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业 >>内容详细

水务发展新思路:养老金成水务行业潜在战略资本

2012-05-15 10:14:10  

    热点一:商业机会有多少?

  服务链条在延伸,七大领域专业化服务水平将提高,综合服务业成产业发展新阶段

  水务行业发展前景被看好,是因为水是一种资源性产品。随着水资源缺乏加剧,行业产生了许多细分机会,行业服务链在不断延伸。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网总编辑傅涛介绍说,目前,水务产业服务链包括7个领域,分别为原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污泥处理处理处置和海水淡化。未来,水务产业还可能出现一个新的领域,即河道、湖泊等水景观治理。

  "十二五"期间,水务产业专业化服务率将提高,产业领域将达到不同目标,分别为:原水专业化服务率达到20%、供水(包括工业供水)达到60%、污水处理达到80%、再生水达到40%、污泥处理处置达到50%、海水淡化达到40%。

  然而,这些领域目前还存在问题。比如,自2004年进入市场后,原水服务市场化服务率一直很低,不到10%;排水管网的不完善,导致污水处理市场的专业化运营率也比较低。

  2011年,在城市内涝频发的情况下,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进行了排水管网特许经营权公开招标,把管网运营推向了市场。傅涛认为,未来排水管网的专业化运营将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在经历了设备制造业、工程建设业、投资运营业三个阶段后,水务产业正向以综合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阶段过渡。启明创投合伙人张勇认为,以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企业将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与综合服务业并存的其他三种业态也有值得关注的商业机会,比如膜技术等高端技术、设备的研发。另外,以水处理为支撑引申出来的环保监测行业等在投资者眼中也都具有价值。

  热点二: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更合适?

  商业模式创新不亚于技术创新,特许经营和专营服务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我国水务行业具有市政性、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的特点,但实际上,水务行业应该是一个服务行业,其发展需要自身成熟的产业化模式。我国在未来15年~20年城市化进程中,将建设大量基础设施,其中与水务行业有关的不少,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促进行业发展值得思考。

  “商业模式创新不亚于技术创新。”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余红辉说,中节能集团在江西省就展开了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在江西省发改委的牵头带动下,省环保厅等相关部门与中节能集团合作,把江西省全省工业废水治理打包给中节能集团。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建设了8个污水处理厂。

  其实,地方政府将污水处理项目一揽子打包给企业的案例已有不少。比如,江苏省宜兴市采取“TOT(移交—经营—移交)+BOT(建设—经营—移交)”的方式建设城乡一体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体系,对项目进行特许经营,企业则积极协助宜兴市在江苏省率先建立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监管”(即“四统一”)的城乡一体污水处理运行模式。在“四统一”模式下,宜兴市实现了污水处理设施城乡一体“全覆盖”,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6.1%,镇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1%。

  湖南省长沙县把辖区内现有的乡镇污水处理项目一揽子打捆给桑德集团,已建成项目的运营、新建项目和管网的建设运营将分别采用OM、BOT、BT(OM为托管运营模式,BOT为建设—运营—移交模式,BT为建设—移交模式)等不同的投资方式,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

  针对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中国水网编制的《水务产业“十二五”发展战略白皮书》给出了建议。其中提到,以特许经营为核心的政策体系,支撑的是轻资产的水务专业服务模式,并以准入竞争为基础,企业在经营期内完成投资和收益,因此合同期限内的服务成本较高。

  在地方政府支付能力不足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推行关联完全产权的专营服务模式,通过较长的经营期限和产权收益化解政府短期支付压力,同时辅以过程竞争作为公平和效率的保证。其中,特许经营和专营服务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热点三:养老金能投给水务行业吗?

  养老金等社保资金是水务行业的潜在战略性资本

  资本对企业的成长帮助很大,融资难的水务企业渴求资本进入。但资本进入后往往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可能左右或改变企业原本的发展方向。对此,企业怎么创新融资模式,行业有什么融资新渠道?

