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业 >>内容详细

一场特殊的“赛跑” 无锡污水管网全覆盖

2009-07-31 02:28:49  
作为我市(指无锡市,下同)治理太湖、保护水源“6699”行动重要内容之一的污水管网建设,经过2年多时间艰苦奋战取得重大进展。昨天从市政公用产业集团传来喜讯――继2007年、2008年分别建成157公里和254公里污水主干管道后,今年截至6月30日,市区又建成污水主干管道100余公里,实现了主城区污水主干管网全覆盖;城北、芦村和太湖新城三大污水处理厂顺利完成了提标改造,扩容建设目前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提前完成。   这是一场与不断增长的污水量、迅速扩张的城区和紧迫的减排目标比速度、争时间的特殊“赛跑”。专家说,提前实现主城区污水主干管网全覆盖,标志着我们在这场“赛跑”中第一次真正摆脱了“滞后”的位置!   急起直追:40余个污水管道铺设项目在南泉等水源地附近的老镇区同时铺开,打破常规的做法折射出无锡人与污水“赛跑”的急切心情   2007年8月22日,太湖水源地周围的入湖河道截污工程在南泉地区率先动工。整个太湖水源地沿岸河道截污工程,包括贡湖水源厂水源范围南泉、锡东自来水厂水源范围新安、以及华庄、雪浪两个老镇区,涉及太湖新城南部范围面积近65平方公里,需铺设污水管道30余公里。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为用最快的速度截断流向太湖水源地的“污龙”,施工单位打破了以往管网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的常规,在4个老镇区内同时实施40余个项目。由于老镇区的道路状况比较差,交通十分拥挤,加上施工区域土质情况复杂,给污水管网铺设造成了不小困难。工程技术人员实行了24小时不间断施工的作业模式,并采用了顶管等较为先进的施工工艺,使工程快速推进。2008年6月,水源地保护截污工程全面告竣。在与污水的“赛跑”中一度落后的无锡人终于稳住了阵脚。   紧接着,一系列截污工程相继开工――环绕市中心的古运河与穿城而过的梁溪河,沿岸堤铺设的污水管道与截污沟槽,如今已开始“接收”沿河数十万居民的生活污水;先后实施的蠡湖周边地区截污、渔港地区截污、梅茶路片区截污、东北塘片区截污等几十项截污工程,将无锡主城区污水管网进一步沟通、加密;城区管网复管工程,对原有管线进行扩容,从而大大增加污水的“通行能力”……在市排水总公司,记者看到一张“作战地图”,只见表示原有管网的蓝色线条与表示新建管网的红色线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张功能强大的截污网。公司负责人说,近年来新建的500余公里主干管网,彻底扫清了主城区污水管网的空白点,使截污“滴水不漏”成为可能。   迎头赶上:原本规划中没有的十八湾截污工程,被市政府果断列入污水管网铺设范围,并迅速付诸实施,污水管网建设与城市发展开始齐头并进   2007年底,十八湾地区道路及环境改造工程即将全面启动,是否配套建设污水管网,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在以前的历次规划中,十八湾及周边地区并没有铺设污水主干管线的设想,且这一区域当时的污水排放量并不大,完全可以采用农村地区常用的“点源处理”方式。然而无锡的决策者却另有考虑:沿太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迅速,污水排放量的增长往往是“超常规”的。我们不能等将来需要时再被污水“逼”着铺管,而应该未雨绸缪,超前建设污水管网!   长约6公里、总投资上千万元的十八湾截污工程迅速展开。市排水总公司专门抽调了以管线项目部经理许金泉为首的“精锐之师”,采取专人驻守、精心组织,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等手段,克服了地形高低起伏、地下光缆错综复杂、穿越景观湖泊及景区配套设施、山石障碍、防洪沟众多等一系列困难,提前完成施工。在此基础上,该公司继续在这一片区推进了渔港片的工业路、望湖路延伸、渔港截流3条次干管覆盖及周边部队营区截污工程,使十八湾沿湖地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专家说,后来的事实证明,十八湾截污工程为该地区进一步的开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一个环太湖弧形、环城河圆形、梁溪河树状的截污管槽网立体骨架,已在我市主城区基本成形。整个立体截污管槽网每日可在太湖沿线、城区周围、城中水道拦截掉10余万吨污水,截污率从原来的80%上升到98%以上,不少河道的水质标准已脱掉"五类"帽子。   超越自我:一系列先进技术手段相继投入"截污大战"中,使这场与污水的长途"赛跑",看到了"领先"的希望   今年4月,建筑路上,一场"静悄悄"的管线施工开始了:马路上没有进行"开膛破肚"式的大规模挖掘,而是每隔100米左右打一个"基坑",然后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将管子从一个基坑"穿"到另一个基坑。这种比较先进的"顶管"工艺,近年来在我市污水管道建设中被大量采用,不仅提高了管网铺设的效率和质量,也减少了对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损坏和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专家介绍,在"截污大战"中,越来越多先进技术投入使用,如不需开挖就能探查污水管网内部"疾病"的微型机器人等,使无锡污水处理系统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记者在城北污水处理厂的市排水总公司管网运营公司中控室内看到,一张硕大的液晶显示屏上,全市污水管网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随着技术人员轻点鼠标,一个个"远程操作"在瞬间即可完成。据介绍,这个刚刚建成投入运行的"污水主干管网设施自动化控制系统",投资近千万元,采用世界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过ADSL有线网络和GPRS无线数据网络,将全市19座有人值守泵站、30座无人值守泵站和3大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的实时数据信号和视频信号采集传送到中控室,从而实现了主城区污水管网运行的自动化控制。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