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 >>内容详细

河北:唐山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初战告捷

2010-07-27 10:24:40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齐福臣)全市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7月中旬,全市有4933个村清理达标,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5%;实现“户清、村集、乡运、县处理”的村达到3527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8%。全市农村已聘保洁员1.8万名,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购置“乡运”用清运车142辆、拉臂箱1714个、垃圾桶20万个,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27个,在建17个,建成乡镇环所198个。随着垃圾清运车的配置到位,我市农村垃圾“户清、村集、乡运、县处理”的运作模式将全面运行,农村面貌和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今年为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从3月开始,在全市开展了农村垃圾清理攻坚战。攻坚战中,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勇亲自动员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亲自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市长陈国鹰亲自抓,多次研究推进政策措施。各县(市)区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也都亲自谋划、亲自调度农村垃圾清运处理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各地普遍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持续开展了对村庄、道路、学校、厂企、医院、河道沟渠、集贸市场垃圾的集中清理,多年沉积的垃圾被清走,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根本改观。

  在集中清理的同时,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截至目前,保洁队伍已基本组建完毕,1.8万名保洁员全部聘任到位,市里的奖补资金也已下发;各项规章制度基本上都建立起来,198个乡镇环所也都挂牌办公,垃圾桶、拉臂箱等的配置以及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都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长效机制,涌现出了多种长效机制的实现形式。丰南区探索了“户清、村集、镇运、区处理”模式的多种实现方式,为全市工作开展提供了样板。迁安阎家店乡探索了“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了政府管理下的保洁队伍高效运行;迁安大崔庄镇白羊峪村探索了“户分户清、村运村集村处理”模式,实现了垃圾处理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滦南县姚王庄镇探索了“全民参与尽义务工”模式,增强全民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玉田县林南仓镇探索了“村企共建”模式,在做好垃圾处理工作的同时,改善了村企之间的关系。玉田县玉田镇八里铺村、板桥镇宋庄村等探索了“三清洁”(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家园)模式。乐亭县和滦县探索了“定期考核与奖补”的长效管理模式,实现了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与村镇干部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多种长效机制为农村环境长久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