  目前,针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基金越来越多,环境产业发展基金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养老金等社保资金对水务行业来说也是巨大的资本,引起行业关注。养老金等社保资金是否适合投入水务行业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罗桂连认为,养老基金和水务项目在风险收益的特征方面有天然的匹配性。他介绍,养老基金不可能全部投入股市,而水务投资项目是资本密集型的,初级投资量非常大、周期很长,不适合短线炒作、频繁转手和倒卖。水务项目本身的技术相对稳定,项目建成以后,可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技术风险和运营管理风险都是可控的。因此,养老金等社保资金是水务行业的潜在战略性资本。

  水务行业应该怎么承接这个庞大的养老基金呢?养老基金进入初期,需要政府和水务行业要共同创造条件,寻求具有长期稳定回报特征的商业模式。水务企业应该凭借自身技术和管理优势,有效管理项目技术和运营管理风险。

  罗桂连对养老基金进入水务市场给出建议:第一,项目的建设规模要与有付费能力的相关方需求匹配,不能简单地看城市发展规划,建设超过实际需求的大项目。第二,要严防运营环节中各类非市场原则的关联交易。第三,通过长期积累形成建设管理、运营服务方面的核心能力,大量的市场化机构有了这个核心能力后,便可以与资本结合起来。

  养老基金需要长期稳定的回报,因此,要探索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等合适的投资工具和产品,让养老基金的管理者方便地把资金投入水务行业。同时,要与养老资金管理机构多沟通,并共同推进立法以及有效地防范政策风险。

  热点四:需要引入公共选择理论吗?
  
    公共选择是核心,政府应该是公众和企业之间利益关系的调节者

  供水行业近年来走入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业界对其关注度很高,价格制定者将供水和其他公共设施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对企业的诉求关注较少。而实际上,供水行业的商品属性也应该被考虑。具有公益和商品双重属性的供水行业应该如何开拓新思路,帮助行业摆脱困境呢?

  上海城投战略部资深研究员王强研究了英国供水行业的发展,英国在供水行业发展中认识到,首先把水作为一种商品,然后通过政府介入管理、监管,采取制度维护公共利益,使供水的服务质量越来越高。英国在水务改革中,不仅进行了产权改革,还把政府和企业分开,政府直接进行授权专营,水务行业由政府管理的公共事业变成了企业经营管理。政府的职责由直接投资转向战略投资,并推出了独立的监管体系。

  因此,王强认为,国内的供水应该是具有公益特性的商品,其公益性不应该单单体现在价格上。我国应该借鉴英国经验,进行水务改革,由企业、社会和公众应该一同确定价格机制,使政企真正分离。在这其中,需要对原来的思维模式进行反思,建立供水新思维。

  如今,公共服务去政治化已成了国际趋势。引入公共选择和集体行为的理论,是供水等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也是公民社会供水的新思维。传统的思维中,供水服务要么是政府实施的,要么是简单的特许经营,即政府交给企业委办。新思维中,公共选择是公民社会制度的基石,是核心。

  王强提出,政府不应该是监管者,而应该是公众和企业之间利益关系的调节者。政府应该采取授权专营模式,直接授权企业自主经营,包括通过消费者参与、通过公众选择进行最后的决策,设计灵活有效的系统性制度。

  热点五:怎么有效与公众沟通?

  行业自身提高社会责任感,打造话语平台,并引导媒体宣传

  在公众眼中,水务行业是一个暴利垄断行业,经常会有水价高、水质差的批评声。经过10多年发展,水务行业中一批有担当的企业已经成长起来,对此,这些企业需要牵头做一些整合工作,改变公众对行业的印象。

  有企业认为,业内主动倡导提标的理念,将对改善行业形象有很大帮助。中国水务投资董事长王文珂说:"现在行业内很少呼吁主动提高水质标准,但是业内不主动提,标准也早晚会在社会压力下提高。业内应该主动提出供水水质提高到什么标准、污水排放标准提高到什么水平等问题,必须具备与社会普遍认识水平和意识的领先状态。"对此,北控水务董事长张虹海也认为,水务行业有必要主动提高标准,不能只顾及企业利益,而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考虑消费者利益。然而,业内主动提高水质的难度也很大。近期来看,仅有一两家企业提出或进行,不足以带动整个行业进步。

  加强与公众的有效沟通,还需要做一些现阶段可以进行的工作。首创股份董事长刘晓光给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打造行业话语平台,水务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一个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企业做水处理也有很多困难,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取得合理收益并不是那么容易,话语平台可以把企业这些问题反映出来,取得公众的更多理解和支持。第二,引导媒体舆论宣传,水务行业的宣传应该慎重,并讲清楚行业的理念。比如水价调整时,媒体可以多报道一些水价成本的变动和水价的构成,让公众明白水价为什么调整,这样就不会引起公众过度的反对。

  同时,余红辉认为,水务行业是一个大行业,企业需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行业内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也要加强,可以建立一个沟通平台或一种沟通机制。比如不定期地组织圆桌会议,让更多想了解水务行业的人参与进来,不仅有利于企业交流经验、整合资源,还可以听到公众的声音和建议。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