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加快推进水专项的启动实施工作
水专项本身具有紧迫性和时效性的特点。从紧迫性方面来说,“十一五”已经过半,全国水体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已经到了关键攻坚阶段。水专项如果不能及时启动,就不能在“十一五”减排攻坚中提供支撑。所以,水专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实施单位要抓紧组织推进重大专项的实施,以确保水专项示范工程与国家的节能减排工作及水体治理规划在进度上能很好地衔接起来,充分发挥专项研究成果对重点流域治污和水质改善的科技支撑和示范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水专项本身具有时效性,要直接为水体污染物减排、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污染重大瓶颈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案。当前要加快推进水专项的启动实施工作,该启动的项目应尽快启动,该招标的招标,该落实的落实,该上财政投资计划的抓紧上。根据我对形势的判断,近期国家要出台以扩大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关键要在绿色环保产业方面加大投资,增加绿色GDP的份额。我们要抓住机遇,尽快推出水专项重点项目,别叫发改委、财政部失望。
第二、加快落实系统、科学的水污染治理观
水专项的总体方案和治污思路、项目安排与以往不同。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由于以往没有充分认识到水体污染具有广泛性、流域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没有认识到水生态本身是一个活的、复杂的系统,流域水系统各个单元和治污项目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协同的关系,以至于许多水污染治理项目成效低下,有的反而增加了水污染严重程度。所以,要从总体的、全系统方面来对水污染控制的技术体系、流域水环境管理体系进行集成创新,坚持不懈地推进全面、系统、科学的污染治理观,确保示范区内水污染物减排和水生态修复等目标的实现,以此来证明水专项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从另一方面来看,水专项属于国家级创新系统,必须由官、学、研、企各方面机构组成有机的网络体系。这些机构对创新活动的参与和支持以及相互影响将促进水专项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由此可见,水专项实施不仅要考虑技术创新的学术因素,还必须研究落实制度、组织、社会参与、政治等因素。水专项的概念框架必须是符合水生态特点的系统论,其所主导的方法就应是复杂科学方法,绝对不能重走单一工程治理的老路。
第三、加快推进协同治水和产学研相结合
水专项的实施既要发挥我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又要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所谓发挥政治体制优势,指的是要发挥地方政府在治污中的主体责任作用。考核指标既要考核承担单位,又要考核地方政府。以往一些治污项目,之所以投入多但效果不好,是因为没有真正把责任落实到地方政府这个政治主体上。一旦政治主体没有责任感,就会造成投资浪费,水体污染没有得到真正治理,水污染反而愈演愈烈。水专项的实施,一定要发挥地方政府的政治主体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主体的双重作用。中组部最近提出对地方政府的科学发展观考核,如果某地名义上科学发展观落实了,但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水网地区还要到外地调水,结果将水源地域的生态环境也破坏了,哪叫什么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书记、市长们最怕上级组织部的考核,我们说哪些方面应该治理,组织部门考核说不考虑就难办了。所以,要发挥地方政府的政治主体和技术主体的双重作用。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已经有30年了,水专项的实施和成果的推广应用一定要走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当前,由于我国正面临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各地水生态日益衰退,水污染日益严重,应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产业化过程也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促进官、学、研、企相互融合协同,增强企业间的竞争、提高项目创新成效的过程。所以,政治体制优势和产业化优势能否得到发挥将决定水专项最终的成果。这也是本项目区别于其它项目的一个重要特色。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