脆弱区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建设任务繁重。请问近期建设的重点区域有哪些?重点工作是什么?
吴晓青:根据全国生态脆弱区空间分布及其生态环境现状,规划提出重点对全国八大生态脆弱区中的19个重点区域进行分区规划建设。这19个生态脆弱区保护重点区域为大兴安岭西麓山地林草交错生态脆弱重点区域、辽西以北丘陵灌丛草原垦殖退沙化生态脆弱重点区域、阴山北麓荒漠草原垦殖退沙化生态脆弱重点区域、贺兰山及蒙宁河套平原外围荒漠绿洲生态脆弱重点区域、南方红壤丘陵山地流水侵蚀生态脆弱重点区域、西南岩溶山地丘陵流水侵蚀生态脆弱重点区域、横断山高中山农林牧复合生态脆弱重点区域、云贵高原山地石漠化农林牧复合生态脆弱重点区域、青藏高原山地林牧复合侵蚀生态脆弱重点区域、辽河、黄河、长江、珠江等滨海三角洲湿地及其近海水域等。
近期重点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生态脆弱区现状调查与基线评估;二是加强生态脆弱区监测网络与预警体系建设;三是开展生态脆弱区保护、修复和产业示范;四是典型示范工程整合与技术推广。
问:为了《纲要》的贯彻落实,应当采取哪些保障措施?
吴晓青:《纲要》的贯彻落实,要从6个方面加强保障。首先,要完善生态脆弱区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强化生态督察,促进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和建设;第三,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建立多元社区共管机制;第四,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多渠道筹措脆弱区保护资金;第五,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脆弱区生态保育;第六,探索产业准入管理,从源头遏制脆弱区生态退化。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