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受破坏、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的自然保护区迎来了“福音”。
2月20日,环境保护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程立峰对记者表示,我国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和维护生态功能为主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建立严格管控制度。“将进一步优化自然保护区布局,维护和保障国家生态空间安全;以生物多样性提升为抓手,以生态保护和建设重大工程为依托,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
程立峰说,到2020年,建立起天地一体化的监测管控体系和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持续提高生态环境的监管和执法能力。
20日上午,环境保护部召开的月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摄影/章轲
去年11月1日,中央深改组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核心是要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对此表示,“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目前,全国已建立2740处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142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4.8%。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46处,总面积97万平方公里,基本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环保部介绍,“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分5批新建了10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进一步严格保护区调整管理,不断完善评审机制,联合多部门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研究,牵头负责青海三江源、浙江钱江源、湖北神农架3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程立峰告诉记者,我国自然保护区监管不断加强,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监控体系,定期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并根据发现的问题线索对违法违规活动进行严肃查处。公开约谈问题突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地政府和管理单位,督促落实整改。会同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对300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评估。开展了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加强基础数据汇总、分析和整合,初步构建了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平台。
程立峰同时表示,当前生态保护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部分地区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品质降低的速度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就下一步工作打算,程立峰表示,将确保红线“划得实、能落地”,建立生态保护红线配套管理制度,确保红线“守得住,可持续”,严格准入管理,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开展定期考核。在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方面,优化自然保护区布局。
“我们将推动各地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健全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制度,加强监督执法;夯实工作基础,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和保护成效评价工作;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工作。”程立峰说。
来源:一财网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