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 >>内容详细

河南鄢陵:86家洋垃圾处理厂被关停

2010-04-02 10:20:31  

    3月19日、26日,本报对鄢陵县马栏镇崔马村存在近百家黑洋垃圾处理厂的连续报道见报后,许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做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坚决查处,全部取缔”。
    昨日上午,许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登喜带领市环保、国土、工商等部门负责人,前往鄢陵县督察洋垃圾处理厂整顿治理情况,86家洋垃圾处理厂现已被依法关停。
【现场】
多部门督察整顿洋垃圾处理厂
    昨日上午9时许,督察组首先来到洋垃圾处理厂最集中的鄢陵县马栏镇崔马村,督察当地政府部门对洋垃圾处理厂的整顿治理情况。
    在当地最大一家洋垃圾处理厂内,记者看到,厂院里已没有成捆成堆的洋塑料垃圾,生产水池中的水也被全部放空,连接生产设备的供电线路,也被电力部门剪断,连整个输电线路上的电线也被全部卷走。“一台加热炉,露天生产,没有污水处理池;原料厂院里随处堆放,风一刮,满是污秽的塑料片乱飞。这样的生产条件和生产工艺,不污染环境才怪呢。”督察组的一名成员说。
    在去崔马村另一个洋垃圾处理厂督察的路上,道路两侧以及附近的农田里,洋垃圾废弃料随处可见。
    据鄢陵县一名副县长介绍,崔马村共有86个以洋垃圾为主要加工原料的小作坊。这些小作坊将废旧塑料冲洗、打碎后,通过电加热或煤加热,将其高温挤压成塑料小颗粒。由于配套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这86家没有经过环评和工商注册的垃圾处理厂全是黑作坊。
【进展】
86家洋垃圾处理厂全部被关停
据介绍,鄢陵县专门成立了以副县长邢书志为组长的关闭取缔废旧塑料加工作坊工作领导小组。
    3月26日,公安、工商、电业、环保等6部门的60多人对袁庄村的两个洋垃圾处理厂内的生产设备,彻底进行了捣毁,以杜绝该厂“死灰复燃”。
    据鄢陵县副县长邢书志介绍,目前,马栏镇境内的所有洋垃圾处理厂都已被关停,并给他们下发了限期自行拆除生产设备的通知书,如逾期不执行,鄢陵县相关部门将组织执法人员依法强行拆除。
【幕后】
暴利催生鄢陵洋垃圾处理业
    鄢陵县马栏镇镇长田超群介绍,该镇洋垃圾加工业开始于2004年前后,当时在该镇仅有3家加工厂,主要位于崔马村村内。随后,在短短5年多时间,洋垃圾处理厂从当初的3家,迅速发展到现在的86家,主要原因是这里面存在较为丰厚的利润。
    据他们调查,这些洋垃圾处理厂,从广州购进的原料每吨还不到5000元,但加工成塑料颗粒后,每吨可以卖到近8000元。每个洋垃圾处理厂,每天的生产能力在1.5吨左右,利润相当丰厚。他们加工的塑料颗粒主要销售到山东、新疆、江苏、甘肃等地。
    田超群向督察组汇报称,崔马村的这些洋垃圾处理厂,全部处于无序经营状态,没有上交国家税收任务,镇里也没有收取过任何费用。这些洋垃圾处理厂在生产过程中,部分存在无序排放废水和乱扔乱堆放原料现象,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出路】
洋垃圾处理厂老板已谋划转型
    废旧塑料属于国家限制进口类商品,在它的再回收利用中对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污染物处置等多个方面要求都很高。鄢陵县马栏镇废旧塑料处理行业在这方面有一定经验,但规模和档次太小、太低。如果想继续发展废旧塑料回收业,可以到山东等一些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学习取经。原来的一些洋垃圾处理厂的老板可以联合起来,搞几个大型的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塑料回收加工企业。
    王登喜认为,对这些洋垃圾处理厂,既要“堵”又要“疏”,“堵”要把他们堵死,不让这些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小作坊继续非法生产,“疏”就是引导他们转型,往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上发展。
    马栏镇镇长田超群称,他们关停这些洋垃圾处理厂后,一些洋垃圾处理厂负责人已经去山东、河北等地的大型塑料回收加工企业考察去了,准备将来按照要求建厂搞企业。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