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内容详细

风机脱网事故频发 能否催生风电“整风”新局

2011-06-08 14:28:05  

快速发展的风电产业,从未像今年这样出现如此多的生产事故,国家主管部门也前所未有地对一些地方风电无序发展进行通报批评。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风电“井喷”式发展潜在问题开始集中爆发,目前急需解决“风速”发展的后遗症问题,适时“整风”有助于产业健康发展。

风机“掉链子”并网再“弃风”

记者近日在风电发展最快的两个省区甘肃和内蒙古采访发现,今年以来,一些风电基地不断发生风电机组脱网事故。而并网后的“弃风”现象日渐突出。

2月24日,中电酒泉风电公司桥西第一风电场出现电缆头故障,导致16个风电场598台风电机组脱网。国家电监会认为此次事故是近几年中国风电“对电网影响最大的一起事故”;4月17日,甘肃瓜州协合风电公司干河口西第二风电场因电缆头击穿,造成15个风电场702台机组脱网。同日,在河北张家口,国华佳鑫风电场也发生事故,644台风电机组脱网;4月25日,酒泉风电基地再次发生事故,上千台风机脱网。

业内人士认为,集体“掉链子”的风机已经成为一把“双刃剑”。“伴随着风电并网容量不断增加,风电场开始进入事故高发期。”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汪宁渤说。“风电机组集中脱网,导致电网系统电压、频率大幅度波动,威胁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据甘肃省电力公司介绍,截至4月底,酒泉风电基地风电场累计发生各类事故43次,其中发生风电机组脱网超过100台、影响范围较大故障7次。除4月25日事故是电网事故波及到风电场以外,其他事故均是风电场事故影响到电网。

记者了解到,风电发展较快的内蒙古、吉林、河北和甘肃等地先后发生过风电机组脱网事故。2008年4月,吉林白城的4个风电场风机跳闸。

与此同时,记者采访获悉,在国家要求电网保障性收购风电后,多地出现“弃风”现象——并网风机发电上不了网。

“盼风又怕风。”香港新能源内蒙古四子王旗风电场经理苏长友道出风电场的无奈。“风大可以满负荷发电的时候,往往会接到电网调度的限电指令。”这个装机5万千瓦的风电场,平时最多有3万千瓦左右在发电。“蒙西电网弃风现象比较普遍。”龙源电力内蒙古风电公司总经理齐来生说,“到冬季供热期,因为要确保供暖,火电基本是满负荷发电,只能限制风电。龙源电力60万千瓦的并网中,至少有25%弃风。”

甘肃同样“弃风”严重。酒泉风电基地目前已经并网440万千瓦。“能够发电的也就是300万千瓦。”酒泉市能源局介绍。

2010年底,我国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4473.3万千瓦,风电并网容量也达到2956万千瓦。并网容量的增加,产生两个直接后果——风机脱网事故和“弃风”现象。

电监会2月份首次对外发布的《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1至6月,全国未收购风电电量达27.76亿千瓦时,其中仅内蒙古未收购风电电量就达21.01亿千瓦时。

技术与管理:风电场两大“软肋”开始显现

装机后发愁并网,并网后又遭遇“弃风”;即便是被收购的电量,也由于风机频繁脱网而时断时续。这就是目前我国风电产业“剪不断理还乱”的尴尬。

记者在甘肃和内蒙古采访时,风电企业和电网公司都认为,风机脱网事故主要反映出风电发展中技术与管理的缺陷。

电监会在调查了几次风机脱网事故后认为,当前已投入运营的风电机组多数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在电网出现故障导致系统电压降低时容易脱网。“风机不具备低压穿越能力是引发脱网事故的重要原因。”电监会安全监管局副局长李英华说。

“低电压穿越能力是针对风电场的一种专门技术要求。”汪宁渤介绍,这就是当电网故障或扰动引起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电压跌落范围内,风电机组能够不间断并网运行,不能“抛弃”电网,以减少电网波动。

甘肃瓜州协合风电公司介绍,2009年以后交付的风机,招标合同中要求风机具备这种能力,风机制造商也承诺风机具备这种技术。“多次事故证明绝大多数风电机组根本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汪宁渤说。“目前酒泉风电基地70%的风机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酒泉市能源局局长吴生学介绍。

同时,风机脱网事故还反映出风电场建设中的管理问题。国家电监会在调查了三次风机脱网事故后认为,风电场建设施工质量问题较多,工程质量管理不严。同时发生事故的风电场35千伏电缆施工工艺水平和质量管理存在明显的缺陷。

“突出的表现在电缆头安装质量。”汪宁渤说。记者了解到,今年元月以来,经过甘肃电网调度统计的43次事故中,风机馈线电缆头造成跳闸28次,占酒泉风电基地所有故障65%。

汪宁渤认为,不同风电场风机馈线电缆头如此频繁的发生相同的故障,反映出几乎所有风电场电缆头施工、监理、验收和建设管理普遍存在不足,这种共性的设备缺陷必然要在风电场投运初期暴露出来。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