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一观点在“循环经济”的旗号下被广为传播,甚至被国内一些专家“道义化”了。在参加环境保护会议、循环经济会议时,总能听到专家如此侃侃而谈,好像这样说就代表了环保,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但笔者认为,“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应该强调“是有条件的”。
一、垃圾不一定是资源
垃圾就是垃圾,垃圾中的废品可以用作资源或原料。有人会问,你这种说法不就是分类吗?是的,垃圾要分类,这样才能使垃圾中的废品“物尽其用”,这是循环经济所倡导的,也是再生资源产业的源头。但在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条件下,垃圾中不能用的东西还占大多数,将有用的东西挑出来后剩下的垃圾怎么办?还需要安全处理和处置。
用什么标准来区分垃圾和资源呢?应当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某种东西生产的产品价值低于生产的全成本就是垃圾,高于全成本就是资源。举例说,您家的“破烂”能卖钱就是资源,送给“收破烂”的他都不要就是垃圾。或者说:“收破烂”的人收的是资源,不收的是垃圾,可收与不收就是垃圾与资源的分界线。这种分界线随着废品市场的需求和价格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全球的视野看,一些东西在发达国家是“固体废弃物”,在发展中国家就是资源。发达国家之所以倡导废物“全球大循环”,实际上是想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环境容量等资源。
二、分类能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吗?
答案是否定的。垃圾中有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但归根到底是垃圾,是垃圾就要安全处理、处置。那么,垃圾处理有没有一般的做法,即技术路线图呢?日本在《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中规定了垃圾处理的五个顺序,即:减量→再用→回收→热利用→安全处置。即:第一,源头避免或减少废物产生;第二,经过回收或者经过维修后直接利用;第三,在产品报废后将其拆解再生利用;第四,将废弃物焚化进行热回收;第五,对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无法利用的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下面,结合国情对垃圾处理的五个步骤再做进一步解释。
第一步,把避免或减少垃圾的产生放在优先位置,这与我们常说的垃圾源头减量化是一个意思。例如,如果我们到超市买净菜而不是从农贸市场买毛菜,不仅能减少垃圾的产生量,还能减少毛菜上泥土进出城的无效运输节约能源。又比如,如果到饭店吃饭把所点的饭菜全部吃光或打包带走而不是倒掉,不仅可以减少餐饮废弃物的产生,还可以更好地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
第二步,废品的直接利用或经过修复再用。例如,家里的东西不想用了但还能用,可以通过慈善机构捐给需要的人,或者通过二手货市场(跳蚤市场)买卖。留学生之所以能在国外路边捡到电视机、洗衣机,是因为被人捡走可以节省主人“扔垃圾”的支出。由于国外收集废物的人手少人工贵,一般家庭的废物要包装好放在指定地点,定时由废品回收公司运走,废物主人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付费。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由于回收废品人员多,“收破烂的人”还要向废物主人付费。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废物都能再用。例如,一次性注射器、“五大总成”的拼装车以及含有毒有害成分的废物等,都难以再利用或不能再利用。
第三步,垃圾中有用废物拆解下来的零件再利用。如果垃圾中的废物不能直接利用,即使修修补补还不能用,就考虑把其中的某些零件拆下来再尽可能地加以利用。如德国的报废汽车拆解店把报废汽车中有用的零件拆下来卖给需要的人,并登记备查。当然,动物宰杀后的内脏就不能随意再利用。如英国的“疯牛病”就与不合适的同源废物循环利用有关。由于牛、鸡等内脏的再利用会影响到食物链,并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本身,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四步,如果剩下的垃圾不能再用了,可以回收其中的热值进行能源化利用。迄今,各国采用较多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对容易腐烂的有机质通过发酵使其产生沼气,德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我国在农村推广的“四位一体”,实质是把生物排泄物进行发酵生产沼气,用来烧水做饭或照明。另一种是通过焚烧用来供热或发电,这就是国内外一些城市大力推进的垃圾发电。
第五步,在经过减量、再用、回收、热利用等方式处理后,还剩下一部分垃圾,性质比较稳定,基本不散发臭味,其中的一些化学物质经过焚烧消失了,危害性比较小,可以送到垃圾填埋场填埋。事实上,经过焚烧的垃圾体积将减少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这样再填埋占用的土地就很少。垃圾焚烧的残渣也可以用作水泥的原料,国内外的生态水泥大致就是这样的思路和做法。
五个顺序是前后关系,如果前一个步骤把废物消化了,就不必再做下去了。事实上,生活垃圾中总有不能用的东西,因而填埋是垃圾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就是资源转化为垃圾的过程,能源从有用转变为无用的过程,物质从低熵转变为高熵的过程。垃圾中废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既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又可以减少填埋占用土地,可以收到一举多得之效。但是,分类不能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城市垃圾处理和管理有上策、中策和底线之分。不产生垃圾、垃圾零排放是上策;在生活垃圾不可能零排放的前提下,通过分类回收利用、通过焚烧热利用减少填埋量是中策;垃圾处理、处置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是底线。为什么我国的不少城市被“垃圾包围”?因为垃圾毕竟是垃圾。为什么外国人鼓噪“废物国际大循环”,把一些垃圾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因为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便宜、环境标准低,可以污染。如果我们引进并宣传了先进理念但不加以本地化,如果垃圾处理办法既不简便又要更多的财政投入,这不利于垃圾问题的解决。
高尔夫球场生态公园二选一
下面埋着220万吨垃圾?代表们不相信,记者也不相信。站在上面,脚底下是草坪,绿茵茵的一大片,为了验证是否是真的,记者刻意蹲下看了下,是真草坪。草坪的一侧就是南淝河上游,河中还有几只鸭子,完全看不出这里曾经是垃圾场。
这个地方到底会作何用?一些来自北京的代表对此更是好奇。一位代表告诉记者,可能北京城区很少见这样的空地,所以很好奇这个地方到底会用来干什么。
合肥市城市建设委员会的相关人士则给出了答案,他说目前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或许这个地方会建立一个高尔夫球场,同时一家太阳能公司正在联系他们,试图利用这块土地做一个产品展示场。
这位人士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当记者试图继续问下去时,他表示,目前正在进行当中,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不好说,但起草的报告书已经到了中间阶段。随后这位人士表示,与此同时,另一个计划也在考虑中,那就是将这里打造成一个生态公园。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