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总量在今年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显得尤为耀眼。
●今年,中国并购交易额排在全球第二位,对外直接投资达400亿美元,中国企业由被收购转为资产收购方,以能源为主的采掘业成海外投资主力军。
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日在京发布了《世界经济黄皮书》和《国际形势黄皮书》。
《世界经济黄皮书》表明,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8%,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速是发达经济体的3.5倍。中国经济总量在2010年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黄皮书分析认为2010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预计高达9.4%,是世界预期经济增长率4.8%的近两倍,是发达经济体2.7%的预期增长率的3.5倍。
黄皮书指出,中国企业正从以往主要担当资产被收购的角色逐渐变成主要的资产收购方。根据摩根大通的一项统计,在2010年上半年,中国作为收购方的并购交易额排在美国之后居全球第二位。2003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只有28亿美元,而如今已达400多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发展速度已高达70%多。
中国已经进入对外直接投资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二者之间的规模逐渐达到1∶1的水平或者相对平衡的阶段。以能源为主的采掘业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最主要的领域。从2005年初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收购海外矿业资产总价值达319亿美元。
G20闪亮登上世界舞台
《国际形势黄皮书》指出,世界格局发生可见变化,西方大国影响力明显下降,新兴大国的地位明显上升。国际机制在发生变化,多边外交场合出现了日益响亮的新兴大国的声音。
2010年是G20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机制的第一年。G20地位的上升,使得世界舞台中央的主要演员大大增加了。这既体现了全球事务主导权的多边化,也体现了多极化的一种可见的发展。
据介绍,中国一年来在周边地区所面对的摩擦与冲突增多了,周边国家与中国的领土争议、军事紧张关系,以及对中国的外交遏制也日益明显化了。黄皮书也指出,中国一年来与周边国家的协调与合作也在显著推进。例如,中国与朝核问题各方所进行的协调与合作,中俄在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上的相互支持与配合等。
黄皮书指出,一年来,中美关系在冲突与合作的两个方面都体现得非常鲜明。尽管两国关系几十年来情况一直如此,但当下这两方面的表现都突出化了:第二轮经济与战略对话所体现的合作前所未有,而军事互动中的频频亮剑也前所未有。
2010年中美在安全上不信任加深,并形成以军演为形式的对抗性互动,正是这种结构性矛盾发展的产物。与这种矛盾的发展相对应,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外交博弈也尖锐化。
黄皮书分析认为,中美双方互动摆幅增大,力度增大,表明双方在力量的消长中正进入一个新的磨合阶段。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