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内容详细

日本徘徊在亚洲大门口 企图"两面下注"

2010-08-18 09:50:13  

    2007年2月在冲绳地区举行的日美联合军事演习,以中国为假想敌演练“离岛防卫”的内容

  经济上靠拢亚洲市场,政治上倚重日美同盟,企图“两面下注”

  本报驻日本记者/王洋

  近年来,一向倚重日美同盟的日本在其外交路线上不断摆出靠近亚洲的姿态。特别是在去年民主党在众议院大选中击败自民党实现政权更迭以来,鸠山内阁更是针对历来的“脱亚入欧”思想提出了“亲美入亚”的路线。而现在的菅直人内阁也秉承了“向亚洲靠拢”的外交方针,在日韩强制合并百年之际向韩国方面发表谢罪讲话,同时承诺不在今年的“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有分析认为,日本政府靠拢亚洲的举动,其实是奉行实用主义外交的策略,日本还没有真正把自己看成是亚洲国家。

  “政经分离”的两面下注

  长期以来,日本政坛内对于 “日本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政治作为一直争论不断,在金融危机之后,这种争论进一步扩大。2009 年民主党鸠山内阁上台之后,在外交路线上明确提出“向亚洲靠拢”的路线,立志要在日美之间寻找一种“对等的关系”。然而,经过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的一番博弈,鸠山的“对等外交”理念在美国以及来自国内政坛保守势力的双重压力下甘拜下风,并最终以引咎辞职来收场。

  菅直人内阁接手民主党政权之后,秉承了鸠山的外交方针,但同时进行了一些微调,重新强调日美同盟的基轴作用,其外交路线带有更多的现实主义色彩。菅直人8 月10 日就日韩强制合并百年发表的首相谈话,也被一些媒体指摘为基于现实目的而上演的“政治秀”。日本媒体分析说,日韩关系的修好是日本在实现向亚洲靠近的同时,对日美关系又不会产生影响的“一举两得”的做法。在冲绳美军基地搬迁和“丰田门”的日美博弈中,日本几无所得,这让日本感觉到了与东亚地区的经济整合以获取经济发展动力的必要性。但同时日本又不肯放弃与美国形成全球性同盟的幻想,所以日本在政治和军事上仍然高度倚重美国,自然也会在美国的压力下主动与韩国修好。日本向韩国道歉的举动,其实是一种“两面下注”的策略选择。

  日本靠拢亚洲,背后确有经济上的考量。十几年来,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和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崛起,日本的亚洲外交长期奉行“政经分离”的方针,也就是在政治和军事上倚靠日美同盟,而在经济上抓住亚洲市场。各项经济数据表明,亚洲的经济对日本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2007 年,经历了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之后,欧美经济全面衰退,日本更加意识到融入亚洲的重要性。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在2008 年出现负增长, 2009 年春跌入低谷,2009 年4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预测,当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将下降6.2%。但是从2009 年第二季度开始,日本经济却奇迹般地开始复苏,并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增长。而造就上述奇迹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的出口的增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洲的需求拯救了日本经济。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在去年5 月提出了“亚洲内需论”的主张,即通过促进亚洲地区的出口使日本早日摆脱经济危机。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