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100吨达标饮用水,结果到用户那里二三十吨就找不着了,供水管网老化漏掉了。”记者强调。
公开的资料显示,中国共有4000余家自来水厂,为4亿多县级以上城市居民,每天供应6000万吨自来水。按照新国标要求,全国自来水企业在生产工艺、管理、维护等多个方面都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必须进行大量的水处理技术改进和水处理设备更新。
“这块的市场投资是巨大的。”根据今年5月出台的《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显示,中国城镇供水领域的投资需求大约为4100亿元,其中包括水厂改造投资465亿元,新建水厂投资940亿元,自来水管网改造投资835亿元,新建管网投资1843亿元,水质检测监管能力建设投资15亿元,供水应急能力建设投资2亿元。
毫无疑问,中央财政投入将极大地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面对这些机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山、平湖、嘉兴等地已上马水厂深度水处理装置。
对此,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委员张坤民向《新财经》记者表示:“饮用水处理项目经营时间长,回报稳定,是外资看好中国水处理市场的重要原因。并且,外资企业通常在技术要求高、规模较大且复杂的水处理高端项目上,占据着主导权。比如生物制剂、医药中间体的分离,对水质的要求特别高,“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投资模式是目前中国水处理市场的新型发展模式,按照这种模式,项目建设、运营分别由不同公司实体操作,而商业合作期结束后,所投项目将移交地方政府。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可以用外资巨头的技术弥补中国当地水处理公司的不足,实现更高的投资价值。”张坤民表示。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