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业 >>内容详细

水务巨头遭遇中国困境 威立雅来华17年争议频发

2014-04-21 10:22:19  

    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故将全球水务巨头威立雅再次推到聚光灯下,而在遭受涉嫌瞒报和自来水管网维护失职的指责之后,威立雅究竟应该承担什么责任,目前还没有官方说法。

    威立雅公司此时面对网易财经的询问,选择了噤声,它们自称现在不是个说话的好时机。而在业内专家看来,兰州事件是威立雅在华市场困境的一个缩影,也是外资水务企业在中国自来水供应市场开放背景下遭受的重大挫折,可以预期未来他们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一起非典型的水污染事故

    4月10日下午3时,兰州市唯一的供水企业威立雅水务公司据称是“偶然”地检测出其出厂的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但是直到4月11日下午3时,市民才接到来自官方的通报:未来24小时,自来水不宜饮用,其他生活用水不受影响。

    苯是一种对人体具有神经毒性的致癌物质,量少的话是一种慢性毒,如果大量摄入会引起急性中毒。

    从威立雅最早发现自来水苯超标到上报兰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再到兰州市民接到官方通报,时间已经过去24小时,由此,威立雅也背上了涉嫌瞒报的骂名。

    不过,威立雅兰州公司副总经理严晓涛对此的解释是,从检出苯超标到最终确认需要时间,因为“(自来水苯含量)这个事情太大了,(必须慎重,否则)会引起社会的极大恐慌”,以及此后政府的安排应急处理方案,都需要时间。

    但是大量的市民和网友并不接受威立雅的说辞,并联想起三月初曝出的自来水异味事件。一个多月前兰州市自来水出现异味,当时兰州市政府的说法是水中氨氮含量超标。而对于氨氮含量超标的原因,威立雅公司解释称,通过权威机构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检测,异味原因确定系冰雪融化导致草根、树根、藻类发酵的化学物质引起。

    这又是一个在兰州市民看来显得牵强的解释。因为通过最简易的网络渠道,人们也能查询到关于各地自来水氨氮含量超标的消息,地方政府多是将之与受到污染进行处理。

    最近几天,兰州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已经渐渐平息,随着污染源的发现,威立雅公司究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目前还没有官方说法。而在一些水务专家看来,兰州事件并不典型,中国目前更多的水污染事故原因是出现在水源问题上,而不是中下游加工处理环节,所以是属于“个案”。

    同济大学一位水务专业教授从更偏向于技术角度指出,自流沟的使用正在被逐渐取缔,但是很多地方依然存在,相比于封闭式的管道,自流沟更易受到污染,因此必须做好沿线的维护和绿化,但是这种规划应由政府牵头承担。

    威立雅在兰州陷入舆论危机并非由今次事件引发,多年来这家世界水务巨头的在华业务已经发生过多次安全事故,比如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海口威立雅水务白沙门污水处理厂、青岛威立雅水务运营有限公司都曾在去年或今年被查出超标排污的行为。

    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我国每年发生的水污染事故超过1700件,平均每天都会发生5起。专家则告诉网易财经,其实威立雅在业内的声誉还是不错的,相比于同行国资,其事故率并不算高,在事故处理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上述同济大学教授还表示,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的水污染事故要严峻得多,这并不是因为在技术上落后于人,其实技术上倒是相差无几,关键还是管理问题。

高溢价收购扩张和水价之争

    威立雅是世界最大的水务集团,据中国水网研究院统计,截至2013年底,威立雅中国的水处理总能力约为1322万吨/日,是中国水务市场拥有千万吨级以上项目的三大企业之一,位列第二。其踏足中国水领域投资是在1997年,获得天津凌庄水处理厂的改造项目和20年的经营权,协议总投资额3000万美元,威立雅持有新公司55%的股权。

    2002年12月27日,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此后又通过一系列文件系统规划了包括城市水务在内的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开放“路线图”,为国内外投资人进入这一领域敞开了大门。

    自此,威立雅在中国水务市场加速了发展步伐。这一年,威立雅拿到了中国第一个授予外方完整服务内容的公有服务授权经营合同,根据合同,威立雅水务投入2.66亿欧元,用于购买浦东自来水公司50%的股权,组建合资公司“上海浦东威望迪水务公司”。

