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垃圾量正以10%的速度增长,增长幅度和G D P相符。城市垃圾处理已经成为人口日益增长和城镇化发展必须面临的一个挑战。垃圾如何处理才能减少环境危害?填埋、焚烧到底哪种更适合中国?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环科院固体废物研究所所长王琪。
记者:垃圾焚烧技术在国内推广饱受争议,您怎么看待垃圾焚烧场及由此产生的公众邻避运动?
王琪:其实垃圾污染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往往被忽视的是人们心理上对垃圾的厌恶,我们称为视觉污染,或者叫反应心理污染,这是邻避运动的本质。这是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高速发展,和我们的管理水平跟不上形成的矛盾。
至于垃圾污染问题,不仅焚烧会产生污染物,整个垃圾的产生到最终各个阶段,包括它的资源再生过程,都会产生污染。垃圾焚烧是在高温下把有机物分解掉,所以在人口密集地区焚烧是比较好的。
记者:焚烧过程中如何确保环境安全?
王琪:垃圾焚烧是工厂化操作,目前我们的技术发展和工业发展,对各种污染物质的控制,都有办法,没问题的。
比如像大家比较关注的二噁英,垃圾焚烧会产生一些,我们通过提高它的燃烧效率,降低它的生成几率;在烟气处理过程中,采用技术手段,使二噁英物质从烟气当中分离出去,不让它排入大气环境。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氯化氢等酸性气体物质从烟气中分离出去再进行处理,使烟气净化以后再排放。然后我们再去处理这些物质。这都是可以做到的。
记者:海外垃圾焚烧场建设、技术、管理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王琪:需要借鉴的东西很多。海外的模式和体系,是经过10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发展起来的。如果我们单纯地借鉴一些技术的话,有时候会发现很难实施。我们借鉴国外的一些方法、技术的时候,应该更深入地了解其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如何促进技术的发展。
垃圾处理应该遵循三个原则: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在实践中,避免和减少垃圾的产生,是最优先考虑的;然后是对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最后则是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一般是两种方式:填埋和焚烧。这两种方法都做不到零污染,填埋占用空间大,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烧则可能产生污染气体。但具体采取哪种方式,需要综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记者:您觉得哪一种更适合解决中国现在的垃圾问题?
王琪:任何一个技术,都有它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同样作为发达国家,日本的生活垃圾,大概98%都是直接焚烧的,不是直接填埋。但是美国的垃圾直接焚烧率是25%左右。这种差异是缘于人口密度和国土的条件的不同。
另外,这几个技术之间,并不具有可替代性,比如说我用了焚烧,就不用填埋了,其实不是这样,包括堆肥也是这样。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去综合利用,但那不是唯一的手段,我们必须得有一个托底的技术、设施。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