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境保护部通报京津翼及周边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表示,28个督查组共督查297家企业(单位),发现173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58%。存在问题的企业中,“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的69个,约占40%。
而且强调指出“散乱污”的问题在小企业群小作坊上较为突出。小企业小作坊规模小且大多藏匿在乡镇,很多还是个体老板自己在镇上或者乡里简陋的厂房里操作,主要是为了利益而存在的,环保意识淡薄或者认为自家搞的小企业和环境污染有啥关系,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回事。
因此一般存在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也无任何污染治理实施。粉尘到处都是,废弃材料如生活垃圾一样随意倾倒,废水肆意乱流。甚至小作坊根本就是无证无照、违规经营,安全隐患严重及环境污染极大。小企业小作坊如此形成“散乱污”企业集群,导致区域污染较为严重。
而且小企业违法复产情况也很突出。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杨冰全粉子厂系“散乱污”企业,已被安平县环保局查封,督查时该厂擅自撕毁封条投入生产。济南市章丘区部分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设备拆除不完全,存在死灰复燃的可能。
为何“散乱污”企业比比皆是,冥顽不灵呢?不仅仅是因为小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只注重利益而忽视环境,恐怕还要地方部门的政策态度吧。有些地方政府一心追求GDP,对环境视而不见。监管力度和态度根本不强势,清理查处不到位在所难免。大环境如此态度,小企业哪里还有忌惮之心改过之态。
针对“散乱污”小企业小作坊治理工作难度更大,而地方政府却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监管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等各种问题。
对此,陈吉宁部长曾提出要求,各区县要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网格化监管,明确热点网格的任务清单和责任人,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