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规划 >>内容详细

中共温州市委关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2009-07-31 10:19:46  

(2008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温州市第十届委员会

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两创”总战略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温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重大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事关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率先进行市场化和民营化改革,推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了工业化后期。特别是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探索实践,为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工作基础。但是,我市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尚未解决,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层次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布局散和技术支撑力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当前,我市正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全球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尤其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将对我市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一定时期内我市将面临出口难度增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解决当前我市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新的优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具有温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2、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两创”总战略,强化产业政策导向,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着力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不断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普惠性,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加快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

  3、基本原则。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下五个结合:

  ——坚持保稳与促调相结合。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方针,既立足当前,落实“治标”之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着眼长远,实施“治本”之策,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存量调整与增量优化相结合。加大存量调整力度,加快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充分发挥传统产业在发展高新产业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 

  ——坚持改革驱动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推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努力提高技术、人才、管理等创新要素的贡献率。

  ——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发挥温州产品、营销网络和温州人优势,促进“三外”经济交融互动,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引进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高层次人才,增强经济发展外部动力。

  ——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各级政府实践科学发展的能力,强化产业政策导向,发挥政府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

  4、主要目标。力争到2012年,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至2012年,力争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格局,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接近50%,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取得新突破,中心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左右,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0%以上,传统优势产业优化提升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著名品牌、优势骨干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取得重大进展。至2012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全社会科技投入、科技活动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均在2007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翻两番,力争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以上,科技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水平有较大提高,全市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居全省前列,为建成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至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推进,耕地和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建设成效明显,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在确保“十一五”期间下降20%和削减15.1%、15%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有效下降。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和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速向农村延伸覆盖,城乡区域间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

  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旅游会展、研发创意和中介服务等六大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推进体力型传统服务业向智力型现代服务业转型。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态和电子商务,加快建设航空、铁路、港口物流基地,积极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提升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金融业,完善地方融资平台,吸引外资银行、民营银行入驻我市,规范发展保险、证券和期货业,引导发展创业投资公司,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加强旅游接待设施、重点旅游景区和旅游交通网络建设,精心打造休闲旅游业。培育会展业特色品牌,发展会展经济。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软件开发等科技服务,加快发展广告策划、建筑设计、艺术制作、文化时尚消费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发展信息咨询、会计审计、法律咨询、工程咨询、评估认证、科技中介、产权和技术交易等中介服务。着力培育发展资本、技术产权交易、土地流转交易、房地产、人才培训交易、信息等要素市场。

  6、加快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电气、汽摩配、泵阀、船舶等先进制造业,提升成套设备生产能力,形成若干个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模具、铸(锻)造、表面处理、紧固件等基础配套产业,提高大型配套和高端配套能力。加快发展以石化、能源等为龙头的先进临港重化工业,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效果好的重大项目,尽快形成临港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大力发展风电装备、生物医药、液晶显示、太阳能硅、半导体照明、新一代移动通信、新材料等产业,培育发展若干个高新技术产业群。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应用,服装、鞋业、合成革等传统优势产业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企业信息化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特色优势行业的信息化改造,提高企业研发、制造、营销、管理环节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坚决限制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及产品,加快淘汰“两高九小”领域的落后产能,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指标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年均降低5%左右。

  7、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建立健全粮食生产和安全保障体系,确保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现代农业功能区建设。重点培育发展粮食、水产、花卉苗木、畜牧、蔬菜、水果、竹笋、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十大主导产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特色农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强镇强村。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推进农业生产方式专业化、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和科技含量,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增值。大力外拓农业基地,提高我市农产品供给的保障能力。提升发展种子种苗产业,推广生态种养技术,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和集生产、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创新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机制,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合作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把农产品入市质量关。

  三、着力抓好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

  8、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的驱动力。深入实施优势特色产业科技提升行动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和行业龙头企业“135技术赶超计划”,提高优势特色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建成若干个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园区,做强我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开发建设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步伐。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实行政府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向创新型企业和创新项目倾斜。每年组织实施一批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认定培育一批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9、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市。深入实施人力资源强市战略,以创业创新人才为重点,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在深化“新世纪551人才培养工程”的同时,全面启动和推进“瓯江人才计划”, 培养与引进一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业创新人才队伍。推进“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大力开展产业技术教育培训和农民专业技能培训,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产业工人后备队伍和职业农民队伍。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为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集聚和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10、优化空间布局。坚持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以城镇体系规划为抓手,着力推进城镇和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深入实施“553”城市提升计划,以沿海产业带建设为平台,推进温州大都市区建设,加快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步伐,更好地发挥温州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培育温州南翼副中心城市,促进鳌江流域城镇群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县(市)域总体规划,重点建设好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我市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港航业和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产业,加快建设港航强市;积极推动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和山区休闲旅游等产业。大力推进“共同跨越六大行动”,深入实施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重点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促进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

