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环境要素设置水、大气、土壤三司,不仅是适应新的形势完成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的重要改革举措,也是促进环境管理转型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环保部近日向媒体通报新设立的水环境管理司、大气环境管理司、土壤环境管理司组建及其运行情况,指出三个环境管理司自组建以来,人员已基本调整到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正协调有序推进。
按照有关工作安排,2015年2月,中编办批复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污染防治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设置水环境管理司、大气环境管理司、土壤环境管理司。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环境保护部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于2016年3月启动实施。
实际上,伴随近年来以大气污染为典型代表的污染形势变化,围绕环境要素展开管理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特别是伴随新《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的正式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思路也日益清晰,相关防治措施陆续出台,为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清晰环境要素管理思路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在国家明确按照环境要素设置水、大气、土壤等要素管理机制的核心要求下,环保部也早已将按照环境要素职能分工的工作提上了日程。此次三司落地,正标志着未来我国环保工作将切实围绕环境要素展开推进。
应该说,按环境要素设置水、大气、土壤三司,不仅是适应新的形势完成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的重要改革举措,也是促进环境管理转型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按照环保部的说法,其主要目的是围绕环境质量改善的总目标,以水、大气、土壤三个有明确质量要求的环境介质管理为核心业务,理顺内部职责和业务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的各项管理职能。
实际上,对于环境保护和治理而言,政府部门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毕竟,作为一个所谓“市场失灵”领域,环境保护和治理更需要发挥政府的管理与调控作用,因此,面对新形势,环境管理也需要新思路、新战略,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开创环境保护的新局面。
但不可否认的是,一直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更加注重发展经济规模,注重量的扩张,其间客观上对生态环境有所忽视,这一点表现在当前,正是造就决策部门大力推进经济步入新常态,寻求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新篇章的原因所在。
必须认清的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环保部门的作用并未真正得以发挥,即其存在往往会为地方经济发展让步,甚至在一些环评不足的领域亮绿灯。
显然,这样的存在已经不适应当前国家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因此,让环保部门发挥更多有作为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而对接要素管理需要正切中题中要义。这一点,从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即可探之一二。
近年来,环保部作为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标准等内容的制定部门,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影响覆盖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而为了更好地贯彻部门方针政策,按照“各司其责”的要求做好分工协作则十分必要。
此外,对于我国而言,广袤的地域面积注定了环保工作的艰巨性。一个客观事实是,在环境保护领域,我国长期存在着九龙治水的尴尬局面,有关山、水、林、田、湖的保护、修复和监管,需要对包括环保部、国土、农业、水利、林业、海洋等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能精细划分,并由此形成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这对贯彻要素管理精神而言亦显必要。
对于强化环境保护约束而言,有效可察的有力手段之一正是近年来各界积极推动的污染源解析和环境信息公开。建立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信息公开等统一平台,提高生态环境大数据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水平,不仅可以在客观上推进规划环评,从源头避免污染产生,强化约束力,对于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以及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解决污染防治能力弱、监管职能交叉、权责不一致等问题都可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当然,这必须以尽早打破部门分割和行业壁垒为前提,否则,任何以保护环境和生态之名推进的包括按照环境要素管理要求进行的信息公开和监测都将举步维艰。当下,必须确保各部门树立这样的共识:推动跨部门协同合作,让环境保护目标融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不仅要“多规合一”,更需要所涉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的转变。否则,即便是环保部内部明确了按照环境要素管理要求展开有关司局的工作安排,我国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仍难免继续遭遇“九龙治水”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