    观察威立雅的扩张模式可以发现,高溢价收购成为最显著的特点。其中2007年1月在兰州水务集团49%的股权转让中,威立雅17.1亿元的投标价远远高于竞争对手中法水务4.5亿元、首创股份2.8亿元的报价,轻松将兰州水务集团49%的股权收入囊中。由此,威立雅在兰州埋下了争议的种子。

    中国水务市场开放之时,持有乐观态度的并不只有威立雅,排在世界前列的水务巨头几乎都在中国有所动作。外资企业包括英国泰晤士国际水务公司、法国苏伊士水务公司、中法水务集团、中国香港中华煤气等。国内企业则以北京首创股份、桑德系新加坡伊普国际、天津创业环保等领衔。

    据统计,过去10年间,中外投资公司在中国水务市场的资金投入总额约1000亿元,其中多数公司进入这一市场的主要途径是涉水项目的高溢价收购。

    根据威立雅高层的说法,如此不惜成本高溢价收购股权,主要是因为看好中国逐渐开放的水务市场,其时任总裁普格里奥曾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对中国的业务成长非常有信心,我自信能够实现营收两年翻一番,并持续地保持这一势头。”

    如今看来,威立雅等各路外部资本显然过于高估了中国水务市场的市场开放力度和执行市场化定价规则的决心。

    随着越来越担心威立雅通过涨水价将成本转嫁给普通市民,外资高溢价收购中国水务企业的问题引起了高层关注。2007年10月,由建设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开展的一项名为“外资收购城市供水项目专项调研”的调查悄悄进行,历时3个月。2008年后,高溢价收购齐刷刷地戛然而止,而是否是相关部门叫停则不得而知。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曾表示,外资水务的供水总能力仅占全国总能力的8%,市场份额在4%左右。而金永祥则告诉网易财经,眼下社会资本进入水务市场的积极性依然很高,但是近几年来则几乎没有外资企业进来。

    威立雅有没有控制水价?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根据调研数据认为,社会企业的进入并不是地方水价上涨的必然原因,例如在社会企业进入的16个城市中有5个没有上涨水价,而20个没有社会企业进入的城市中,有18个调整了供水价格。

外资进军中国水务市场之困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在发给网易财经的文章中表示,就兰州事件本身而言,发生污染事件跟水务公司有无外资参股并无关联。这些外企在全球布局,在很多国家均有水务项目,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他们对供水安全问题不予重视。

    而据了解,威立雅在全国各地高溢价收购的水务企业,多是连年亏损,后来因为提价改革才开始逐渐扭亏为盈。而知情人士则告诉网易财经,如今威立雅早年在全国布局下的水务项目,包括深圳、兰州、上海等现在几乎都没有盈利。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曾在2012年表示,由于水价改革不到位,目前30%的城市自来水厂亏损,四分之一的污水处理厂亏损,缺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维修、护理,很难使城乡群众喝上放心和安全的饮用水。

    也许是基于常年亏损的现实,威立雅基于其全球布局,开始在中国进行战略调整。去年年底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中,威立雅公司高层曾对网易财经表示,当前在中国自来水供应市场暂无新的动作,公司主要的战略是开发垃圾处理和工业废水和污水的处理等市场。

    据媒体报道,就在兰州事件前几天,威立雅公司人士在一次公开论坛上表示,将把中国作为威立雅业务发展的中心和重点,但是未来业务重点是垃圾处理,主要是有毒废物和工业废物的处理,水务尤其是工业废水和污水的处理。

    威立雅公司早前曾提出,2011年威立雅在中国市场占其全球业务的4%,未来5-10年时间希望逐步调整发展到8%。但是根据最新的表态,威立雅已经把这一目标悄悄调整为6%。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认为,对待外企,应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平等对待,不能因为企业性质而怀疑其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也不能因为企业性质而对其监管稍加松懈。相反,政府应对其一视同仁,严加监管。

    多位业内人士称,类似水务市场的国企改制,引入社会资本或外资的PPP模式里,国企与引入的企业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而外资企业在运营管理上也要面对尤为复杂的关系和环境,比如此次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中牵涉到的兰州石化搬迁问题。

    金永祥向网易财经表示,过去几年,政府大力扶持国企,在银行授信等诸多政策上向其倾斜,而导致外资企业生存困难,所以现在这些企业的情况并不好。中国政府当初热情高涨地引进外资企业,“如今看来,中国并没有给这些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