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业 >>内容详细

金融紧缩 市政公用事业准备好了吗

2009-07-31 02:26:49  
      在金融紧缩、资本市场不景气、服务价格上涨难以兑现的严峻形势下,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市政公用事业能否经受考验,实现跨越式发展?相关部门是否做好了政策应对的准备呢?也许金融危机尚未对公用事业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处于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关键时期的公用事业,还不具备独自“沐浴”市场经济风雨的能力,还需要国家政策的特别“呵护”,也需要融资手段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公用事业改革趋势稳定 差别性政策调控时机未成熟

刚刚经历了机构改革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在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推动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对于金融危机的潜在影响,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并不担忧。他说,目前我国整体金融体系稳定,宏观调控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所以,在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方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目前还没有调整计划。但是,他预计在将要召开的200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面对金融紧缩趋势,相关部门可能会出台一些政策推动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行业的发展。

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改委在市政公用事业发展中担有重任。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金融处处长刘健钧指出,目前国家正在进行宏观调控,但是针对不同行业的差别性政策的制定目前还很难。

 

政策性资金新导向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债投入在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中占主导作用。但是随着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不断扩大,这种单一的投资模式已不能应对大量的资金投入需求,在这种形势之下,公用事业开始走市场化的道路,社会资本开始逐渐涌入。但是对于资金需求巨大,而回收期又非常长的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社会企业也同样面临着融资的问题。金融危机对于单个企业融资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好的消息,但在严峻形势紧逼之下,水业融资渠道出现爆发式发展的可能也极大。

国家2007年底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这种投资模式变化作了注解,明确将污水、垃圾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厂(焚烧厂、填埋场)及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经营列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之中,而大城市供排水管网的建设和经营则进入了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要求该项目要由中方控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刘育明处长将其总结为,在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中鼓励外商投资,而供排水管网建设和经营则限制外商投资。

同样,在200711月,为支持中西部地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财政部发布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以奖代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专项奖励补助资金。这是国家在污水处理设施领域投资模式的一大创新和变革。

 

环境产业融资渠道将大幅拓宽

在环境产业融资渠道方面,刘健钧曾表示,我国是鼓励产业基金发展的,并且会尽量减少对产业基金进行约束,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其走向问题。他认为我国的产业基金可以借鉴海外私募股权基金的操作模式,但是产业基金的配套规范政策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善。

910正式获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城市圈”综改方案中,提出了在圈域内发行市政债、节能债及水专项债券。这将打破中国长期静默的基础设施债券融资模式,也许这种模式会逐步在其它区域得到推广,最终进而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

融资渠道的不断拓宽为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同样也需要国家完善的相关政策体系的“护航”。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