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 >>内容详细

浙江:三门建起全市首个垃圾产业化处理设施

2010-02-22 11:50:53  

    没了垃圾的刺鼻恶臭,没了垃圾焚烧常见的滚滚浓烟,只见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是燃油、煤气和碳渣,整个过程没有污染物排放。

  近日,留美归国博士、三门媳妇张志宵带来的“AGP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技术”,在三门滨海工业区成功实现了产业化示范,为家乡带来了全新的垃圾处理方法。

  张志宵博士是河北邯郸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现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系副主任、副教授。她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是美国废弃物能源化研究与技术理事会(WTERT)的中国合作成员。而其先生马加德是三门人,毕业于同济大学,同样作为能源与环境领域的设计与研发人员,两人堪称环保领域的“黄金组合”。

  目前,焚烧与填埋是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但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焚烧会产生二恶英等废气,这些一直是垃圾处理中的难题。

  “我是三门媳妇,三门就是我的家乡。”张志宵博士说,“看到成堆的垃圾发着恶臭,污染着河道,就想为家乡的环保做点事。”

  “博士媳妇”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并给予了大力支持,于是他们便在三门滨海工业区建起了有机废物低温常压热解资源化处理技术示范厂。

  据张博士介绍,目前在三门建起的有机废物低温常压热解资源化处理产业化示范线,是AGP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的核心技术。特别适合国内的混合收集垃圾的处理,垃圾经处理后的产品为紧俏的油品、燃气或电力,杜绝了二(口恶)英等污染物的产生。其项目投资低于同等规模的垃圾焚烧厂,不消耗额外的煤、油等辅助燃料,非常适于在农村建设。

  据了解,目前示范厂主要以当地有机生活垃圾和造纸厂废纸渣等作为处理对象,每吨有机生活垃圾可产出约500公斤燃油和约200公斤碳渣,经济效益可观。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处理相关的工业废物、油泥等有机废物。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