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内容详细

盖茨比的鬼宅:文学的价值是后天赋予的

2013-09-23 15:26:21  

[导读]作品的价值,是通过阅读和阐释而被后天赋予的。而文学读者的兴趣,往往又在作品之外。虽说吃鸡蛋用不着认识生蛋的那只鸡,但俗人就是想看看后台对应什么样的道具。

 
影视作品中盖茨比的住所

英国文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新书《怎样阅读文学》中,对文学价值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有趣的解读。他认为,无论内容的深刻,风格的创新还是读者的共鸣,都不构成对文学价值的保障。

作品的价值,是通过阅读和阐释而被后天赋予的。而文学读者的兴趣,往往又在作品之外。虽说吃鸡蛋用不着认识生蛋的那只鸡,但俗人就是想看看后台对应什么样的道具。红学界有一个“索隐派”,就是成天琢磨贾宝玉的真实版本到底是纳兰成德,还是曹雪芹本人。当然,事情不止于此。

作家里面也总有一群离群避世的“高蹈派”,其中有些是要作品本身说话,有些则不免大显若隐的嫌疑,不好一概而论。而且,往往越是如此,公众的好奇心就越是火上浇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就是一例。

再就是写过《万有引力之虹》的托马斯·品钦。这位作家从不抛头露面,但记者和学者们仍一直把他当成侦查目标。这个文学界最大的神秘人物,近日还是被《纽约》杂志捕捉到踪迹。原来,他家就在曼哈顿上西区。同时曝光的,还有他的照片。原来,大师嘴里,豁出两颗十分具有挑战意味的兔牙。

除了作者和人物,小说背景也经常成为公众的好奇对象。否则,北京的恭王府也不会变成旅游景点。因为新版电影的激励,对盖茨比感兴趣的人也多了起来。虽说影片本身口碑不佳,但喧嚣的上世纪20年代,总是一个经典怀旧主题,更不要说还有豪华场面。

从前,只知道《伟大的盖茨比》的主要场景是在长岛,故事中极尽铺张的大宅,应该位于面临海湾的北岸。最近发现,还真有人专门探访盖茨比那座大房子,而且还有专门的旅游线路。而且,游船码头附近就有火车站。就像世界上很多滨海旅游区的那种俗套,当地人管那里叫做“黄金海岸”。

“黄金”的意思,当然和含金量有关。从当年的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钢铁大王弗里克到矿业和冶金大王古根海姆,都在那里修建过私家城堡。其中有些名副其实的,一砖一石都从旧大陆装船运来。那里还有一座法式建筑,模本是诺曼底一个地方的市政厅,据说正是盖茨比豪宅的原型。

1922年,当红作家菲茨杰拉德携妻女迁居长岛,一个叫做Great Neck的小海岬,也就是盖茨比住的West Egg。小说中的戴茜和她丈夫住在当时更昂贵的Cow Neck,也就是East Egg。菲茨杰拉德不满足于小说《人间乐园》的成功,还想在戏剧方面寻求发展。新地址足够体面,又离百老汇不算太远。

作为“爵士乐时代”的成功人士,菲氏夫妇要有一份与其身份相称的生活。那是一个消费主义年代,收音机和私家车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听到、看到别人的生活。大众的心理和物理边界被突然扩展,随之而来的是欲望和野心的膨胀,还有道德约束的松弛。

快速致富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小说中的杰伊·盖茨比,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人格化再现。这部后来成为经典的小说,却并没有为它的作者带来更多名利上的斩获。或许人们尚未做好接受幻灭叙事的准备,直到繁荣的泡沫终于破灭。

《盖茨比》一书完成后的几年里,菲茨杰拉德一家主要住在法国。当时,这样的美国文化人,远不止他们一家。这一点,电影《午夜巴黎》给出了一个大体完备的名录。尽管美国的经济总量早已成为世界第一,但巴黎仍被视为西方的文化首都。纽约的后来居上,还要再等20余年。

这里有着太多历史的偶然性。有人做过统计:1933年前,德国的诺贝尔奖得主超过英美的总和。正是纳粹的政策,让海量的德国天才流亡、归化,最后成了美国人。赫尔曼·戈林说,每听到文化二字,他就忍不住想拔枪。话虽如此,也是这个人,以最大的贪婪巧取豪夺他人的艺术品。

《盖茨比》的故事,还可以看做“美国梦”的一个早期版本。它还有一个更高的版本,在马丁·路德·金牧师1963年那次讲演中,得到了最为人知的阐释。它的主题不再是财富,而是正义。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