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网讯 2009年,中环水务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化危为机,全面实现“一二三”的战略举措:进行一个战略转型,公司发展模式由投资驱动型向系统服务型转变;加强两项基础管理,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做好三件大事,购并了杭氧环保和亚洲水务,退出了重庆项目,获得了两项水务处理专利技术,实现了公司自主知识产权零的突破。
在中国水网主办的年度评选中,公司自成立以来连续第七年荣获“中国水业市场十大影响力企业”,旗下中环水务建设有限公司荣获“2009年度最具成长性工程公司”。同时,2009年,中环水务还荣获水利部颁发的“年度水务知名企业”称号。
2010年,中环水务总经理黄卫华将其定义为是蕴含重大战略机遇的一年,是孕育新一轮繁荣的一年,是中环水务跨越式发展的一年。
聚力直面挑战,调整结构促转型保增长
在接受中国水网记者采访时,黄卫华总经理坦言,2009年是中环水务自成立以来困难和压力最大的一年,但也是公司各项工作攻坚克难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中环水务在双方股东的直接领导和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信赖下,公司上下凝心聚力,调结构促转型,保增长谋发展,超额完成股东下达的各项经营计划,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中环水务应急与谋远结合,既及时推出短期解决措施,又谋求长远发展之道。通过强化风险和战略两项管理,中环水务经受住严峻考验,经济效益逆势大幅提升,调整转型也取得明显成效。
应急,就是针对水务工程重安全、保民生的特点,千方百计改善财务、备足资源、加强调度、防范风险,确保建设项目有序推进、生产企业正常运营。2009年,作为太湖流域备用水源的重点水源地工程的中环水务湖州老虎潭水库引水工程全线贯通。
谋远,就是着眼公司战略,研究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性问题。主要抓发展模式转型、结构调整、企业购并、科技创新,重点在投资质量和经营效益方面寻求突破,使公司发展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
调整优化结构,就是要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由“重资产、轻服务”转向“轻资产、重服务”。我们采取“存量优结构,增量调方向,以增量带存量,以存量保增量”的措施,2009年,公司科学评估甄选新项目的开发,中标了深圳垃圾渗滤液处理和贵阳设备安装项目,取得了绥芬河污水BOT项目,上马了温州污泥干化项目,购并了杭氧环保和亚洲水务,退出了重庆项目,公司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完善产业链条,构建水务企业盈利模式
黄卫华总经理指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单纯的投资驱动型发展模式和大而不强的企业结构已经走到尽头,必须痛下决心,进行转变和调整,虽然过程艰难痛苦,但早做早主动。
2009年,中环水务将发展模式转型作为工作重心,业务沿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垂直整合,建立了“一个中心,四个平台”,即技术研发中心、资本运作平台、水务建设平台、运营服务平台和设备制造集成平台。产业链延伸形成了推力和拉力,促进公司发展模式由投资驱动型向系统服务型转变。公司项目投资目的不再单纯是为了运营收益,同时还要拉动设计、施工、制造和安装等相关业务。
黄卫华总经理说,管理学家德鲁克曾指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竞争,而是盈利模式的竞争”。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广泛讨论。盈利模式可以理解为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就是将资金、人才、技术、品牌和外部资源等要素巧妙整合,形成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有机系统。根据中环水务利益相关者特点,我们设计和实施了四个“一体化”盈利模式,包括产业链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相关多元一体化和集团一体化。逻辑思路是用投资拉动服务,延伸产业价值链。中环水务通过推行一体化战略,促进区域整合和垂直整合,积极构建公司盈利模式和创造性地实现资源价值增值空间。
建立竞争优势,发挥国有企业中坚力量
当中国水网记者问及,怎么看待国有企业在水业市场化改革中的角色时,黄卫华总经理表示,水业市场化在建设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对具体的企业而言,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则是第一要考虑的问题。国有公司,优势是政府背景、资金支持雄厚,善于在一个区域形成战略合作,进而开展多项水务项目。在项目操作上主要是资金注入为主,但是随着在水业市场的摸索,中环水务正在逐步建立自己的优势,不断提升技术开发能力和运营能力。
中环水务技术研发中心采用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以公司科技人员为骨干,与中科院生态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等单位合作,积极寻找水务项目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筹集经费进行联合攻关,并向国家相关部委进行重点课题申报。2009年,中环水务组织研发了污泥生物稳定化处理技术、污泥半干化机械压滤技术和设备研究、城市自来水资源节约和系统节能技术应用等项目,同时获得了两项水务处理专利技术,实现了公司自主知识产权零的突破。此外,中环水务正在同中科院生态中心联合筹建水务研究试验基地,为申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做准备。
黄卫华总经理强调,中环水务是国资委旗下唯一专注于城镇水务的企业,国企背景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宝贵的无形资产。而同时,作为国有企业,它所承担的责任也是巨大的。中环水务在准确把握水务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标世界先进企业,自主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在谋求自身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切实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和力量。
长效水价调整,推动水务市场健康发展
在2009年7月,黄卫华总经理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针对水价调整问题,黄卫华总经理表示,水务是高公益、低收益的行业,根本无所谓的暴利可言。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资本金收益水平非常低,甚至是亏损,企业承担了过重的压力和包袱。政府应该将水价调整作为长效机制,1-2年就应该有合理的调整,真正反映当时的物价水平,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运转,也才能保证市政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
2009年,全国各地市进行了密集的水价听证和调价,累计去年年底共20余地市调整了综合水价。其他部分城市也正积极召开了水价调价听证会,预计2010年国内大中型城市将普遍形成新一轮的水价调整趋势。
对此,黄卫华总经理表示,政府、消费者和企业对于水价的定价目标,有着不同期望。对于政府而言,水价改革目标是“建立充分体现水资源紧缺状况,以节水和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水价机制”。对于消费者而言,水价就是最终为用水支付的关联与用水量的全部价格,消费者期望的是保证服务、安全以及水质条件下的低水价。对理性的战略性投资水业的企业而言,水价调整的目标应该是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合理的投资收益。
驱动三驾马车,实现中环水务跨越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总投资额增加到15,3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6.9%。“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水务产业处于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速度将日益加快。水务行业外延式扩张增长的最好时期已经到来,未来形成几个大型的全国性水务龙头企业成为必然。
在谈及未来战略时,黄卫华总经理表示,2009年,全球经济探底回升,国内水务行业地域经济的合作加强,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多样化与个性化。面对与日俱增宏观环境的复杂性,中环水务创新性提出“三驾马车”的战略举措,即“投资、产业链延伸和资本运作”,通过三驾马车同时驱动,实现公司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他说,2010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蕴含重大战略机遇,中环水务将抓住此机遇,产业链、区域、相关多元和集团四个一体化并举,投资、产业链延伸和资本运作三驾马车同时驱动,在转型中孕育新一轮繁荣,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