  11、促进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调整优化收入结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加快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扩面,强化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增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投资和供给。培育教育文化、体育健身、娱乐休闲、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提高大南门、欧洲城等核心商圈的经营档次,引进国内外一流品牌入驻,提升消费档次,增强辐射功能。建设以时尚服饰、旅游购物、餐饮娱乐、信息数码、汽车消费等为特色的商业街。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连锁超市、大卖场、专营店、购物中心等现代商贸业态。完善以乡镇、社区、行政村等为基础的城乡流通服务体系,发展一批社区(乡镇)超市、连锁便利店和专业店等,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举办温州购物节等节庆促销活动,进一步引导消费,刺激消费。优化消费市场环境,保障商品质量和消费安全。

  12、优化投资结构。引导和推动民间资本投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以及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坚决制止资源消耗大、污染重、效益低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实施企业技术改造“百项百亿工程”,推进重大工业投资项目,着力加大对装备制造业、临港产业、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有利于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制造业项目。制订完善《温州市工业项目评估办法》,对项目的产业政策、节能减排、投资强度、建设期限、技术水平、现实条件和市场前景进行评估,及时筛选优秀工业项目,通过土地挂牌出让的形式积极推进项目落地,进一步降低投资成本,优化投资环境。严格执行投资合同,规范工业企业投资行为。鼓励企业更新添置设备,开展“零增地”技改、盘活闲置厂房等挖潜节地工作,提高单位土地贡献率。

  13、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坚持“引进来”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推动利用外资从注重引进资本向更加注重引进技术、管理和人才转变。坚持“走出去”与外贸出口转型升级相结合,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动优势企业多形式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和创建国际品牌,积极推动一般加工和贴牌加工向自主设计和品牌经营转型。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引导支持企业从注重产品和劳务输出向更加注重科技研发、市场拓展、生产基地建设和资源性开发转变,加快培育温州的跨国公司。大力促进外贸、外资、外经等“三外”经济交融互动,努力形成“三外”并重的开放格局和“三外”互动的新机制。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加强与兄弟城市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温州打造成长三角南端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极;积极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将温州打造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翼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加强与台湾地区的经贸合作,在温州南部地区建设台商创业园,将温州打造为长三角、海峡西岸地区和台湾地区交汇的“三区枢纽”。鼓励引导我市优势企业跨区域发展,突破温州在土地、人才、技术等方面要素制约瓶颈,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14、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战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深化能源节约措施,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积极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抓好一批节能型和清洁型示范企业和项目。加强节能评估审查,做好重点用能单位对标工作,限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确保完成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的目标任务。坚持污染整治与环境保护并举,深入实施循环经济“551行动计划”,推进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抓好10个循环农业示范区和100个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严格实行减排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与减排绩效挂钩制度,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

  15、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监管作用,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方式。探索建立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新机制,完善工程建设交易、政府投资项目、政府采购、国有土地出让、产权转让等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快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和创新,建立完善银企合作机制,规范引导民间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完善农业贷款风险机制,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股份制改造,大力支持企业上市,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开展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管理模式,支持企业重组做强做大,鼓励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参与收入分配,探索推行期权期股制度。按照“非禁即入、有需则让”原则,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力、交通、水利、市政公用设施、社会发展事业等领域建设。加快完善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系,推进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向基础性、关键性领域集中。

  四、重点实施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十项举措

  16、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按照“一轴六片十二区块”规划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民科基地、大小门临港产业基地、乐清湾船舶电力临港产业基地和苍南临港产业基地等十二重点产业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海洋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使沿海产业带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到2012年,计划总投资约 1500亿元,建设重点项目 110 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

  17、推进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以科技研发、科技创业、科技中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构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按照“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思路,加快建设企业信息化、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信息、电子商务交易应用、农业综合信息和农村管理等一批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到2012年,建成30个为特色支柱产业服务的省级或市级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10个以上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含孵化器),10个以上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18、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示范工作,建立完善创新型企业认定制度,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每年培育20家以上创新型企业。对创新型企业进行授牌奖励,以奖代补。加大创新专项资金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开发工业新产品,支持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业化,支持建设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对经认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所承担的技术创新项目,优先列入市级技术创新类项目或优先推荐申报省级技术创新类项目。

  19、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工程。编制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进一步明确集聚区的功能定位和建设规模。加快建设滨江商务区,规划建设龙湾、瓯海、乐清、瑞安、龙鳌次中央商务区。突出集聚功能,积极打造一批研发创意产业集聚区、现代物流集聚区、商务发展集聚区、旅游度假集聚区、文化休闲集聚区和综合服务业集聚区。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依托,积极打造科技服务楼宇、创意设计楼宇、信息楼宇、金融商务楼宇、中介服务楼宇等特色楼宇,大力发展楼宇(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产业。引导与扶持中小服务企业做专做优。推进工业企业进行主辅业分离,支持其分离出来的现代服务业态集聚发展。选择一批已有一定基础、符合区域定位且发展前景看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争取列为省规划布局内集聚区加以重点培育。

