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出台,为我国新时期生态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也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深入了解规划内容,本报记者采访了参与规划制定工作的中国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主任张惠远博士。
记者:首先请您简单谈谈此次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出台的背景?
张惠远: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和部门都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积极参与综合决策,加强生态保护监管,部分地区生态恶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然而生态保护工作形式依旧严峻,未来5年,我国生态保护在面临经济增长、人口增加、资源需求压力加大的同时,在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彻底扭转,法规、政策、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下,将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大背景下,加紧出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实现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为契机,以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指导性生态保护总体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您参与了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工作,请您谈一谈要完成这一规划,需要在实施过程中重点关注哪几个方面?
张惠远:总体来说,实施“十一五”规划,主要目的就是要遏制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至于谈到规划完成的重点,要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
从国家层面来说,主要关注的是生态保护监督、管理等相关政策措施的完善、落实和执行,国家将通过做好省、市、县及村镇等的生态示范创建工作进行推动。同时,在“十一五”期间,国家要能够动态地把握全国生态形势,并以此为规划经济发展布局提供依据。此外,完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也是一个重要任务。这项工作的完成,将科学合理地指导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布局,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在具体的实施层面,农村和城市的关注点又有不同。由于长期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忽视以及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现在农村的生态环境令人担忧。在新的5年规划中,农村环境的改善成为一个重点。在这方面,全国范围的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工作已经启动,预计将在3年半的时间内完成。同时,对于农村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畜禽污染等方面的治理工作也将结合《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实施而持续推进。
在城市方面,工作的重点在于调整产业结构,使之与生态环境的要求相适应。同时,城市也不能无序地扩张发展,通过城市生态规划及城市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明确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就是约束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记者:规划要求,到2010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您认为,实现这个目标有难度吗?
张惠远:对于规划目标的实现,我个人持既乐观又不乐观的态度。生态规划的目标与其他规划不一样。在这方面,我们对很多现状不了解,国内缺少相应的全面调查。同时,有很多工作是在规划中新提出来的,因此,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缺少对比的标准,甚至有很多是零起步的,也有很多工作的目标衔接不是很一致。在制定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是十分谨慎的。经过多方调研和分析,我个人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完成数量上的规划目标要求难度不大,但是质量的要求可以达到多少,就不好说了。由于地区条件的不同,同一项工作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开展的效果是会有一定差异的。我们会针对东西部不同的环境现状对下一步的生态保护工作进行指导。规划的出台,也只是起到指导性作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各领域的协调合作,以及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生态保护工作。
记者:您认为在整个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张惠远:首先是各有关部门协同作战问题。其他部门关注的生态保护,着眼点在于系统中的一个要素,比如说,林业部门关注的是森林保护工作,而环保部门的着眼点则在于整个生态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多个部门和地方的协作。
同时,有效开展生态补偿是工作的另一个难点。现有的补偿办法如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公益林建设、农村沼气推广等,往往是杯水车薪,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弥补经济损失和解决因保护所失去的发展机会。这就使得很多必要的生态保护措施无法实施,或者达不到预期效果。我认为,生态补偿现在要关注的不是谁掏钱、掏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寻找一种更科学的补偿办法,更好地保证生态保护的效果。
生态保护管理能力薄弱也是一个问题,如监测手段跟不上、科研基础薄弱、指标体系不健全等。管理队伍建设的薄弱也是我们需要改进的问题,管理人员严重缺乏,专业素质不强,相应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保护的监管相对于污染防治更加薄弱。这是我们必须要加强的。
另外,很多生态保护的措施都是要通过地方政府落实的,地方保护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一些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目标,而忽视了百姓的生存质量和生活环境的好坏。从根本上说,只有当地政府真正对当地的环境质量负起责任,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保护工作的落实。
记者:应当怎样看待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张惠远:近年来,生态保护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确立了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总体思路。然而在我国经济水平逐年呈上升趋势的今天,我们也正在经历着所有国家都面临的巨大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类的无序开发和任意破坏所带来的恶果正一天天地显现,实现我们所预期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规划目标实际上难度非常大。同时全球经济贸易往来的加强,客观上增加了我国生态环境遭受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的风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们实现生态安全的难度。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为本系列报道结束篇)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