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生严重的雾霾,“等风来”成了人们最迫切的企盼,这是一种戏谑,更是一种无奈。当人们习惯于像关注天气预报一样关注每天的PM2.5指数时,政府能否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缓解公众焦虑,正是考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能否切实执行的一个切口。
据新华社10月13日报道,一场来势汹汹的雾霾让京津冀再度遭遇“心肺之患”。环保部10月9日派出6个督查组,奔赴北京、天津等8个城市,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进行专项督察后发现,一些地区应急工作还存在形式大于内容,应急机制不协调、不顺畅,部分涉及民生的应急措施难以完全落实等问题。
近来,雾霾愈来愈成为国人尤其是京津冀“重灾区”百姓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湛蓝的天空成了稀缺资源,每天都能畅快地呼吸几乎变为一种奢望。一旦发生严重的雾霾,“等风来”成了人们最迫切的企盼,这是一种戏谑,更是一种无奈。大风可以暂时刮走雾霾,但缓解公众焦虑、减轻雾霾这一严重环境问题的影响,必须抓紧采取更切实的行动。上述督查组发现的种种漏洞,揭示了在应急工作方面亟待改善之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雾霾是我国数十年来城市化、工业化超速发展进程中累积的问题,要想在一朝一夕解决,并不现实,治霾势必是一场持久战。发达国家城市雾霾治理经验表明,基本消除雾霾现象一般要用30年甚至更长时间。英国从1952年开始出现严重雾霾,经过20年的治理,到1972年才摘掉“雾都”帽子。我国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力争用十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而眼下有一点理应引起重视:与根治雾霾需要较长时间相对应的,是公众对于雾霾频发日益加深的焦虑。
在难见阳光的雾霾天气里,人很容易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等消极情绪,加之雾霾会造成耳鼻口尤其是肺部疾病等种种信息传来,令很多人陷入甩不掉的焦虑之中。有人出门就戴上数层口罩,有人自制“防霾神器”,有人在朋友圈里转发调侃“霾”的段子,更多的人觉得一筹莫展……霾中百态折射出的,是公众面对雾霾的无奈与焦灼。
要从根子上消除雾霾焦虑,必须从宏观层面改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有些情况则应是能够通过努力在较短时间内做到的,比如,应急工作的完善,发生雾霾天气后,环保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怎样协调配合,省市区之间如何及时联动,地区、企业、个人如何切实响应,都需一一厘清;如何让应急预案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怎样追究没有落实应急措施的单位负责人的相关责任,则要进一步明确。陕西省政府最新下发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就动用了包括车辆限行、工厂限产、学校放假、企事业单位弹性工作制等一揽子措施。这一剂剂应急“猛药”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制定防霾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等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亦是当务之急。雾霾防护产品的行业准入门槛低、产品良莠不齐,让人们在选择时莫衷一是,加剧了焦虑情绪。好在10月14日第45个世界标准日之际传来好消息:《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预计年底前将公布征求意见稿,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修订版明年有望批准发布。尽快让消费者用上放心的防霾产品已提上议事日程,而发布标准的步伐迈得再快一点,应该也是公众心之所系。
应对雾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既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也要相关部门的扎实推进,公众的积极配合。我国已经获得了跨越式的经济发展,能否在雾霾治理上同样取得跨越式的成效,公众怀有深切企盼。当人们习惯于像关注天气预报一样关注每天的PM2.5指数时,政府能否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缓解公众焦虑,正是考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能否切实执行的一个切口。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