  20、推进国内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工程。充分发挥温州产品、营销网络和温州人的优势,推广互联网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完善国内营销网络,建设国际营销网络。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拓展市场中的带动作用,吸纳中小企业进入其营销链。引导支持企业实施销售战略联盟“抱团”开拓市场,建立销售战略联盟。由政府组织引导,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温州名品购物广场”。鼓励企业借助中博会、哈洽会、西洽会、海交会等各类展会活动进一步开拓市场。充分利用境外中国商品城的平台作用,巩固提升现有市场,开拓新的市场。加大对俄罗斯康吉、越南龙江、美国通领、乌兹别克斯坦皮革工业园等境外工业园扶持力度,设立企业境外服务机构。加大区域品牌和温州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发挥区域品牌效应。

  21、推进特色工业产业集群提升工程。实施“创新强工”战略,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和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推进传统区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实施工业“百龙计划”,培育百家以上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和一批上市公司,发挥其品牌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营销网络等方面的核心带动作用。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大力培育千家以上的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发挥其“专、精、特、新”优势,示范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开展跨区域、跨国兼并收购联合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向跨国公司发展,形成“百亿航母、十亿板块、亿元群体”的发展格局。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加强核心产品研发和一二级零部件生产,强化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和整合,全面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整合提升11个重点工业园区和一批乡镇工业功能区,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

  22、推进农业产业“六化工程”。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和设施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村承包经营地流转,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化程度,5年内实现土地流转面积达50%以上;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加强农民“双证”培训,重点培育一批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农民;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深入实施农业“百龙工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5年内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0家,新增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组织200家;探索农机化区域作业、订单作业和一条龙作业的新途径,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5年内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0%以上;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温州农网、农民信箱、农机110和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推进温室大棚、畜禽栏舍、渔塘(港)的标准化改造,建设经济、实用、抗灾能力强的现代农业设施。

  23、推进大都市区基础设施工程。大力建设大都市区,提升区域发展优势,5年内实施总投资超过千亿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以“515水利工程”等防灾减灾工程和海涂围垦建设为重点,构建农水安全网络;以“一路”(南金公路)、“一港”(深水港)、“四高”(诸永高速、绕城高速、龙丽温高速、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四铁”(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金温铁路扩能改造、温州铁路西进通道)、“两场”(机场飞行区扩建、新火车站场)等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构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以浙能乐清电厂二期、苍南电厂、500KV乐清变、市天然气主干网、大门鹿西风电等一批项目为重点,构建能源供给网络;以沿海产业带和产业基地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构建重大产业基础平台;以各类社会事业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为重点,构建社会保障网络;以市政、道路、防洪、生态环保设施建设为重点,构建市政设施网络。

  24、推进经济强镇功能提升工程。按照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域总体规划,以30个经济强镇为基础,选择一批区位优越、基础条件较好、实力突出的城镇进行重点培育,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好、集约水平高的中小城市。选择人口、经济规模较大的龙港镇、柳市镇、瓯北镇、塘下镇、鳌江镇、双屿镇作为首批扩权改革试点,赋予更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促进强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25、推进“瓯江人才计划”。全面实施“温商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科技创新猎才工程”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育一支技术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编织一个完备的人才工作组织网络,构筑一批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一批引智育才基地,实现“六个一”目标。到2012年,培训经营管理人才2500人次,培养企业高级经营管理后备人才1500名;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人才100名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7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0万人,其中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5%以上。

  五、加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保障措施

  26、加强思想保障。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引导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最大限度调动全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坚定性,加快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转变发展理念,把经济转型升级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来抓,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方式方法,切实抓好经济转型升级各项具体工作。引导广大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发展紧迫感,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新,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7、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管、部门协调的组织领导机制,切实加强对经济转型升级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动。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作用,协调解决经济转型升级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各自领域的转型升级工作。支持人大机关通过代表视察、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等形式,对经济转型升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支持政协围绕经济转型升级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健全科学民主决策、行政效能和行政监督机制,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对经济转型升级工作绩效的考核,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8、加强政策保障。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以及环境保护等公共领域的财政支出。完善落实税收扶持政策,宣传和落实好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服务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政策,促进中心城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功能提升。完善落实要素保障政策,引导促进各地优先安排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临港重化工业等重大项目用地指标,引导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和成长性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大力推进优势企业上市,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制定实施有利于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政策。设立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并保障其增幅与市财政收入同步增长。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专项资金,统筹合理安排服务业专项资金,加大农业发展资金和风险资金的筹集力度。

  29、加强环境保障。大力推进“法治温州”建设,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努力提高各个领域的法治化水平,进一步优化法治环境。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环境。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充分运用各类大众传媒工具,加大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转型升级的先进典型,使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

  各县(市、区)和市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抓紧制定实施办法,并认真组织落实。

                                                          中 共 温 州 市 委

                  2009年1月10日

主题词:经济转型升级 意见
发布机构: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9-01-13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