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业 >>内容详细

“十二五”工业废水治理如何着力?

2010-04-13 09:52:06  

    “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废水治理的难点是什么?会在哪些方面加强控制?工业废水治理需求有多大?废水治理的根本思路应如何调整?企业怎样保证稳定达标,怎样不断提高治理废水的能力?近日在中国水网主办的2010年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秘书长王家廉细数“十二五”工业废水治理思路。
  未来废水治理市场有多大?
  2008年工业废水三个指标在下降,“十二五”应推行清洁生产等基本原则

  根据2008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的数据,2008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41.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2.3%,比上年减少2.0%。工业废水COD排放量457.6万吨,占COD排放总量的34.6%,比上年减少10.5%。工业氨氮排放量29.7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23.4%,比上年减少了12.9%。
  3个比例下降表明,2008年我国工业废水污染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计划削减COD100万吨,2008年就实现了,预计在“十一五”末期会超额实现。“但是依据2008年全国工业废水减排的结果进行测算,我国全部工业废水的COD浓度仍然维持在189.3mg/L这个水平,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值。”王家廉表示。
  王家廉参与了有关“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的部分研究,他认为,未来工业废水污染治理的基本思路是:一、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全过程控制。二、实行强制淘汰制度,加大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促进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三、继续实施工业污染物总量控制,提高排放标准,贯彻循环利用、低排放的工业减排政策。四、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加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水平提高和环境监督管理。五、控制重点是污染物控制指标和总氮、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含硫和高含盐废水。
  王家廉分析,废水治理将是商机无限的市场。“十二五”期间工业废水治理要提高废水处理设施的稳定达标排放水平。预计可削减COD排放量150万吨以上,氨氮两万吨以上。按投资需求计算,削减工业COD需投资300亿元,削减工业氨氮需投资60亿元,估算“十二五”期间工业废水治理投资总需求约为1250亿元,年均治理投资为250亿元左右。
  而2008年我国工业废水治理行业的销售收入约507亿元,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行业销售产值以年均增长率15%计算,预计“十二五”期间工业废水治理行业的销售产值约为1375亿元。
  哪些手段不可缺少?
  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全过程控制,从原料物料的减少到生产工艺的优化,到末端排放的提高,这些手段缺一不可,而且要联合起来,保证设施达标运行非常重要

  “十二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排放标准也会提高。王家廉指出,一些落后的产品产能将会淘汰,调整的对象将是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和资源消耗性的工业行业和小型制造企业,比如说草浆造纸、煤化工、焦炭,染料、医药、农药等精细化工,酿造、木薯淀粉酒精等,这些行业的特点是废水等污染治理难度大,投资高,运行成本高,得不偿失。
  提高排放标准将促进深度治理,王家廉透露,现在有一些标准正在调整。未来,污水治理企业需要改革工艺增加工艺流程,采取关键技术,提高去除效率,加强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废水回用、深度处理、发展低排放技术等。
  “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全过程控制,从原料物料的减少到生产工艺的优化,到末端排放的提高,这些手段缺一不可,而且要联合起来。”王家廉强调,污染企业首先要减少生产用水的消耗,降低废水排放量,增加循环利用率,降低原料物料的消耗,提高产品的回收率,开展废弃物回收,削减污染排放量,减轻末端排放的负荷,降低处理的难度,简化流程,发展循环经济。
  如何保证设施达标运行?
  不能只盯末端排放,减排的根本还在于运行
  工业废水治理不能沿着老的路线走,不能只盯着末端排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企业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用水结合起来考虑,制定企业、行业的污染排放减排方案。
  “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水平至关重要,水务私有化应防范风险,应提高设施运行管理的技术水平,保证设施时刻达标运行。”王家廉忧心忡忡,建设设施、工艺技术的科技支持固然重要,但支撑达标排放和减排的根本还在于运行。先进技术的采用、缺陷的改造和保障正常运行都需要高新科技的支持,且后者要求更高。推行专业化运营和对废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加强环境执法监督管理已经列入重点。
  王家廉私底下向记者透露,现在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大约有47%仍然处于不达标的状态,或者说不能稳定达标,这里的不达标,除了工艺设施或者是设备的问题以外,有人为因素。有些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有的污水处理厂四台风机只有一台运行,有的污水处理厂夜间减少进水等,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
  工业废水治理需要发展哪些技术?王家廉认为首先要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其次需要发展过程控制技术,最后要在末端治理上突破一些技术瓶颈,采用一些先进技术和一些关键工艺和设备,提高污染物去除的水平和效率。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